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中哲真题.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8903141 上传时间:2023-10-31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7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年中哲真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历年中哲真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历年中哲真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历年中哲真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历年中哲真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年中哲真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年中哲真题.doc(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年中哲真题名解形尽神不灭论- 东晋庐山慧远言意之辩。义利之辩。知行关系。天人关系。形神。鬼神论。人性。宇宙。本体。人生。出世入世。王霸。处理感情。生死。天理人欲。专气致柔-结聚精气使身体柔顺-道教语。老子:“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河上公 注:“专守精气使不乱,则形体应之而柔顺。” 晋 阮侃 宅无吉凶摄生论:“专气致柔;少私寡欲。” 精神专注,真气凝聚,可以产生平静柔和的状态。这种状态如无私无欲的婴儿,有利于身体健康。柔可以克刚,可以致胜。“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老子所说的“柔”并非软弱,而是克“刚”的基础。后世认为老子的这些言论指的是气功

2、,把他作为气功理论的创始人之一。总之,老子学说偏重于静态的身体保养,他是广义静态养生的发起人。精神和形体合一,能不分离吗?聚结精气以致柔和温顺,能像婴儿的无欲状态吗?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古代无标点1愚民: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国家统治人民,指使驱赶他们去做事就行了,不要让他们明白他们在做什么。2民主: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的整句话就是说,诗、礼、乐这三样东西是教育民众的基础,一定要抓好,如果人民掌握了诗礼乐,好,让他们自由发挥,如果人民还玩不来这些东西,我们就要去教化他们,让他们知道和明白这些东西。”复性说李翱的复性书三篇,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

3、)性善情恶的人性论;(2)忘情复性的道德修养方法.以性善情恶的人性论为理论基础,宋代理学家们把人性区分为高层次的天命之性和低层次的气质之性,把人性论提高到本体论的高度,形成了完整的理学人性论理论体系;借鉴忘情复性的道德修养方法,宋代理学家们提出了存天理,去人欲的理性修养方法.由此,李翱成为真正上承传统儒学下启理学的第一人. 思无邪”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文学创作理论上,孔子强调作者的态度和创作动机。程伊川说:“思无邪者,诚也。”也就是说要“修辞立其诚”,要求表现真性情,也就是诗人要有真性情,在庞杂的内容中实现“文以载道”,在客观效果上“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佾)。 二是从思想上说,“思无邪”

4、就是要归于正诚,如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所说:“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这里要说,孔子认为这句诗可以包括全部诗经意义。邪和正,必要有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仁”。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册第四章第三节,说这个标准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叫,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还要加一个“非礼勿思”。实质也是“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这个“仁”要比这五个“礼”所规定的范围要广。 程颢“十六字心传-尚书大禹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1人心之凶险2半日静坐,半日读书,如此三年,无不进者。-高攀龙存心复性方法朱子谓学者半日静坐,半日读书,如此三年,无不进者。尝试之一两月便不同。学者不作此工

5、夫,虚过一生,殊可惜。”静坐以思所读之书,读书以考所思之要。存天理,灭人欲-朱熹(禁欲主义)天理:道理、规律、秩序、准则、规定性-封建伦理纲常人欲: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生活欲望或物质利益要求存天理:追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灭人欲:去除过分的欲求相对性:“天理人欲,几微之间。” “凡一事便有两端:是底即天理之公,非底乃人欲之私。须事事与剖判极处,即克治扩充功夫随事著见。” “人只有个天理人欲,此胜则彼退,彼胜则此退,无中立不进退之理。凡人不进便退也。” “天理人欲常相对。” “天理”与 “人欲”是相对的,正常的合理的“人欲”就是“天理”“存天理”就是存善,追寻天理,循道而行

6、。“灭人欲”就是去恶,克己省身,修身养性。防范个人欲望的过度膨胀,追寻维护社会、道德、政风和民风的和谐与美好。 朱熹:理学家们把“天理”与“人欲”对立起来,强调“不出于理则出于欲。不出于欲则出于理”,要求人们放弃生活欲望,绝对遵守封建伦理教条,甚至鼓吹妇女“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义理之学=理学孟子“尽心知性知天”易传“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格物穷理诚敬诚:主体在识仁过程中的一种真实不妄,纯以天理为“默识”根据的修养功夫或心灵状态。敬的作用指向诚自身。命、理、性、心的同一“在天为命,在义为理,在人为性,主于身为心,其实一也。”与物同体学者需先识仁,仁者,与万物同体孔颜乐处-名教乐地饭疏食饮水,曲肱

7、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孔子自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周敦颐“寻孔颜乐处,所乐何事”?一、安贫乐道二、“为学之乐”与“为道之乐”快乐不在于物质享受,而在于精神情操的追求“以义安命”与“乐天知命” 有理性的快乐才是最高的快乐,理性的快乐归根到底,实际上仍是一种心灵的快乐,这种快乐就是孔颜乐处,也是本心之豁朗开放。居敬穷理-涵养工夫-朱熹太极-朱熹:无极而太极太极指理,无极则是对太极的修饰。他说无极有三义:1、针对有形、具体的器物界而言,无极即无形。2、针对形

8、上界而言,无极肯定了太极之上并无一超然的绝对存在着。3、从贯通形上形下两界而言,无极即是对有形的否定,同时也是太极自身内涵的否定因素,太极不是于事物之外别有一事物,太极既是本然之理。理气相即不相离-朱熹理不离气,气不离理,理气相即,所谓太极正表明理气一体混成的特点。理为形上之道,是生物之本源;气为形下之器,为生物之资具。人与物禀受此理而成自身之人性或物性,禀受此气则成就自身之形体器质。理是一般,是抽象出来的全部或某类事物的共同本质、规律、法则、原理;气也是一般,指一般的生命、物质与能量的存在;事与物才是个别。名教vs自然2越名教而返自然:竹林七贤3调和名教自然:王弼“名教出于自然”郭象“名教即

9、自然”涵养用敬、进学致知中庸“尊德性而道问学,极高明而道中庸”张载的鬼神观发明本心-陆九渊发明本心就是孟子的“求放心”,必须经过一番“剥落功夫”。蒙蔽本心的不仅仅是私欲,各种琐碎的知识,在自满自足的心态的支配下,也同样成为本心的蒙蔽。克私欲、去意见,主要是随人日用常行的实践生活一起进行的修养活动,是在实践生活中随时发现私欲,即随时克去的自我省察活动。切己自反就是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深入反思,从而达到自明本心、改过迁善的目的。优游读书,精熟为贵优游:不过分拘泥于文字;精熟:就成败、是非、得失展开广泛的思索。荀子对礼义和人性的看法宇宙万物的运行都是由礼决定的礼义:划分社会人群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

10、“义”,或曰“礼义”。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礼是人世间一切秩序与行为道德的根本。“故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家无礼不宁。”“伪”是指人本性的改善。为改善人性需要有礼义,礼义的原则又体现在法度的制定之中,因此荀子一般“礼法”并称,化性起伪人性的放纵会造成不可收拾的恶果,所以必须对它进行改造,“伪”,指后天的人为作用。圣人极其礼、法就是为了改造人类的恶性而产生的。荀子“性恶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认为人性本来是恶的,那些好的善良的品性乃是后天人为努力的结果。人生下来便“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非仅

11、以“明礼义以化之”,还要“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制天命而用之驾驭自然变化的规律而加以利用,人在自然界面前不是消极无为的,肯定了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和重要意义王弼对自然名教的看法名教出于自然,在自然与名教的关系上,主张以自然为本,名教为末。根据“自然”、“无为”的原则对待名教,只要符合这个原则,名教则完全是必要的,表现出调和自然与名教的倾向。其“圣人有情”说认为,圣人能体现自然之道,以“无”为体,但圣人五情与众人同,故不能没有哀乐的感情。圣人与众人的区别仅在于“应物而无累于物”。他曾与傅嘏讨论孔、老异同,仍以孔子为高,反映了他维护名教的真实立场。崇本息末是王弼玄学的一个根本性的观

12、念。本末关系即有无关系,无为本为体,有为末为用。有无不分,本末不离,双方为体用关系。王弼“贵无”,以无为本。“无”是其哲学思想的基本范畴,是其哲学思想体系的基石。王弼“以无为本”思想的基本意义有两个方面。一是宇宙观意义:“无”是宇宙万物赖以化生和形成的根本;二是社会政治意义:“无”是社会政治生活的支配力量和决定因素,人类社会的一切事功业绩皆靠“无”得以完成,一切个人皆以“无”得以安身立命。王弼以无为本的哲学思想主要来源于“老庄”。王弼奉老子、庄子、周易为“三玄”,又综合儒道两家思想,用名辨析理的方法和许多抽象议题论辩,反复论证“无”和“有”的关系,论证自然和名教皆“以无为本”的道理,从而创建了

13、他的玄学理论体系。慧能“本性是佛”说即心即佛,佛性在人身上不仅是寂静的,而且主要还是自觉的,这样成佛的方法论就可以转向内部的自觉性,由自我当下觉悟成佛,而不必仅仅依赖于外在的经文、修炼、行脚、出家等与主体自心相对待的方式,其结果就是顿悟成佛。 佛性体现在人的身上有两个层面:一个常在的、自觉的本体,一个幻化为外在的经验现象;这两个层面实际上是体用关系的统一,不可执著于经验现象而忘记自觉的本体,只有反过来体悟自觉的本体的佛性或自心,才能不受经验现象的束缚,而明体达用,见性成佛: 老子: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总是无为的,但是遵循道来治理国家自然会成就了所有的事。无为:社会动乱因为为的事

14、情过多,绝圣弃智,使民无知无欲。道是万物之所以生者,本身不是一物,所以无法为,但万物又生出了所以也无不为。道让每物做他该做的事情,国君效法道,自己无为,让人民自己做他们能做的事情。体用一源-程颐意指事物中隐微的本原与其表露的现象之间,有相涵的统一关系。程颐在其主要著作伊川易传中说:“至微者理也,至著者象也;体用一源,显微无间”。他所谓体,指本原、本体;所谓用,指显现、作用。他认为隐微的理与显著的象,二者统一,没有间隙。无形的理,当以物象来显示其意义和功能,而有形之物,本于无形之理。所谓一源,即源于一理,理为根本。以心原物-王充-只凭感觉-假像或错觉(1)“以心原物”。王充认识到只凭感觉还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可能产生假像或错觉。他说:“夫以耳目论,则以虚象为言,虚象效,则以实事为非。是故是非者不徒耳目,必开心意。”说明王充已认识到由于人的生理条件的限制,所以听觉、视觉之所及是有一定限度的,许多事物不能直接经验,即便直接经验,也往往会产生假像失真。因此,还要经过演绎推理,即理性思维的过程,王充称此为“以心原物”。王充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效证”的观点,他说:“事莫明于有效,事莫定于有证。”认为判断是非、真假,还应该经过事实的验证才能相信。 (2)主张循序渐进,提倡“勤学不舍”。王充主张学习必须立志发奋,力学不辍,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