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合川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规划.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8927091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6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合川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重庆合川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重庆合川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重庆合川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重庆合川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合川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合川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规划.doc(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合川市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规划“十一五”期间,是我市卫生事业发展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是建设重庆北部区域医疗服务中心的基本框架和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卫生服务体系的关键时期。为加快我市卫生事业发展,充分发挥卫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保障作用,根据合川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及2020年远景规划编制指导思想,结合我市卫生事业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划。一、卫生事业“十五”计划完成情况“十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的精神,强化卫生行政管理职能转变,不断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卫生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十

2、五”期间,全市财政投入卫生事业费达到6800万元,其中基础设施投入达2000万元。“十五”期末,我市有医疗卫生机构32个。其中市直医疗卫生单位7个,中心卫生院11个,镇卫生院11个,街道卫生院3个。另有厂矿及学校医疗机构29个,个体民营医疗机构135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5个,村卫生室506个。全市医疗机构编制床位2301张。实际开放床位2262张。城乡居民健康水平稳步提高,居民人均期望寿命为71.54岁。婴儿死亡率为13.73。孕产妇死亡率为66.24/10万。(一)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增强1.我市已于2003年实现卫生监督机构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分设、职能分离,组建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局卫

3、生监督所,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基本形成。全市共有专(兼)职卫生执法监督人员187人,卫生检查人员100人,在规范行业准入、食品、化妆品生产经营等方面加大了执法力度。“十五”期末,卫生监督覆盖面达100,食品卫生合格率达85。2.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得到完善,全市传染病报告发病率由“九五”期间的212.38/10万下降到目前的175.62/10万,死亡率由0.066/10万下降到0。“七苗”接种率达90。全市疟疾平均发病率控制在0.41/10万以下,肝炎、痢疾、乙脑等主要传染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传染病在各类疾病死因中顺位排列第七位。地方病、寄生虫病的防治成效得以巩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发病率为0

4、,狂犬病连续15年未发病。结核病控制项目全市覆盖率达95以上。3.基本健全全市三级妇幼保健网络体系。“十五”期末我市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为83.94%,儿童系统管理率为89.3%,新法接生率为99.39%,住院分娩率为82.55%,婚前检查率为0.36%,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9.44。(二)基本实现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目标“十五”期间,全市实现了以县为单位的初级卫生保健低限目标,以镇街为单位通过了初级卫生保健达标验收,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委员会的健康扶贫工程在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启动。(三)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高1.医疗服务市人民医院、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妇幼保健院,均集医疗、急救、教学科研及特色专科为一

5、体,设备、技术和综合实力较为领先,重点承担对大病、重病和疑难重症专科疾病的诊断治疗。所有中心卫生院、镇街卫生院,均承担了区域性卫生行政管理和基本医疗双重职能职责。每个行政村设有卫生室一所,重点负责辖区内疾病预防、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工作。2.急救服务以市急救中心(120救护指挥)为龙头,以大石、三汇、盐井、太和急救站为枢纽,以医疗机构的急救科为基础,全面开展了院内院前急救及周边区市(县)医疗急救工作。3.社区卫生服务以城区为主导,结合社区卫生服务建设,首先在合阳城街道卫生院建成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设有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解决居民就近基本医疗和卫生保健服务。4.血液供应重庆市合川中心血站年采

6、血量达140多万毫升,每年为临床供血达135万毫升,及时满足了合川、铜梁、潼南等地区的医疗急救用血。(四)爱国卫生与农村改水改厕成效显著1.我市广泛开展全民爱国卫生运动,“除四害”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市民自我卫生意识不断增强,公场卫生、环境卫生明显改善,重点行业“除四害”设施合格率达95以上,合川创建重庆市卫生城市成果得以巩固发展。2.全市农村改水受益人口达99.3,其中农村自来水受益人口达77.98%。农村改水累计投入资金8978万元,每个行政村基本实现了“十五”规划的改水目标。农村改厕累计投入资金350万元,农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53.38,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到12.37。(五)医学科教研能

7、力提高1.“十五”期间,我市医学科技获得新进展,人才和学术梯队基本形成,引进医学科研成果、推广新技术300多项,其中37个项目(课题)获得合川市科技进步奖,占全市科技获奖总数的三分之一强。2.我市卫技人员学历结构明显改变,具有医学本科文凭的208人,占10.62,医学大专文凭510人,占26.03,中专文凭870人,占44.41。卫生专业技术高级职称59人,中级职称377人,初级职称1475人,高、中、初级技术职称比例为1:6.4:25。(六)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十五”期末,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占地总面积为370亩,业务用房建筑面积为193785.58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为28839.58万元,其中

8、医疗设备总值为7603.9万元。“十五”期间,改扩建医疗卫生机构9个,新征用土地100亩,改扩建面积达90000平方米,总投资近9000万元,其中重庆市合川中心血站建设获得国债资金603万元,合川市人民医院传染病区改造获得国债资金684万元。二、“十五”期间卫生事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面临的形式分析(一)卫生事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卫生资源总量不足且分布不均。全市人均卫生总费用为252.5元,仅为全国水平的80.7。每千人口拥有的卫生技术人员、病床、执业医生、注册护士均低于重庆市平均水平。“十五”期间,市财政对卫生投入为6800万元,但卫生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从“九五”期间的5.56%

9、下降到2.23%,人均卫生事业费在重庆市处于第36位。卫生总体水平不高,高水平医院、国家级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和重点实验室还比较少。卫生资源在城区和农村配置不合理,大型设备、高新技术和优秀人才基本上集中在城区的大医院,农村卫生院资源严重缺乏,影响了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2.农村卫生基础薄弱。由于长期投入不足,历史欠帐多,农村卫生院业务用房、设备、人员缺乏,医疗服务能力严重不足。全市镇街卫生院仍有危房存在,占总面积的8.4%。业务用房面积在600m2以下的镇卫生院仍有4所,占总数的16%。50以上的镇卫生院缺乏最基本的医疗设备,超过70%以上的镇卫生院不能开展腹部手术,80%的镇卫生院不能开展

10、剖宫产手术,30%的镇卫生院不具备平产接生能力。农村卫生人员缺乏,每千农村人口拥有执业医师资格人数仅为0.59人(重庆市平均为0.61人)。59.65%镇卫生院人员和16.44%的乡村医生无执业资格,58.82%的镇卫生院人员和23.68%的乡村医生无专业学历。3.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不足。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存在结构性和功能性缺陷,集中表现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不健全,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网络不完善,应急救治能力不强,专业人员缺乏且素质不高,卫生监督监测检验设备和技术落后。公共卫生经费保障机制还不完善,大多数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经费还需依靠自己创收来维持运转,严重的是乡村医

11、生没有公共卫生工作经费。全市镇街卫生院仅有26名专职和80名兼职防保人员,农村基层防保人员严重不足,平均每万农村人口仅拥有 0.86名防保人员。(二)卫生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机遇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卫生事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农村卫生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增加农村卫生投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速”,坚持农村卫生事业为农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和公益性质,坚持政府对农村公共卫生和维护农民健康的责任,增加卫生投入,提供公共服务,把重大传染病防治和基本医疗服务作为农村卫生服务工

12、作的重点。2007年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2008年基本覆盖全市农村,这项制度对于缓解农民基本医疗的经济负担,提高农民医疗服务水平有着重要作用。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卫生经费保障机制,遏制农村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保障基本医疗安全。建立符合农村实际的医疗服务项目规范和医药价格标准。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工作,农村公共卫生体系是全国公共卫生体系最薄弱的环节,全面加强农村的疫情防控能力建设,并放眼长远,努力构建长效机制等对加快农村卫生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2.公共卫生形式严峻对卫生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传染病防治工作面临的任务仍很艰巨,霍乱、艾滋病、肺

13、结核、“非典”、人感染猪链球菌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传染病的威胁依然存在。随着老龄社会来临,恶性肿瘤、高血压病、心脑血管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人数不断增加,精神卫生问题已经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职业病患病率较高,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疾病监测和预防控制工作任务繁重。此外,突发自然灾害、重大安全事故、重大刑事案件时有发生和突发群体性事件等存在着潜在的公共卫生安全威胁,对卫生应急处置带来了巨大的压力。3.建设重庆市北部区域性中心城市这一定位对发展我市医疗卫生事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市委、市政府提出把我市建成重庆北部区域经济中心和国内大城市的战略,必然要求加快发展卫生事业,逐步建

14、立与全市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区域医疗服务中心,增强医疗服务辐射能力,在渝西经济走廊处于领先地位。同时,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以良好的国民健康素质作为重要保证,要求我们不断发展卫生事业,提高民族健康素质,以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奠定重要基础。4.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对卫生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导致消费结构相应发生变化。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的需求日益趋向高层次、高质量和多样化,尤其是对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需求越来越迫切。在这种形势下,卫生服务总供给不足与总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给医疗保健、康复和疗养服务等健康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

15、求,也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5.卫生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对卫生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原有的医疗卫生体制已经出现了分化和重组,政府在医疗卫生领域内弱化了部分管理职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日益突出。医院出现向市场化、商业化和民营化发展的趋势,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日益淡化。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确保居民基本医疗服务对卫生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三、“十一五”卫生事业发展总目标和基本思路(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3.1212”工作思路,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把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

16、素质、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作为卫生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供给和公共卫生安全作为中心环节;把建立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城乡医疗服务体系作为战略任务;把解决农村卫生问题和发展社区卫生,提高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作为战略攻坚;按照公益性与经营性分开的要求,深化改革,依法治卫,促进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把合川建设成为重庆北部区域医疗服务中心。(二)基本原则坚持卫生事业发展与城市功能、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相协调,实现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相互促进、互为保障、协调发展。坚持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强化政府主导作用,积极引入市场机制,确保卫生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与时俱进、抓住机遇,动员全社会参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开创卫生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坚持依法治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