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节日培养幼儿的关爱情感.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8851073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利用节日培养幼儿的关爱情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利用节日培养幼儿的关爱情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利用节日培养幼儿的关爱情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利用节日培养幼儿的关爱情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利用节日培养幼儿的关爱情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利用节日培养幼儿的关爱情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用节日培养幼儿的关爱情感.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利用节日培养幼儿的关爱情感摘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许许多多的节日。而在这些重要的节日、纪念日中,蕴含着宝贵的不可估量的教育资源。纲要提出“让幼儿体验并认识人与人相互关爱与协作的重要和快乐”,即要求我们注重对幼儿爱的教育。一个人体验到爱,还要知道关爱,学习感恩。关爱是一种美好的情感,不懂得关爱的人是情感缺失,心理不健康的人,学会关爱是每个人都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倍受大人的关爱和呵护,骄娇二气在幼儿中相当严重。孩子惟我独尊,以自我为中心等现象相当普遍,所以培养幼儿的关爱情感,是促使幼儿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教育和引导幼儿学会关爱,是当今幼儿教育中的一个重大课题

2、,无论是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还是从幼儿自身成长、成才的需要来看,关爱教育都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幼儿 节日 关爱情感节日教育是对幼儿进行关爱情感教育的特殊形式。关爱就是快乐地以一己之力助他人成长,并让受助人也感到快乐。幼儿园如何对孩子进行关爱教育呢?笔者认为,让孩子学会关爱,首先要让孩子学会关心身边的人,关心父母、老师和同伴;关心周围的世界,爱护玩具、花草树木和小动物;能和别人分享玩具、食物和自己的快乐;接受别人的帮助会表示“感谢”。其次,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独立能力,初步形成主动关心他人的习惯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体验老师和父母的辛劳,珍惜别人的劳动。一、挖掘节日内涵,拓展关爱内容幼儿期是形

3、成良好个性品质及情感培养的关键时期,幼儿园是早期教育的启蒙地,教师必须重视和关注幼儿的德育教育,帮助他们形成健全的品格。关爱是一种良好的生活态度,它是我们要着力培养的一种良好品德。它是在人社会性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构建起来的,它的形成直接影响幼儿社会化发展的进程,懂得关爱的人,更容易成功。关爱包含了关爱认知、关爱情感和关爱行为,是由行到情、由情到知、然后由知和情合成习惯的过程。(一)培养幼儿关爱同伴(他人)的情感。“劳动节”到了,带幼儿参观食堂,看食堂的阿姨淘米、洗菜、做饭,累得满头大汗。让幼儿知道每天吃的饭菜都是这么辛辛苦苦做出来的。再讲讲蔬菜和米是怎么来的,让孩子知道每天的饭菜是许多人辛

4、苦劳动的成果。“中秋节”到了,请面包房的叔叔来园教幼儿做月饼。通过这些活动使幼儿体会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人们辛勤的劳动,要尊重他们的劳动,激发幼儿关爱他人的情感。(二)培养幼儿关爱父母、老师、长辈的情感。利用“父亲节”、“母亲节”、“重阳节”的独特时机,对孩子进行“孝”的教育,使孩子能铭记父母的养育之恩,报答长辈的辛勤劳作。例如,在“父亲节”来临之际,父亲可向孩子介绍自己的职业,不但诉说自己是做什么工作的,是怎样工作的,而且还带孩子到自己的场所去观看,使孩子深切地会到父亲工作的勤奋与辛苦,学会关爱父亲。“重阳节”到来之时,父母应让孩子知道人年龄越大,体力就会越弱,身体就会越差,为此,要给予老人更

5、多的关心、照顾和帮助,让孩子看到父母给祖父母、外祖父母买礼物、送礼物的情形,感受父母对老人的一片孝心。(三)培养幼儿关爱自己的情感。“儿童节”来了,除了用文艺演出等方式庆祝,还可以组织活动我自己、我不生气了、我长大了、我真能干等活动中,让孩子更了解自己。“环境日”时让孩子做“地球小卫士”,走进社区捡垃圾,走上马路教育行人遵守交通规则,让幼儿讨论地球为什么会被污染,我们在平时可以怎么做,最后让幼儿体验成功,关爱自己。(四)培养幼儿关爱动物的情感。从情感方面入手,以拟人的方法,让孩子认识动物,了解动物的生活方式,积累相关经验,深切感知动物与我们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春节”来了,我们以动物过年为

6、活动、让孩子们用纸盒、棉花、稻草等为小熊、松鼠、青蛙等冬眠的动物建造各种各样的“温暖的家”,培养幼儿关爱动物的情感。(五)培养幼儿关爱植物的情感。“植树节”了,在幼儿园种树、种菜苗,每天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过新年了,给大树穿新衣,让幼儿用稻草为小树穿上冬衣,抵御严寒,培养幼儿关爱植物生命的情感。二、结合主题教育,萌发关爱意愿每个节日在现实生活中和孩子们是紧密相关的,幼儿关爱情感的培养应从与他们的生活直接相关的具体情境出发。喜气洋洋的春节,张灯结彩的元宵节,怀乡祭祖的清明节,这些节日蕴含了我国人民敬老爱幼、勤劳善良、与人为善、爱国爱民的优良品德。在对幼儿进行关爱情感的培养时,可以结合传统节日,自

7、主性地设计过节方案,通过节庆专题活动,节日环境熏陶,节日亲子活动等途径对幼儿进行关爱情感的培养。节日的环境氛围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从中可让其直接感受、体验,使幼儿在自然、宽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参与实践活动。正是由于节日的特殊性使其教育具有可接受性,从而具备了区别于其他教育途径所特有的教育价值。(一)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 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创设与节日相适应的幼儿园及班级环境,可以让幼儿在浓郁的节日氛围中,耳濡目染地受到熏陶,感受不同节日的特点及其传递出来的文化魅力。 1创设能满足幼儿情感、游戏需求的真实的生活情景。 节日是幼儿设身处

8、地的在过生活。我们要培养他成为怎样的人,就要给他什么样的生活,同样,我们如果要想幼儿感受春节是喜庆、团圆的日子,那么我们就要布置一个相应的节日环境,包括区角设置、墙饰布置等。比如,春节,我们根据主题活动的内容,在区角的设置中,美术区包括能展现出中国年味儿独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物品(春联、年画、舞狮、中国结、窗花等),语言区包括一些有关年俗的故事小书等。 2创设能帮助幼儿积累多方面经验的丰富的操作环境。 操作环境的提供不仅包括某个集体活动中的丰富材料,也包括区域活动里材料的充足。比如元宵节做花灯这个活动,我们不仅为幼儿呈现出漂亮的花灯,而且还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做花灯的材料(各种彩纸、废旧的小盒子、小灯

9、泡、装饰用品等),尽可能的激发孩子的创造欲,保证幼儿可以自由选择材料制作花灯。同时,区域活动区中也放置相应的材料,因为,在短短的集体活动里,要让每一个孩子探索欲望都得到充分的满足是不可能的。恰好区域活动可以弥补这个不足,让不同发展速度和认知风格的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和能力来自由探索,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二)巧用合适的教育策略。1交流分享:让幼儿描述生活中的见闻,和同伴一起交流分享。例如:“国庆节”了,讲讲“了不起的中国人”, “看奥运会金牌”、“航天科学家有功劳”、 “中国功夫”等。萌发身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2情感体验:重视幼儿情感的体验。通过“三八节”、“教师节”、“重阳节”等活动,

10、让孩子体验到关心他人而给自己带来的快乐。通过“母亲节”的“小鬼当家”活动,使孩子感受妈妈做家务的辛苦,从而珍惜妈妈的劳动,感谢妈妈对自己的关心。3正面教育:随着孩子辨别是非能力的增强,正面教育十分关键的。老师、父母等在日常生活中做好表率,为幼儿树立学习的榜样。比如在“重阳节”去敬老院看望老人时,教师首先出示自己准备好送给孤老的礼物,然后让幼儿互相交流自己要准备的礼物,从而产生关爱孤老的情感。(三)善用灵活的教育方式。精心设计教育活动和各项游戏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制定具体的教育目标,选择适宜的教育内容,持续开展各种“学会关爱”的活动。让幼儿学习用“爱”的心灵去观察了解,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关爱

11、教育培养。1编讲故事,理解关爱。编讲的故事内容应紧扣培养幼儿关爱品质这个目的,针对幼儿年龄特点分层次编讲。通过具体有趣的情节来进行善意的规劝,避免简单说教,使幼儿百听不厌。如教育小班幼儿分享,编讲故事重点在不独食,不独占内容。如故事妈妈病了,讲述妈妈照顾生病的宝宝后自己累倒了,宝宝终于体会到了妈妈的辛苦。全班孩子听到后受到极大的感染,纷纷表示妈妈生病了,也要照顾妈妈,还讲了各种各样照顾妈妈的方法。孩子日常生活中的美好行为也成了我们故事里的生动内容,这些故事像一股清泉,源源流向孩子们心里,不断滋长的关爱品质使孩子的心灵变得更加纯洁,更加美好。2情景表演,学习关爱。情景表演是让幼儿学习关爱他人的技

12、术方法。为此我们通过一些亲身体验帮助孩子们理解更多人的想法,经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帮助孩子形成这方面的技能,如:班上的一位小朋友病了,我为他铺好床,并把他抱到上面躺好,还不时的走到他的跟前问他需不需要水,哪里难受等,通过这些小细节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学到关爱的技能。为了帮助幼儿学会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我还鼓励孩子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让幼儿知道别人可能有与自己不同的感情,再通过情景表演的形式,让幼儿扮演角色来激发幼儿关爱他人的情感。3随机教育,强化关爱。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尽量捕捉时机,适时的进行随机教育,把学习“关爱”的活动渗透到每一个环节中去,使幼儿关爱他人的情感不断得到激发和强化。让幼儿

13、学会关爱,将关爱内化成自己的认识,首先就要让他们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是“关爱”。根据幼儿认识活动具体形象性的特点,我们从幼儿身边经常发生的具体事例着手,如,贝贝眼睛不好,老师每天帮助她滴眼药水,告诉幼儿这是“关爱” ;扬扬的爸爸怕他受冻送来了毛衣,就及时告诉幼儿这是“关爱” ;洋洋妈妈下班累了,洋洋帮妈妈敲背这是“关爱”。通过这类活动,幼儿不仅知道了什么叫“关爱”,了解了一些关爱的行为,而且还能运用这些词语。4专题活动,尝试关爱。如“重阳节”到了,我们组织“老少同乐庆重阳”活动,让孩子给老人送上自己做的贺卡,给老人表演节目,给老人敲敲腿、捶捶背,以实际行动来感恩老人。又如 “三八节”,我们把孩子的

14、妈妈请到幼儿园来,让孩子来介绍自己的妈妈,夸夸自己的妈妈,引导孩子给妈妈送上自己做的鲜花,唱唱关于妈妈的歌,并祝妈妈节日快乐。在这些专题性的节庆活动中,幼儿学会了关爱,逐渐形成了关爱他人的好品质。三、提供实践机会,强化关爱行为幼儿良好行为的形成,总是需要不断的练习、强化才能得以巩固,关爱他人的行为也是如此。因此要开展丰富的活动来巩固幼儿关爱他人的行为的形成。(一)设置情景,激发幼儿的关爱之心。对幼儿来说,身边的玩具、动物、花草就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他们生活中最亲近、最自然的伙伴。我们引导孩子用友善的态度对待这些伙伴,和它们做朋友。如布娃娃掉在地上时,可以这么说:“哟,布娃娃都摔疼了,快抱起来

15、摸摸它。”在自然角饲养小动物,可以说:“小金鱼是你的好朋友,让我们保护它们吧。”让幼儿饲养金鱼,给植物浇水,让孩子知道动植物也是生命,也需要关爱,从而培养他们的良好品质。(二)“我来帮你”,培养幼儿的关爱行为。“劳动节”,让幼儿说说各种各样的劳动者,以及他们和自己的关系。让孩子帮助成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整理玩具、分发碗勺等,做老师和父母的小帮手;组织幼儿帮助保育员扫地、擦桌子,帮助厨房的阿姨摘菜,帮助打扫院子的爷爷捡树叶、废纸;开展“大带小”活动,为弟弟妹妹表演节目,做礼物;带弟弟妹妹玩小型运动器具、散步;午睡时帮弟弟妹妹脱衣脱鞋等。培养幼儿关心长辈,关爱他人的品质。(三)好人好事,促进幼

16、儿的关爱行为。“学雷锋日”,更加注意生活中的突发事件和需要帮助的人。如 :小朋友摔倒了受伤,抓住机会引导幼儿帮助同伴。并将幼儿的关爱行为记录在好人好事榜上,激发孩子帮助他人的愿望,同时让孩子从内心感受到帮助别人的快乐。(四)知识竞赛,巩固幼儿的关爱情感。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如:生病的小朋友,他会遇到什么痛苦,睡在床上又会想些什么呢?班上小朋友进步,他得到表扬,奖励(大红花)你怎样对待他?班上小朋友做了错事你怎样对待他?你乘公共汽车有座坐,当你遇到有抱娃娃的阿姨上车了,你怎么做?通过知识竞赛,孩子不仅懂得了关爱的意义,关爱的内容,同时也掌握了关爱的方法,对于他们关爱品质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四、家园协调一致,促成关爱品质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每一个人都应该树立助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