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反应器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氧化反应器施工方案(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一、编制说明2二、编制依据2三、工程概况3四、施工准备4五、施工方法5六、施工技术组织措施计划12七、HSE管理技术措施37八、资源需求计划44九、施工网络计划50一、编制说明1.1编制说明本方案是针对XX设计的氧化反应器(第类压力容器),图纸号-的施工所编制的。1.2编制目的由于本工程工期紧、任务量较重、预制组对焊接工作量较大、并且多处存在穿叉及交叉作业,大大增加了本工程的施工难度。为了更好贯彻公司质量方针,为业主提供优质工程和服务,坚持质量第一,严格过程控制,安全施工,确保工期,望所有施工人员严格执行;我单位将集中优势兵力,合理组织安排,全力以赴争创优质工程。1.3质量目标单位工程交
2、验合格率100%;单位工程优良率92%;分项工程合格率100%;主要分项工程全部优良;材料正确使用率100%;焊接检验一次合格率98%;工程验收一次合格,确保正常使用。二、编制依据1、氧化反应器图纸2、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4-20093、压力容器GB150.1150.4-20114、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19985、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JB4708-20006、钢制压力容器产品焊接试板的力学性能检验JB4744-20007、承压设备无损检测JB/T4730-20058、压力容器涂敷与运输包装JB/T4711-20039、热轧钢板和钢
3、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其允许偏差GB/T709-200610、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焊缝坡口基本形式与尺寸GB/T985-199811、埋弧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GB/T986-19981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13、安全技术操作规程Q/JH121.11.004-9214、公司吊装手册三、工程概况3.1工程简介设备名称:氧化反应器;外形尺寸:920026150mm;全容积为1942.2m3;设备总重为241735kg;设备本体材料为S30403,裙座为16MnDR+S30403;类别:第类;其结构主要由裙座、下封头EHA920026(22.5)、筒体1(
4、DN920025 L=6000)、筒体2(DN920022 L=11070)、筒体3(DN920020 L=9000)、上封头EHA920022(20)及附件等六大部份组成。3.2工程特点由于设备属于压力容器,制造要求比较严格,为了方便制作及能更好的做出优质产品,我单位将在加工厂预制,距离施工现场7公里,施工过程中原材料需要二次倒运。通过二次倒运到现场进行组装、焊接。此次工程工期紧,工程量较大;零部件繁多;施工工期紧,为了给用户提供满意的服务,要求我们必须克服任何困难,创造条件,高效的完成此工作。3.3工程工期要求本项施工任务工期非常短,定于2012年9月 开始施工,至2013年中交。四、施工
5、准备4.1施工现场准备4.1.1施工现场达到“四通一平”,水、电、气(汽)、通讯接通。4.1.2土建基础施工完毕,基础交接合格,具备安装条件;设备基础周围回填、并夯实,具备站车条件。 4.1.3施工主要工种配备齐全,且经过一定的岗位培训,焊工应持有劳动局颁发的相应项目资格证书上岗。4.1.4施工过程中所需的机具、卡具落实到位,运至现场。4.1.5现场暂设布置整齐,预制场地平整完毕,预制平台铺设完成,一切准备就续,进料就可以进行预制工作。4.2施工技术准备4.2.1认真阅读各项施工技术文件。4.2.2施工前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审查图纸,熟悉图纸、设计资料及有关文件,并进行施工图纸会审。4.2.3根据
6、图纸要求和现场情况,编制可行的施工技术方案,并经各级主管部门审批合格。4.2.4各专业工种经过技术培训,取得相应资格证书,施工前氧化反应器排板图应绘制完成。4.2.5施工前由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参加人员:队长、安全员、检查员和全体施工人员。五、施工方法5.1施工程序图纸会审材料采购绘制排版图下料预制运输现场组对焊接无损检测划线开孔附件安装水压试验交工验收5.2施工方法加工厂预制,现场组对安装。裙座为一部分、筒体1分两部分、筒体2分两部分、筒体3 分三部分,上、下封头各一部分在加工厂预制完成后,用30t汽车拖车运输到现场;考虑到现场条件及吊车性能,现场将用一台中联重科生产的QAY400型号
7、的400吨汽车吊,进行预制件的吊装作业。此设备安装方法采用正装手工电弧焊法。为确保现场组焊的压力容器的质量,对容器使用的原材料(包括焊接材料)、施工设备、施工人员的组织进行严格的控制及管理。5.2.1 材料管理,按公司材料管理制度的规定执行。施工现场堆放的压力容器使用的材料,分类分规格堆放整齐,且用防雨塑料布盖好,防止雨淋。5.2.2 设备的管理保证现场施工的产品质量、施工工期,配备足够的生产设备,以满足现场施工的需要。设备配备见“生产设备表”。设备的完好率,利用率应在100%。(1) 在施工现场的施工设备,在当班施工结束,应尽量收回库房存放,对不能收回库房的设备,应采取有效的防雨雾及防意外措
8、施,以保证施工设备的安全完好。现场施工所使用的焊接设备,必须配置电流表、电压表、焊条烘干设备必须配置电压表、温控器,抽湿机必须配置温湿度计。(2) 各类施工设备所配置的仪器仪表,必须运转正常有效,便于施工及记录数据的正确性。(3) 施工现场所配置的施工设备,不得随意转借他人,必要时,需经得公司的同意。(4) 现场施工负责人,设备管理责任人,对现场施工设备的完好率负责。除上述条款外,其余按公司计量器具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执行。5.2.3现场施工人员及质量保证体系人员的组织适应现场施工,保证工程质量,组织一批现场施工经验丰富,技术水平较高,工作能力、质量意识较强的施工队伍。 现场施工的各类管理人
9、员,专业人员、作业人员,必须遵守国家现行的有关压力容器制造的相关标准、规范及公司的压力容器质量手册,对本职工作,对产品质量负责。5.2.4焊接施工现场的移动式焊接材料库房,库房内设有焊接材料烘干设备,抽湿机,温湿度计及专用的焊接材料的存放位置。库房内应保持干燥,相对湿度不得大于60%,每天按时如实填写温、湿度记录表。(1) 担任本工程施工的焊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证书项目必须覆盖所担任的工作内容,且在有效期内。(2) 焊接人员按本人实际施焊的焊接接头按相应的焊接工艺卡的规定进行施焊,并如实填写焊接过程记录卡,经现场质量检验员签字确认。工程结束后,及时交公司质量部存档保存。(3) 焊接材料必须按
10、焊条烘干规定进行烘干,并如实填定焊接材料烘干记录表,使用时必须办理领用登记手续,未用完的焊条,退回库房应在焊接材料发放台帐上记录清楚。施工结束及时交公司仓库或质量部存档保存。(4) 焊接控制检查,筒体第一道A类焊缝,必须连接产品试板,必须同一焊工,同一焊接工艺,同一焊接手法进行施焊。焊接完毕后,应清理干净焊缝两边的飞溅物,对焊缝表面质量进行全面检查。表面质量检查合格后,待24小时后,填写探伤通知单通知无损检测人员进行无损检测探伤。探伤合格,在现场监检人员的确认下取下试板加工物理试验试样,送物理试验部门进行物理试验,待物理试验合格后,才能进行其它焊接接头的焊接及组装。(5) 焊缝的坡口及形式,严
11、格按设计图样及相关的焊接工艺的规定进行施工。(6) 在室外施工时,为保证焊缝的焊接质量,雨雾天气、相对湿度大于90%、施工现场风速大于10m/s时,应采用防雨彩条塑料布进行遮挡的措施,保证现场施工条件符合焊接施工条件的要求。(7) 现场施工负责人,现场质量检验负责人,焊接人员对焊接质量负责。(8) 除上述条款外,其余按公司焊接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执行。5.2.5无损检测产品的焊接接头,经现场质量检验人员确认外观质量合格后进行无损检测。(1) 无损检测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检测项目与证书项目相符,且在证书项目的有效期内。(2) 无损检测人员必须严格执行JB/T4730-2005无损检测的标准,探伤比例
12、按设计图样的规定,严格把关。(3) 焊接接头无损检测评定结果应正确无误。并及时编制探伤报告,送公司质量部,装入产品质量证明书中。(4) 无损检测人员应及时将检测结果通知现场施工负责人。(5) 对不合格的焊接接头,及时发出焊缝返修通知书通知现场施工负责人,对不合格的焊接接头进行返修。返修通知书应对焊缝编号、片号及返修部位的尺寸,缺陷性质填写清楚。(6) 按JB/T4730-2005的标准规定,对返修焊缝进行重新检测。(7) 在野外进行X射线无损检测探伤时,应设立安全距离防护区域,并以红灯警示,必要时,应派出警戒人员进行警戒,任何人员不得进入该防护区域。(8) 无损探伤检测负责人,应对无损探伤检测
13、的工作质量负责。除上述条款外,其余项目按公司X射线检测工艺规程、磁粉检测工艺规程的规定执行。5.2.6焊缝返修焊缝质量在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属关键的质量元素之一,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把关,保证焊缝外观质量和内部质量。(1)焊缝外表面质量的返修,应在现场施工的质量检验人员指导下进行返修。(2)焊缝内部质量缺陷的返修,由焊接质控责任人员编制焊缝返修工艺卡。施工人员按返修工艺的规定,对焊缝的不合格部位进行返修。在返修过程中,应如实填写返修记录,并经现场检验人员签字确认。待工程结束后,及时送公司质量部存档。(3)同一部位的返修次数,不宜超过两次。如超过两次,应报公司总工程师批准。焊缝的返修次数、返修部
14、位应记入产品质量证明书中。5.2.7容器的组装压力容器在组装全过程,严格遵循GB150.4-2011压力容器“制造、检验与验收”及设计图样的规定进行组装。(1)按设计图样的规定,对各零部件进行最终的检验,确认合格后才能组装。(2)按设计图样的方位及尺寸,将各零部件就位。(3)按装配过程卡的规定,将各零部件点固焊。(4)按相应的焊接工艺卡的规定进行施焊。(5)严格控制焊缝的外观表面质量,对口错边量咬边、楞角度等,应严格控制在标准规定值之内。否则,应返修至合格。焊缝的咬边深度0.5mm,咬边的连续长度不得大于100mm,焊缝两侧咬边的总长度不得超过该焊缝长度的10%。不锈钢材料不得有咬边。焊缝的对口错边量、楞角度见附表。焊缝对口最大错边量 单位:mm焊缝分类母 材 厚 度681012141618202224A1.52.02.53.03.03.03.03.03.03.0B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