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能燃烧多久》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01版) (2).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8934769 上传时间:2023-10-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蜡烛能燃烧多久》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01版)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蜡烛能燃烧多久》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01版)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蜡烛能燃烧多久》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01版)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蜡烛能燃烧多久》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01版) (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蜡烛能燃烧多久》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01版) (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蜡烛能燃烧多久》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01版)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蜡烛能燃烧多久》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01版) (2).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届教科版小学科学优质课评选暨研讨会(深圳片区)现场观摩研讨课教学设计蜡烛能燃烧多久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01版)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第十一小学 胡善义【课型】实验探究课【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杯中的蜡烛熄灭是由于子中的氧气不足。2.不断补充空气,保证空气的流通,是保持蜡烛在杯中持续燃烧的必要条件。【过程与方法】1.经历一个对蜡烛会熄灭与保持蜡烛燃烧进行探究的过程。2.经历一个不断否定与纠正自己的推测的思维过程。3.能够设计一些实验解决自己不断产生的疑惑,并且形成自己的实验报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探究燃烧现象的兴趣。【学生和内容分析】本课是教科版科学六

2、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教科书第48、49页。教材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杯中的氧气烧完了吗;第二部分:保持蜡烛继续燃烧。在本课学习之前,学生原有经验是“蜡烛燃烧需要氧气,杯中的蜡烛熄灭了,是因为杯中的氧气烧完了”;绝大部分学生还认为“将封闭的杯中留出空隙,蜡烛就能持续燃烧”。学生这两点认识是不科学的,这也是本节课教学需要纠正的。教学活动中利用学生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与原有经验的矛盾冲突,引发学生的思维活动,通过对原因的分析,使学生逐步理解“空气的流通是保持蜡烛持续燃烧的必要条件”。本节课学生是在多次的矛盾冲突中展开学习活动的。第一次矛盾冲突:架空杯子留出空隙,杯中蜡烛能持续燃烧,大量实验证实

3、,蜡烛还是熄灭了。通过思辨活动,学生经历一次“肯定否定”的转变。第二次矛盾冲突:杯中的氧气烧完了,两支蜡烛应该同时熄灭!实际的实验现象却是高的先熄灭,矮的后熄灭。这一次矛盾冲突激励学生尝试着去分析原因,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本节课的教学有两个“瓶颈”。瓶颈一:在让蜡烛持续燃烧的实验中,由于实验材料以及学生操作上的缘故,合理的实验设计可能达不到应有的实验效果。瓶颈二:分析高的蜡烛先熄灭、矮的蜡烛后熄灭的原因,需要学生对热空气上升、燃烧生成不支持燃烧的二氧化碳等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同时空气是看不见的透明气体也导致了产生实验现象的原因更为隐蔽。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借助课件模拟实验的直观性,帮助学

4、生归因。首先,教师提供的蜡烛,其高度在高于棋子或瓶盖的前提下,应该尽量短些,避免学生还没有开始扇(吹、吸)蜡烛就熄灭了。其次,要强调学生对实验的分析,辨析是实验设计有问题还是实验操作引起实验失败的,以便学生能改进实验深入探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实验引导法,矛盾冲突法【教学手段】实验,讨论,多媒体,动画课件 【板书设计】 蜡烛能燃烧多久实验记录表班第 小组组员: 实验一:一支蜡烛燃烧的实验罩在玻璃杯里的蜡烛会熄灭吗?我的猜测: 秒 实验结果: 秒实验二:垫高实验垫高玻璃杯后的蜡烛会熄灭吗?我的猜测: 实验结果: 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实验三:怎样让蜡烛继续燃烧?我们小组选择

5、的方法: 所需材料: 实验结果: 我们小组的结论: 实验四:两支蜡烛燃烧的实验罩在玻璃杯里的两支长短不一样的蜡烛,哪支先熄灭?我的猜测: 实验结果: 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板书:蜡烛能燃烧多久。一、一支蜡烛的燃烧实验1.这支点燃的蜡烛能燃烧多久?(一直烧完为止;还要考虑有没有被风吹灭了)2.如将一个玻璃杯罩住这支蜡烛,它能燃烧多久?(学生猜测)3.屏幕上有时钟,可以帮我们计时。什么时候才可以开始计时?(杯口与桌面完全接触后,冒烟结束)4.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计时。(师:这支蜡烛在杯中燃烧了12秒)5.蜡烛为什么会熄灭呢?老师把同学们的意见写在黑板上。(杯子是密封的,里面的氧气

6、烧完了)杯中的蜡烛为什么熄灭了?引发学生对生活经验的回忆,对现象进行解释。但杯子里的氧气真的烧完了吗?把标题的句号改成红色的“?”,埋下一个伏笔。二、让蜡烛持续燃烧的实验(一)架空杯子蜡烛能继续燃烧吗?1.杯子是密封的,所以里面的蜡烛熄灭了,垫高杯口,让桌面和杯口留有空隙,蜡烛能持续燃烧吗?2.说说你为什么认为:垫高杯口,让桌面和杯口留有空隙,蜡烛能持续燃烧。3.小组实验,要求根据实验现象,对自己原来的推测进行思考。4.发现什么问题了?跟你们的猜测一致吗?5.为什么垫高了杯口,蜡烛还是熄灭了?(小组讨论)6.对氧气烧完了进行分析,并把句号改为问号。7.汇总交流,用电脑演示分析(杯中不支持燃烧的

7、气体还占据着空间;杯中不支持燃烧的气体没有出来,新鲜的空气没有进去)。如何让杯中的蜡烛持续燃烧?学生能想出的方法固然不会只有“架空杯子,留出空隙”,但这种方法却是学生确认能让蜡烛持续燃烧的方法,大多数学生的逻辑推理是,杯子几乎是封闭的,显然杯中的氧气会不足,留出空隙应该可以让杯中的空气得到更新。此环节的设计不但是对学生原有错误认识的纠正,更为“空气流通是蜡烛持续燃烧的必要条件”的科学概念的形成做好铺垫。分析“垫高了杯口,蜡烛还是灭了”的原因,是设计能让蜡烛持续燃烧的实验方案的基础,同时是学生对原有的“有空隙,蜡烛就能持续燃烧”的认识的再认识,在原有认识与实际现象的矛盾冲突中,提高自己的认识。(

8、二)蜡烛持续燃烧的实验设计1.有什么办法能让杯中的蜡烛持续燃烧?(板书:持续燃烧)2.根据学生汇报,板书。预设:将空气扇进去;把空气吹(打)进去;将杯中不支持燃烧的气体(二氧化碳)吸出来;在杯底打个洞3.小组确定实验方案,填写好实验方案后领取实验器材。4.小组实验,并完成实验报告单,教师巡视5.小组汇报交流,成功的小组分析为什么蜡烛能持续燃烧,失败的小组分析为什么蜡烛还是熄灭了。汇报方式:我们采用什么方法,蜡烛最长燃烧几秒。6.用吸、注射器打进空气、杯底开洞这些方法,为什么都能达到让蜡烛持续燃烧的目的?(出来的是什么,进去的是什么?都是为了用新鲜的空气替换不支持燃烧的气体)7.达到了空气能够流

9、通的目的,(板书:空气流通)空气流通是燃烧的必要条件。本环节是本课的核心部分,学生在实验设计和操作的过程中加深对“空气流通是蜡烛持续燃烧的必要条件”的认识,同时学生对这一科学概念的理解又影响着学生的实验设计。这个实验和以往实验的不同之处是它更加突出了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在实验报告单的设计中,也淡化了实验步骤,结合画图强调了归因分析。同时,实验的失败也是必然的,尤其是使用吸、扇、吹等方法,学生会由于操作上的问题导致实验的失败,教学中更应该强调对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有些实验的失败可能不是实验设计的问题,而是实验操作上的失误,同时也鼓励学生多次实验,改进实验操作。三、生活中我们有时却恰恰要阻止燃烧

10、,要进行灭火。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如何灭火的呢?例如:油锅起火,盖上锅盖。泡沫灭火器用二氧化碳隔绝空气。这些都是让空气不流通。课后请同学们收集有关灭火的知识,并尝试分析它们能灭火的原理。本课的学习是下一课把火熄灭学习的基础,课前收集有关灭火的方法是下一课学习的开始,同时也是对本节课学习的巩固。四、新的探索(一)两支蜡烛的燃烧实验1.两支一高一矮的蜡烛,燃烧后罩上杯子,又会怎样?2.学生猜测。(同时熄灭;高的先熄灭,矮的后熄灭;矮的先熄灭,高的后熄灭)3.教师演示实验并让学生描述现象。(高的蜡烛先熄灭,矮的后熄灭)4.为什么杯中的长蜡烛先熄灭,短蜡烛后熄灭?必要的时候重复实验。教师要注意换杯或者往杯

11、中吹气5.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课件演示。(蜡烛在燃烧过程,烧掉了氧气,生成了不支持燃烧的气体,也就是大家说的二氧化碳,它们占据了杯子的空间,使蜡烛熄灭)6.如果再加一支更高的和更短的蜡烛,它们在杯中的熄灭次序会怎样?7.拓展:用大杯子罩住长短两个蜡烛,大杯子底部放一个装水的小杯子。观察并分析哪个蜡烛先熄灭。(短蜡烛先灭,长蜡烛后灭,与前面实验结论相反。因为水使大杯子底部的热空气降温,然后从两边向下沉积,超过短蜡烛高度时,短蜡烛熄灭。长蜡烛后灭)长短不一的两支蜡烛在杯中的燃烧现象,使学生否定原有认识,但是学生对现象的解释需要“空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热的气体上升”及“冷空气下降”的知识储备,同时由于空气是看不见的,学生又不能通过直观的实验现象,去分析原因。教学中借助课件帮助学生分析原因,虽然课件的模拟演示不是真实的现象,但能很好地为学生提供直观的感性材料。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