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 育 工 作 总 结.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8947662 上传时间:2023-12-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 育 工 作 总 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德 育 工 作 总 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德 育 工 作 总 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德 育 工 作 总 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德 育 工 作 总 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 育 工 作 总 结.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德 育 工 作 总 结 2011624 朱太明转眼间一学期已经过去,回顾我校的德育工作较前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为了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我校认真贯彻党中央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认真贯彻落实教师始终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少先队活动,积极开展爱国主义、国防意识、集体主义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律教育,坚持把依法治校、依法施教作为创建文明学校的重要工作来抓。由于重视了德育工作,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一、加强领导,建立学校德育管理机制。抓好德育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为了真正落实学校德育工作

2、的首要地位,我们非常重视构建德育管理体系,实行分管校长负总责的多层次德育管理模式,即校长德育处班主任班委会一条线;党支部团支部大队部中队一条线;值日领导值日教师值日班队干部一条线。这样,从学校领导到教师,都明确了自己的德育工作责任和工作细则。在教师中实行德育目标责任制,在班级中开展争创流动红旗“常规管理示范班”活动,把德育工作作为教师成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直接与教师的评优、晋升、津贴挂钩。同时,学校领导始终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班子成员形成了“团结、奋斗、创新、务实”的领导作风。特别是德育领导小组大胆开拓,勇于改革,精心策划,真抓实干,使学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素质明

3、显提高。二、贯彻要求,狠抓班主任队伍建设。一学期来,学校不断加强教育队伍建设,每年都要组织班主任等德育工作者举行德育工作研讨会、培训班。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提高大家对做好德育工作重要意义的思想认识,班主任的服务意识、奉献意识明显提高;学校定期对青年班主任进行培训,坚持每月班主任例会制度。从而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帮助他们改进工作方法;学校坚持强调德育工作是全体教职工的职责,形成了“全员育人、齐抓共管”的体制。学校继续加强了教师良好师德的培养和教育工作。结合“建党90周年”活动、每周的政治学习等时间,大力宣传优秀党员干部的先进事迹。通过学习,

4、极大地激发了教师工作上的责任性和事业上的敬业心,并有重点地对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关爱学生及敬业奉献等方面进行教育和引导。要求班主任热爱身边的每一个学生,特别关心爱护后进生,真正做到了用良好的形象影响学生,拿火热的爱心关爱学生,用高昂的工作热情投身教育事业。同时,学校还对班主任工作、班级工作明确了岗位职责,规范了考核制度,对每次活动和常规管理都由德育处、值周组、级部进行量化评分,期末根据各班的得分及班主任工作实绩,评出优秀班主任。从而进一步调动了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了班主任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主体作用。三、开展活动,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一学期来学校继续开展了各种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爱国

5、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活动,通过活动,寓教于其中1、加强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学校不断强化了“文明班集体”和“流动红旗”的创建评比活动。平时通过德育处、值周组、级部及“校园文明小卫士”执勤,及时了解各班学生的情况,对卫生、守纪、两操、礼貌及爱护公物等内容进行细化、量化。每天、每周公布各班的得分情况,做到公正、公开、公平,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学校充分利用升旗仪式,红领巾广播站,晨周会,训导课、黑板报,橱窗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校园精神文明,及时表扬学生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事例。学校还充分发挥了值日教师值勤(维持校园的正常秩序等)和“校园文明小卫士”执勤(常规活动的有关检查等)、大队

6、部小干部门口礼仪岗的检查(三岗成绩检查、记载、评比等)在常规管理中的作用,无论是校领导、教师,还是学生,都能明确责任,勤于管理,并把必要的检查督促和经常性的宣传示范有机地结合起来,除了加强对师生不良行为的教育以外,还善于发现师生中的优秀事迹加以宣传和表彰,学校德育处能够利用公告栏及宣传橱窗对好人好事及时进行宣传表彰,弘扬了一个学校的正气,从而加强了校园精神文明的创建力度。在一学期的工作中,涌现出许多敬业奉献的先进的人和事迹。 李强主任负责五级部工作,担任五语教学工作,平时事务工作繁多,但他对德育处工作认真负责,开学典礼,期中期末总结等文字材料撰写及时,每周流动红旗的周小结,家长学校的事务均由他

7、负责,他从不叫苦叫累。张爱梅主任本学期调德育处工作时间不长,工作认真负责,尽心尽力,开学第一周就出色地圆满地完成了一级部的常规管理工作,为本学期德育处工作开个好头。每月他还负责黑板报的评比,每月的安全、卫生知识讲座;期中期末负责“三好学生”“优秀儿干”的评选和本级部广播操的组织、协调等工作,每项工作都完成得很出色。 颜士云主任担任大队辅导员工作,负责红领巾广播站、鼓号队、每周的升旗仪式,他们工作都非常繁忙,但对德育处所分配工作毫不含糊;值周组长金鑫、汤爱国、李同平、非常负责,每天早来迟走,认真地巡视、督查、指导,做老师的表率,对检查内容能做到及时反馈,每天一公布,每周一小结。全体值周组成员在值

8、日校长、值周组长的带领下各司其职,分工协作,都能出色地完成值周组的各项工作。尤为特出的是张乃银、郭惠仙、徐小军、陈霞云、孙秀英、陈林、张红、杜爱萍等老师值周时都非常负责,一直等到所有学生都离开后,才会撤岗,他们这种爱岗敬职的精神值得所有同志学习。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队伍中的主力军。围绕校德育工作计划,各位班主任开学初就制定好班队工作计划,并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工作。张媛媛老师的班级管理全校最好,受到各个值周组长、督查主任、值周校长的一致好评。二级部的艾平主任每天能够深入级部开创性的开展工作。在她的带领下李华、吴梅林、孙苏敏、李月芹等班主任老师班级管理井井有条。张颖、周采霞、杨雪芹、嵇晓菲

9、、翟卫红、毛秀文、汪媛媛、朱艳艳、白宁、季春、薛加楼、翟卫星、王小丽、任云霞等班主任班务工作细实严谨,有自己的特色。在学期末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朱艳艳、翟卫红、张颖、李华、张媛媛等作为级部优秀班主任代表作了精彩发言。在加强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的同时,我们十分注意做到三个结合:一是把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与贯彻“小学生一日常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二是把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与少先队开展活动结合起来;三是把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与争当合格小公民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一学期来,广大学生勤学守纪、文明礼貌,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文明小标兵”。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的开展,推动了学校的校风、学风、班风

10、建设,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2、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学校通过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主题教育,每月都要围绕一个教育主题开展活动。制作贺卡、奉献爱心、义务劳动、走进社区、向贫困生捐款活动深入学校、社区;黑板报专刊,科技小制作评选及科技小论文的征集等,宣传科普知识,培养学生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意识;六一儿童节期间,各级部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文娱活动,学校还组织了一场大型文娱汇演。邀请县教育局领导、社区领导、部分学生家长来我校观摩演出。县电视台也进行了现场采播。通过活动学生们抒发自己对老师辛勤教育的感激之情;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举行广播操队列比赛、课间安全知识

11、竞赛等以此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另外,学校还结合学生实际,学校实际,本学期两次邀请校外辅导员来校开展了“卫生、安全”等主题教育活动。促进了学校的素质教育。四、注重家校联系建构一致而有效的教育氛围。为了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我校还进行了问卷调查,有家庭教育问卷调查,学生学习习惯问卷调查,学生评教情况调查,家长评校情况问卷调查等活动。这些来自师生的第一手资料为我校卓有成效地进行教育教学,教育管理提供了鲜活的资料,我们的做法得到了县局领导的高度评价。本学期,学校认真地组织一次家长会,会上就子女成才问题进行探究,针对家庭教育的共性问题请家长献计献策,就心理辅导普遍薄弱的领域进行专题讲座

12、,让广大家长受益匪浅。我们还利用校迅通平台和家长随时保持沟通、交流,向家长推荐家长杂志,不断提高家长的育儿水平,受到家长朋友的一致好评,很好地发挥了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促进作用,建构了一致而有效的良好的教育氛围。一学期来,如果说德育工作在卫生、路队、常规管理、学生文明礼仪方面取得一些成效,我觉得这首先归功于校长室的领导,他们不仅在宏观上予以政策上的支持,经济上的保障,而且亲自定期、不定期的巡查,杨校长带领校长室一行领导值日巡查可以说成了学校定格的风景画面;德育处的几位主任、级部主任和值周组的全体成员认真敬业的工作为德育工作正常化、规范化运行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全体师生的大力支持更是必不可少,这是我们德育处工作能良好运行的基础。当然我们的工作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如:学生路队纪律、集队集会纪律不够理想,双休日校园卫生保洁不太好,学生还存在随手乱抛现象;下学期,我们将继续努力,争取扬长避短地更好地做好学校德育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