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复习专题09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考点剖析.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8966912 上传时间:2023-11-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09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考点剖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09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考点剖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09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考点剖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09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考点剖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复习专题09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考点剖析.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考点剖析主标题: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副标题:掌握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江苏省的概况和工业化、城市化的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主要措施,利于学生备战高考关键词: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江苏省的概况和工业化、城市化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主要措施难度:3重要程度:4内容:考点剖析:根据考试大纲在命题时,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是高考命题的重点。题型多以选择题为主,也会出现的综合题,重在考查学生对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工业化、现代化是任何国家必经的历史

2、过程,与之相适应的城市化同样也是任何国家不可逾越的过程,由于各国自然、经济、社会、人口、文化等客观条件存在着很大差异,工业发展、城市化路径及在此过程中产业的问题有所不同,在探讨时既要注意一般规律又要注意区域的特殊性。这就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对知识的积累,不能死读书。复习备考主要抓住以下知识点:1.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促进工业化。2不同区域城市化模式的比较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发展中国

3、家一般通过优惠政策,鼓励少数有条件的区域率先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以带动相邻区域甚至全国其他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城市化出现了一些典型的模式(如图)。 (1)珠江三角洲模式(2)浙江温州模式(3)苏南模式(4)云南德宏模式 (5)东北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浙江温州模式、苏南模式、东北模式的城市化动力都是工业化,云南德宏模式的城市化动力是边贸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在外资的推动下不断发展的;温州模式是由于乡镇企业发展,带来乡村工业化和城市化;苏南模式是由于大城市经济向外扩散,促进了乡镇企业发展,带动了郊区城市化;东北模式是由于资源的开发,促进了劳动力职能变化和工业

4、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云南德宏模式是由于沿边开放、边贸发展,大量农村人口到此务工经商,推动了区域城市化的发展。3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措施 区域工业化的发展与区域产业基础和市场开发密切相关,城市化发展一方面要借助工业化的带动,另一方面也与城市规划和管理相联系。以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为例分析如下:问题原因措施对城市化的内涵认识不够全面(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把城市化等同于城市建设,把城市化水平等同于单一指标城市化率,工作重心放在扩大城镇规模和具体项目建设上;过多强调以经济建设和工业生产为中心,忽视了“以人为本”加强学习,全面认识城市化的内涵;调整行政区划,加大城市的聚集力和

5、辐射力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产生了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的治理滞后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使污染点增多、面积扩大;工业和生活排放大量污染物;工业发展和人口剧增,水污染严重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扩大城市绿地,优化人居环境;改造高耗能、高成本、高污染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按生态标准建设工业园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产生了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的治理滞后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使污染点增多、面积扩大;工业和生活排放大量污染物;工业发展和人口剧增,水污染严重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扩大城市绿地,优化人居环境;改造高耗能、高成本、高污染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按生态标准建设工业园区城市化质量有待提高,城乡统筹发展思路有待进一步完善,城镇体系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服务设施效益不佳,基础设施成本很高;城市优势不突出,特色不明显,不利于辐射和带动作用“组团式”地发展城市群,建设三大“城市圈”;以工业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进城农民的利益得到体制和政策保证,农村城市化有了稳固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