2013版《世纪金榜》二轮复习专题检测卷(二).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9047015 上传时间:2023-12-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版《世纪金榜》二轮复习专题检测卷(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3版《世纪金榜》二轮复习专题检测卷(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3版《世纪金榜》二轮复习专题检测卷(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3版《世纪金榜》二轮复习专题检测卷(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3版《世纪金榜》二轮复习专题检测卷(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版《世纪金榜》二轮复习专题检测卷(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版《世纪金榜》二轮复习专题检测卷(二).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专题检测卷(二)(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2东城一模)下列三幅图反映的是( )A.农业动力的变化B.灌溉工具的变化C.耕种工具的变化D.由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2.(2012广州模拟)晋书傅玄列传中记载:“耕夫务多种,而耕蟆不熟,徒丧功力而无收不务多其顷亩,但务修其功力。”这反映出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特点是 ( )A.自给自足 B.精耕细作C.适时收割D.因地制宜 3.(2012济宁模拟)沈氏农书 (右图)是中国明末清初反映浙江嘉湖地区农业生

2、产的农书。大约是明崇祯末年(1640年前后)浙江归安(今浙江吴兴县)佚名的沈氏所撰。全书有“逐月事宜”“运田地法”“蚕务(六畜附)”和“家常日用” 4个部分。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 )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B.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C.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D.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4.(2012苏州调研)古代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造工艺之大成,位列中国古代四大名锦之首,是专供宫廷御用或赏赐功臣之物。云锦配色多达十八种,大量使用金线,形成金碧辉煌的独特风格。其织造工艺高超,用“七个范子,八个障子”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

3、有条,成语“七上八下”就出自云锦。南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 )A.民营手工业B.官营手工业C.工场手工业D.家庭手工业5. (2012潍坊一模)桓公曰:“处士、农、工、商若何?”管子对曰:“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这反映了当时( )社会分工更加细致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管理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政府强调规范社会秩序A.B.C.D.6.(2012河南高考模拟)清初,在江南蚕桑业中心,一个家庭内由农夫种桑并种稻,农妇育蚕,“每年大致可以种桑12亩,育蚕10筐以下,产丝12斤左右”。而在苏州府震泽镇,一对夫妇的生产规模却可以达到“桑尽八亩,获丝64斤”。对清初震泽

4、镇经济状况的解读正确的是( )A.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并有所发展B.新型耕织工具得到进一步推广C.男女分工导致专业化程度提升D.商品经济促使家庭经济专业化7.(2012大庆一模)新唐书食货志记载:“时商贾进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藩镇在京师的邸舍)及诸君、诸使富家,以便轻装趋四方,台券乃取之,号飞钱。”材料反映出当时( )A.商业繁荣B.金融业发展到成熟阶段C.交通便利D.城市经济功能大大增强8.乾隆四十年(1755年),两江总督商晋两次到松江府一带巡视后禀奏说:“以现在各厅州县农田计之,每村庄知务本种稻者,不过十分之二三;图利种棉者,则有十分之七八。”上述材料反映了( )A.资本主义萌芽在松江府一

5、带出现B.松江府土地兼并现象严重C.松江地区农业商品化的发展D.重本抑末政策有所松弛9.(2012广东压轴试题)“凝聚力量,成就未来”是“首届时代徽商高峰论坛”的主题思想。这也是400多年前的古徽商的“徽骆驼”精神的体现。形成该精神的根本原因是( )A.皖南地区优越的地理条件B.明清商品经济较为发达C.徽商拥有丰富的经营之道D.宋代对外贸易发展迅速10.(2012广东综合模拟)“今之事君者皆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孟子的这段话在无意中揭示了当时( )A.诸侯以土地作为主要财富B.平民也能凭借本领效力诸侯C.井田制已经土崩瓦解D.诸侯国以扩充土地作为战争的主要目的11.“中国是大陆型的国家

6、,重农抑商已久,是传统政策,重生产而不重分配。不仅整个领域自给自足,而且各府县也要遍种桑稻。加以中央集权,长期实行科举取士,使中国这个国家与社会表现出它独特的性格,所有知识分子的人生观也要根据这高层机构之需要而调整。”以上材料不能说明的是( )A.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单一B.中央集权制的弊端C.知识分子的人格依附性 D.传统文化的价值尽失12.西汉初年,晁错在论贵粟疏中说:“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下列对这则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有( )西汉政府并未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政府鼓励商业是造成商人富贵的

7、原因西汉初期存在官商勾结的情况商业资本回流于土地造成了农民流亡A.B.C.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2分,第14题18分,共40分)13.(2012华中师大附中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明清)商人经营和贩运的商品主要是各地的土特产和一部分手工业品农民的家庭生产多样化程度也在提高,特别是传统棉织技术普及后耕织结合的程度加强。自然经济得到新的生产技术的支持而更趋稳固。那些手工业专业地区的产品长途贩运并不具有很强的竞争力,销量并不大,在农村更没有销路。这就限制了商业资本对制造业投资的兴趣,阻碍了商业资本向产业资本的转化。明清民间商人虽富有,但最能累积巨额财富的却是盐商

8、、茶商、洋商、票号、铜商等特许商人,他们凭借着特权独占市场可以获得远比普通商人高的利润。清代广东的“十三行”行商靠垄断外贸,其商业利润也十分惊人,巨富者家产达二三千万。江南的一些丝商、盐商依靠与官府的关系敛财暴富。论明清经济演进的内向化倾向材料二 在维新人士和朝廷官员的这些建议下,清廷对于旧有洋务企业下旨明示:“亟应从速变计,招商承办,方不致有名无实。”对于新办工商事业如在关于修建芦汉铁路的谕旨中表示:“各省富商如有能集资千万两以上者,著准其设立公司,实力兴筑。事归商办,一切赢绌,官不与闻。如有成效可观,必当加以奖励。”设立矿务铁路总局,颁布矿务铁路公共章程,旨在倡导和保护商办路矿事业又设立商

9、务局、农工商局等机构,以“查明各该处所出物产,设厂兴工,果使制造精良,自能销路畅旺,日起有功”为职责。到1903年,又成立商部,商部成立以后,“纲举目张,以保商为己任”。 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明清商业资本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历史影响。(8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清政府工商政策的新变化。(14分)14.(2012琼海一模)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北魏洛阳)“自延骷(里)以西望宗所居也。民间号为王子坊。”伊洛之间,夹御道,东有四夷馆道西有四夷里;一曰归正,二曰归德,三曰慕化,四日慕义。市东有適商、达货二里。里内之人,尽皆工巧屠贩为

10、生,资财巨万市南有调音、乐律二里。里内之人,丝竹退歌,天下妙伎出焉市西有延酤、治觞二里。里内之人,多酒为业市北有慈孝、奉终二里。星内之人,以卖棺椁为业,赁车为事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材料二 里坊,或称里、坊,是我国古代城市的基层居住单位。(唐初长安城)“千百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昏而闭,五更而启”“诸侵巷街、阡陌者,杖七十。”“中使郭里曼酒醉犯夜,杖杀之。”李合群论中国古代里坊制的崩溃材料三 (北宋东京)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余皆羹店、分茶、酒店、香药铺、居民南通一巷并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街南桑家瓦子其中大小勾栏五十

11、余座。内中瓦子可容数千人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乃马行街也,人烟浩闹。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骈阗如此。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1)根据材料一,指出北魏洛阳城市里、坊命名的原则。(4分)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此的看法。(6分)(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与唐代长安相比,北宋东京城市有哪些新发展。(8分)答案解析1.【解析】选A。材料中“石犁”“曲辕犁”是耕种的工具,“高转筒车”是灌溉的工具;农具的出现体现了种植农业的出现,采集经济在图示中没有体现。因此,B、C、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

12、三幅图都是农业生产工具,体现了农业动力的变化。2.【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材料强调种田不在种多少,而在单位面积上的“功力”,因此反映了古代农耕经济精耕细作的特点。3.【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从“不算工本,自然有赢”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生产成本较低;从“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自给自足。4.【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从材料信息“是专供宫廷御用或赏赐功臣之物”可看出,南京云锦应出自官营手工业,因为官营手工业的特点之一是不入市场、不计成本。C项中的工场手工业也属于私营手工业。5.【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材

13、料的分析理解能力。从材料中的“处士、处工、处商、处农”可以分析出,社会分工的细致,从而分析出政府强调社会秩序的规范性;从“处工,就官府”可以分析出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管理;齐桓公为春秋时期的人物,而“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开始于战国时期,故错误。【方法归纳】古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之间的关系农业的发展特别是经济作物的推广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农业生产力革新的要求又为手工业提供了市场;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和产品商品化的趋势为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商业的繁荣又反过来刺激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商品生产。所以,尽管古代统治者始终把农业作为本业加以重视,而把工商业作为末业加以限制,但由于农工商之间这种互动的

14、关系特点,古代工商业还是有所发展甚至出现繁荣局面。6.【解析】选D。阅读材料可以看出在清初不管是江南蚕桑业中心还是苏州府震泽镇都是男女分工的劳动,故C项不正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清初并没有出现新的耕织工具,故B项也不正确;A项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由于家庭经济专业化程度提高,促进了劳动效率的提高。7.【解析】选A。“邸舍、柜坊、飞钱”等新事物,是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这些新事物主要是为商业服务的,这充分说明了商业的繁荣。8.【解析】选C。本题考查“重农抑商”政策和清朝商品经济的发展。从种稻和种棉的比例可以看出,作为经济作物的棉花种植占主导,体现商品经济的发展,故选C。9.【解析】选B。明清

15、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地区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业群体,徽商是其中之一。由此可知,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是徽商精神形成的根本原因,故选B项。10.【解析】选C。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发生剧烈变化的时代。本题的切入点是对战国时期历史阶段特征的认识,主要涉及的知识点是孟子、井田制等。材料的大体意思是“现在君主身边的人通过开辟公田以外的土地,给君主交纳赋税”说明井田制已经土崩瓦解,私田已经取得合法地位。11.【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解读信息和正确判断的能力。“重农抑商”是中国传统社会的经济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与发展,因为它与资本主义的商业经济背道而驰,作者持批评的态度很明显,A项不符合题意;中央集权窒息了人的活力,B、C两项也不符合题意;虽然中国传统文化有诸多不足,但它的有用成分不容忽视,它的人文价值,在当今的中国乃至世界都是有目共睹的,故D项符合题意。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