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影导管调研综述.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9032883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造影导管调研综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造影导管调研综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造影导管调研综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造影导管调研综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造影导管调研综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造影导管调研综述.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造影导管一、血管造影术简史血管造影术历史悠久,从Roentgen1895年发现X线后仅2个月Haskek和Lindental首次在离体上肢的动脉内注入白垩溶液进行动脉造影的尝试。以后随着血管造影技术和造影剂的不断改进,尤其是1953年Seldinger设计的循导引钢丝插入导管,使经皮穿刺法成为简便、安全的动脉造影术。1963年Ziedes des platnes B.G首先利用同一患者的脑血管与颅平片(既负片,此片的体位、射线方向与造影片相同)翻印成正片(作为掩盖片Mask film)互相重叠,将此重叠的两片覆盖于未感光的X线胶片上,用可见光曝光,经冲洗印成减影片。这一方法手续繁琐,不易完全重

2、叠而产生伪影,影响质量,因此在临床上没有推广应用。自70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为血管造影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前景。70年代后期,美国的Wisconsin和Arizona大学的小组和西德Keil Kinder Klink医学中心各自独立地对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研究,并对这一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1977年Nudelman教授获得了第一张DSA影像。1981年布鲁塞尔国际放射学年会上DSA得到了一致推崇。近20年来,由于计算机、电视系统、X线影像增强器和数字电子储存设备的改进,其DSA的影像质量日臻完善,使DSA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各方面。国内最早于1984年引进了DSA设备,并

3、在全国迅速推广,至1989年第五届全国放射学学术会议上,有17篇文章专门论述DSA,分析研究的病例达4317例,内容涉及静脉、动脉和心腔DSA在大血管、神经、腹部和泌尿系、心脏(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和冠状动脉等)、肺动脉和骨骼软组织等各项领域的临床应用研究和经验总结。2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DSA最初的动机是试图通过安全易行、损伤小的静脉穿刺插管途径来显示动脉,并逐步取代常规血管造影。故多年来,从技术上着眼于充分利用计算机及现代电子学的成就,提高图像信息检测能力,改善信噪比;从临床上着眼于在不增加甚至减少造影剂用量的同时,提高感兴趣区的碘浓度,增加可检测的信息量。但后者的代价是越来越多地采用

4、损伤相对稍大的动脉穿刺插管方法。2.1 静脉法DSA(IV DSA) 凡经静脉途径置入导管或套管针注射造影剂行DSA检查者,皆称之为IV DSA。如将导管尖端或套管针置于外周浅静脉(外周法)、或将导管尖端置于上腔静脉或右心房(中心法)注射造影剂行DSA并显示动脉者,称之为非选择性IV DSA,又称为再循环法。如将导管尖端置于或邻近于受检静脉或心腔注射造影剂者,称之为选择性IV DSA。非选择性IV DSA:外周法或中心法,都属DSA最初采用“经静脉注射造影剂来显示动脉的再循环法”。由于前者的缺点较多,现已很少应用,而中心法主要用于主动脉及其主干病变行IA DSA有困难的病例,如大动脉炎、主动脉

5、缩窄症等。选择性IV DSA:经静脉穿刺插管,将导管尖端置于靶静脉、心腔或其静脉血流回路之邻近部位行DSA。临床上常用于上、下腔静脉疾病和累及右心、 肺动脉、肺静脉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的诊断。如房间隔缺损、法乐氏四联症、肺动脉狭窄、肺静脉畸形引流、肿瘤所致的腔静脉狭窄或受侵犯、布-查综合征和肾静脉血栓形成等。笔者还观察到:大动脉炎或栓塞所致的腹主动脉明显狭窄或闭塞等病例,采用选择性IV DSA诊断更有其优越性。2.2 动脉法DSA(IA DSA) 穿刺途径:有经股动脉、肱动脉及腋动脉穿刺等途径,在特殊情况下还有经颈动脉和锁骨下动脉穿刺途径。造影方法:采用Seldinger法,将导管尖端置于主动脉

6、受选部位近端2cm处造影者,称为非选择性IA DSA;如将导管尖端深入到靶动脉主干或其分支(如肝总动脉或肝固有动脉)者,称为选择性IA DSA或超选择性IA DSA。临床应用:非选择性IA DSA多用于主动脉或其主干病变的诊断,如动脉导管未闭、主肺动脉间隔缺损、肾动脉狭窄以及心脏病变,如左向右分流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瓣和二尖瓣病变及永存共同动脉干等。选择性IA DSA则被广泛应用于脏器的各种病变和累及左心、冠状动脉的病变诊断,如呼吸、消化、神经、泌尿生殖及骨骼系统等的肿瘤和其他疾病的诊断。造影导管按其应用不同可分为血管造影导管、子宫输卵管造影导管、尿道造影导管等几类。3血管造影导管部分生产企业

7、国内生产企业:山东晨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北京乐普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上海上医康鸽医用器材有限公司杭州微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上海微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国外生产企业:美敦力公司微创公司美国COOK公司麦森医疗器械集团日本TERUMO公司荷兰CORDIS公司二、子宫输卵管造影子宫输卵管造影术是利用一定的器械将造影剂从子宫内口注入子宫、输卵管的方法,目前仍为妇科所常用。在许多方面,超声波,CT也不能代替它。一、 适应症1 不孕症,用此法可以了解原发或继发不孕症、即是先天畸形还是继发于后天的某种病患所致。可以显示输卵管于某一段不通常,有助于输卵管造瘘术,达到怀孕的目的。有些还可使不通畅的输卵管通畅。因轻度的输卵管

8、炎症发生的粘连、扭摺、或管内的小纤维阻塞不同,经过注射压力的作用,而得挺直,或纤维丝被冲洗而变通,据1965年Koland报道经造影后的妊的为572 内生殖器先天畸形。3 子宫异常出血,探寻出血的原因,是器质性的还是功能性的。4 对绝育和再育者,观察输卵管、子宫情况,了解可否将结扎部再接通。5 了解小骨盆炎症、子宫肌瘤等、附件肿瘤及盆腔其他器官的疾患,还可与盆腔充气造影术联合应用。二、 造影器械1 所用导管的形态有两种,不外乎导管前端有圆锥形橡皮套头或金属套头在导管前部。其尖端只有12cm露出,以便插入子宫颈。还有用橡胶制的双腔管,其中一管接一气囊。2 注射器为金属内芯。外壳有两个金属环;3

9、子宫颈钳为单钩钳。刺入子宫颈,左右各一,使子宫颈拉长固定于注射器上。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及阴道造影术的方法近来不断改进,60年代Calaudra改用1618号的Foley氏导尿管和上扎有5ml容积的气囊。把Foley氏管插入宫颈,使气囊全部进入宫颈,然后注气,气囊扩大压紧了颈管壁。再注入造影剂。用此种方法,可避免宫颈被单钩拉破,且影像真实,不因宫颈被单钩牵拉而变狭变长。亦可避免因牵拉而引起的痉挛。操作简单,无需特殊设备,缺电视严重宫颈裂伤患者常不能保留气囊,使造影失败,且对于子宫颈的病变不能显示出来。子宫输卵管造影导管生产企业:美国Cook公司FTC-900型系列导管导丝丹麦INTER-V公司日本

10、TERUMO公司荷兰CORDIS公司国内目前几乎没有生产子宫输卵管造影设备的企业,但多家医院则在国外产品的基础上结合临床设计开发了多种改良装置,运用于临床取得良好效果。三、膀胱造影及尿道造影膀胱造影(cystography )及尿道造影(urethrography)是将导管插入膀胱,注入3%6%碘化钠溶液100200ml,以使膀胱显影的方法。主要用于诊断膀胱瘤、膀胱憩室、外在压迫,如前列腺肥大等疾病。气体对显示膀胱肿瘤、前列腺肥大等有良好效果。也可同时使用碘剂和气体,形成双重对比。将导尿管插入前尿道,或将注射器直接抵住尿道口,注入12.5%碘化钠或15%25%泛影葡胺,可显示男性尿道的病变。在

11、排泄性尿路造影终了,也可进行排尿期尿期尿道摄影,为排泄法尿道造影。对于尿道狭窄,导尿管不能通过的患者更为必要。前列腺肥大(hypertrophy of prostate )或良性增生(hyperplasia of prostate)多见于老年。临床表现主要是排尿困难和排尿不尽,尿次增多。膀胱造影可见膀胱底部有弧形压迹,或者看到肿物影向上突入,其边缘常光滑整齐,也可略成为叶状。后尿道受压变形, 表现为伸长、狭窄和正常曲度增大。此外可见慢性阻塞引起的膀胱改变如锥形膀胱和边缘不整齐等。子宫输卵管造影导管生产企业:日本TERUMO公司荷兰CORDIS公司美敦力公司微创公司美国Cook公司目前国内在膀胱尿道造影导管方面的生产仍未形成产业化,绝大多数应用进口产品,有部分医院根据临床经验对进口产品进行改造。四、 总结 对于造影导管及其相关产品的生产国内仍处于低水平、低技术的阶段,绝大多数依赖进口。血管造影导管的生产有缓慢发展并向国际接轨的趋势,国内有少数生产血管造影导管及相关设备和造影液的企业,子宫输卵管造影导管和膀胱尿道造影导管仍未能形成产业,依赖进口的程度很高,导致产品的价格高居不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