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鲁迅先生》导学案设计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8970041 上传时间:2023-03-1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回忆鲁迅先生》导学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回忆鲁迅先生》导学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回忆鲁迅先生》导学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回忆鲁迅先生》导学案设计(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回忆鲁迅先生导学案设计 预习案学法指导:1、完成根底知识,并熟记根底知识。2、标注段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圈点勾画你喜欢的词句,写上批注。3、参考课文阅读指导,预习课文,进行知识梳理4、阅读资料助读局部,筛选勾画出你认为重要的信息。一、根底知识1、给加粗字注音虔( )诚 紊( )乱 肋( )膜 噢( )的一声 抽屉( ) 解剖( ) 遭殃( ) 踌躇 ( ) 喘( )着 窘( )迫 鉴( )赏 阖( )2、解释以下词语二、资料助读1、萧红,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 1930年为了对抗父母包办的婚姻离家出走。1932年认识萧军并与之结为志同道合的伴侣。 1934年在鲁迅的帮忙

2、下和萧军一起来到上海。抗战暴发后,上海沦陷,萧红到了香港,1942年病逝于香港九龙。主要作品:?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小城三月。2、鲁迅说过,“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又曾表示,“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为了培育萧红这朵中国三、四十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园圃的奇葩,鲁迅甘作春泥,甘为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心血;鲁迅去世之后,萧红从悲哀中振奋起来,陆续出版和发表了?马伯乐、?回顾鲁迅先生、?萧红散文集、?呼兰河传等名篇佳作,这些作品又像春泥一样,继续滋养着中国文坛的茂林佳卉。鲁迅和萧红之间的.动人情谊已经成为文坛佳话,被千千万万的读者传诵在林林总总的鲁迅回顾录中,萧红的?

3、回顾鲁迅先生是一枝独秀。它不仅是鲁迅回顾录中的珍品,而且可谓是中国现代怀人散文的楷范,是敬献于鲁迅灵前的一个永不凋谢的花圈。由于作者萧红跟回顾对象鲁迅之间有着直接交往,对回顾对象充斥着缅怀崇敬之情,素材又来自于亲历、亲闻、亲见,因此作品不仅富于史传性,而且也富于文学性。三、课文阅读指导1、默读课文一遍2、大声感情朗读课文3、请写出你的初读感悟:文中的鲁迅留给你的总体印象是什么导学案学习目标:1、快速阅读课文,感知内容,理清思路。2、体会伟人鲁迅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理解伟人鲁迅丰盛而细腻的感情世界。3、学习本文善于从撷取生活琐事中去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办法。4、学习鲁迅先生克己待人待客、关爱

4、亲人、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先自主学习下列问题,疑难问题在题号上做出标记。)1、从文题?回顾鲁迅先生可以看出这是一篇 的散文。2、本文作者选取了哪些生活片断来描写鲁迅先生(写出四个即可)3、其中上面所写的哪个生活片段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从中能看出鲁迅的什么性格特征4、提起鲁迅,我们总会觉得他是一位大文豪,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但通过本文的学习你对鲁迅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请谈谈你的体会。(可从他对待亲人、朋友等方面的态度来考虑)二、合作研讨 小组长组织组员研讨自主学习时解决不了的问题。三、展示讲解 由已经掌握的学生或老师在黑板前进行必要的讲解,其他学生补充质疑。四、小结:

5、阅读鲁迅的着作,读者可以感知作为思想家和文学家的鲁迅;今天又通过萧红的回顾,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生活化真实化的鲁迅,鲁迅是人而非神。他有着普通人的心态,他可以对人的穿着品头论足,他可以和年轻人开童心未泯的玩笑,他有普通人一样饮食、起居,他同样可以享受亲情,享受天伦之乐。正如他的诗歌所说的那样:“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练习案要求:限时8分钟,独立完成。1、看清字形给加粗注音。虔( )诚 紊( )乱 肋( )膜 噢( )的一声 抽屉( )解剖( ) 遭殃( ) 踌躇 ( )( ) 喘( )着 窘( )迫 鉴( )赏 阖( )2、识记作者。本文作者是 ,现代驰名女作家。其代表作有 、 ,等,她被 誉为“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3、分析下面加点动词所表现的人物特征。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4、请以“鲁迅先生,我想对你说为开头,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选做题结合课文内容及自己对鲁迅的了解,补充对联:上联:俭朴热忱甘于贡献 下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