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限时训练收入与分配.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8877496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限时训练收入与分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3限时训练收入与分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3限时训练收入与分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3限时训练收入与分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3限时训练收入与分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限时训练收入与分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限时训练收入与分配.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限时训练(三)收入与分配一、单项选择题(12个题,每题4分,共48分)1 2010年5月以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全国各地普遍提高了职工最低工资标准。这一事实说明()生产水平决定社会成员的收入水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低收入成员享受到了经济发展的成果经济发展的目的主要是为低收入群体提供社会保障A B C D小李在一家国有控股企业任技术员,月薪5500元。2010年10月,小李将自己的一项技术专利以20万元卖给本企业,并将其中的10万元购买了该企业的股票。2011年3月小李获得了3000元的股息。据此回答23题:答案:B解析:提高了职工最低工资标准不属于再分配,是初次分配,与题意不符;说法错误。符

2、合题意,故答案选B。2 小李的收入方式属于()按技术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按劳动力要素分配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A B C D答案:A解析:小李是技术员又购买了企业的股票,分别属于技术要素和资本要素。3 我国采取这种分配制度的原因是()是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的是我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按信息要素分配的客观要求A B C D答案:A解析:我国的分配制度是由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国情决定。4 在我国公有制经济中,实行按劳分配原则,这要求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但在不同的国有企业中的不同职工,付出同样劳动,获得的劳动报酬并不一样。这是因为()A国家鼓励部分人

3、先富,坚持效率优先的基本原则B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企业效益是联系在一起的C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结合在一起的D劳动的性质和特点不相同答案:B解析:该题选B。国有企业的职工都是实行按劳分配,但不同企业的效益不同,能提供分配的数量就不同,导致职工工资就有区别,故该题应选B。5 广东改革开放以来,在居民收入显著增长的同时出现了“两个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和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下降的问题,要提高这“两个比重”,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实行富民强省战略。把初次分配不公平的问题推到再分配中去解决,在实践中是很难解决得好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

4、平。有利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措施是()鼓励人们创业致富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加快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A B C D答案:D解析:创业致富不是解决公平问题的途径,故不选。6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既要照顾穷人,又要肯定强者。“肯定强者”()有利于激发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就要保护一切劳动的收入落实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必须在再分配领域注重公平A B C D答案:C解析:“肯定强者”是强调在分配时要体现效率,符合题意;说法错误,与题意不符。7依据下图信息:按收入高低把总人口等分为高、中、低三组,如图所示为各组收入占总收入比重的两种不同状态。下列做法有

5、利于由状态a向状态b转变的是()加大扶贫开发与救济力度个人收入按超额累进税率缴税发挥市场的自发调节作用降低劳动报酬占初次分配比重A B C D答案:A解析:从图中信息可知,b图强调要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比重,做法符合要求,其中个人收入按超额累进税率缴税的做法有利于调节过高收入。市场的自发调节难于实现财富分配的公平,故与题意不符;的做法加剧了中低收入者的贫困,故排除。8 2010年5月27日,中国财政部开始发行2010年记账式附息国债,期限7年,票面年利率2.83%,计划发行280亿元。当前,我国政府发行国债的主要目的是()A弥补财政赤字,调节国民经济发展B增加居民投资渠道C满足企业贷款需要D直

6、接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答案:A解析:政府发行国债主要是为了弥补财政赤字,调节国发经济发展,故选A。BCD选项不符合题意。9 财政部9月6日发布公告,决定发行2010年凭证式(四期)国债。发行总额为400亿元,其中1年期200亿元,票面年利率2.6%;3年期200亿元,票面年利率3.73%。发行国债是()宽松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国家财政支出的重要方面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政府筹集资金的重要方式A B C D答案:B解析:发行国债属于财政政策的表现,排除;发行国债是财政收入的来源之一,排除。符合题意,答案选B。102010年8月中央财政收入2987.86亿元,同比下降2.4%。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

7、下,如果国家财政收入太少()A不会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B不会影响财政对经济发展支持和调控的力度C最终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D不利于发挥财政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答案:C解析:ABD说法显然是错误的,应排除。11上海市和重庆市作为房产税改革试点,从2011年1月28日起向个人房产开征。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27日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试点开始后,三部委将总结试点经验,适时研究提出逐步在全国推开的改革方案。条件成熟时,在统筹考虑对基本需求居住面积免税等因素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对个人拥有的住房征收房产税。下列关于开征房产税的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A增加国家财

8、政收入,加强宏观调控B调节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C引导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挤压楼市泡沫D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遏止房价过快上涨答案:D解析:开征房产税属于运用财政政策调控房价,不属于货币政策,故D的说法错误,而本题是考查逆向思维,要求选择错误观点的选项,故答案选D。122010年11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国务院法制办共同完成了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起草工作。该草案对个税制度进行了多处修改,以达到为中低收入者降低税负的目标。个人所得税综合与分类结合的所得税改革已写进“十二五”建议之中。我国重视个人所得税的改革的原因是()A为进一步遏制收入差距的逐渐拉大 B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C高收入者偷税漏税

9、严重 D我国的分配制度已经严重制约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答案:A解析:重视个人所得税法的改革是为了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故A符合题意。B与题意无直接关联,CD说法错误。二、材料分析题:(一共两题,共52分。)13(24分)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某省城镇居民收入主要来源及其增长收入项目2006年(元)2006年13季度(元)2007年13季度(元)比上年同期增长(%)家庭总收入19954153811736412.9一、工资性收入13016100741123811.6二、经营性收入25441960230217.4三、财产性收入5174134861

10、7.6四、转移性收入38772934333813.8材料二:我国经济总量与财政收入、职工工资收入对比表材料三:公民财产性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之比例,是衡量一个国家公民富裕程度的重要尺度。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老百姓也积累了越来越多的财富。但中国居民财产性收入在其收入中所占比例较小,仅有2%左右,拥有股票、基金等有价证券的人只占全国总人口的10%。为此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问题:(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说明什么经济现象?(6分)(2)为什么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6分)(3)分

11、析政府如何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12分)答案:(1)材料一反映了近年来该省城镇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收入来源多样化,但工薪收入仍然是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居民财产性收入有所增加,但比例较小。材料二反映了近年来我国GDP总量逐年增长,国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逐年增长,职工工资收入占GDP比重逐年下降。(6分)(2)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符合我国的分配制度中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激励人们更有效地使用生产要素,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有利于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是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6分)(3)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

12、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让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从而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继续完善生产要素分配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秩序,拓宽投资渠道,稳定物价,创造有利于使公民财富保值、增值的政策环境,依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公民的合法财产。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职能,做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大力发展股票、债券、基金和商业保险等金融市场,

13、拓宽投资渠道,完善投资体制,并加强市场秩序的监管,鼓励公民投资在分散风险的同时,努力实现收益的最大化。(12分)14(28分)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武汉、南京、合肥等城市就绿色消费观念及消费行为进行专题调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调查显示,86. 7%的人认为治理环境污染问题事关重大且迫在眉睫;71.3%的人认为发展环保产业、开发绿色产品对改善环境状况大有裨益。70%以上的人认为绿色产品应具有健康、节能、无污染的特点。53. 8%的人表示乐意消费绿色产品;38. 7%的人表示愿意消费绿色食品,37.9%的人表示购买过诸如绿色食品、绿色服装、绿色建材、绿色家电等等在内

14、的绿色产品。材料二:数据显示,18.5%的人认为国内绿色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还比较低,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差距;15. 2%的人认为目前绿色产品的品种还不够丰富,尚不能满足环境保护的需要和人民生活消费的需求。17. 3%的人反映绿色食品的假冒伪劣问题比较严重。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利用财政性资金引进循环经济重大技术、装备的,应当制定消化、吸收和创新方案,报有关主管部门审批并由其监督实施;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协调机制,对重大技术、装备的引进和消化、吸收、创新实行统筹协调,并给予资金支持。(1)简要概括材料一、二所反映的经济信息。(6分)(2)结合材料一、二,谈谈企业经营者应如何应对绿色消费。(12分)(3)运用财政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三。(10分)答案:(1)材料一表明绿色消费观念逐渐被人们接受,绿色消费品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日益走进百姓生活。(3分)材料二表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绿色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国内绿色产品的品种较单一、假冒伪劣问题较严重,影响了绿色消费的推广。(3分)(2)制定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