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试题答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8839049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壤学试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土壤学试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土壤学试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土壤学试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土壤学试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壤学试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学试题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词解释1. 土壤:地球陆地表面能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表层。2. 土壤肥力:在植物生长的全过程中,土壤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所需的水、肥、气、热的能力。3. 土壤质地:按照土壤机械组成人为地划分的若干土壤类别,就称为土壤质地。4. 土壤粒级:通常根据土粒直径大小及其性质上的变化,将其划分为若干组,称为。5. 有机质矿质化作用:复杂的有机质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彻底的分解,形成CO2和屯0的过程。6. 有机质腐殖化作用:有机质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形成结构、成分更为复杂的腐殖质的过程7. 同晶异质替代:指组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大小相近的离子岁替代而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8潜性酸:指吸附在土壤

2、胶体表面的交换性致酸离子(H+和AH+),交换性氢和铝离子只有转移到溶液中,转变成溶液中的氢离子时,才会显示酸性,故称潜性酸。9. 土水势:把单位数量纯水可逆地等温地以无穷小量从标准大气压下规定水平的水池中移至土壤中某一点而成为土壤水所需做功的数量。10. 凋萎系数:是指植物产生永久凋萎时的土壤含水量,用它来表明植物可利用土壤水的下限。11. 土壤热容量:是指单位质量(重量)或容积的土壤每升高(或降低)1C所需要(或放出的)热量。12. 阳离子交换量:土壤所能吸附和交换的阳离子的容量,用每千克土壤所能吸附的一价离子的厘摩数表示。13. 盐基饱和度:交换性盐基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比。14. 氧化

3、还原电位:由于溶液中氧化态物质和还原态物质的浓度关系变化而产生的电位称为氧化还原电位。15. 反硝化作用:反硝化细菌在缺氧条件下,还原硝酸盐,释放出分子态氮(N2)或一氧化二氮(N20)的过程。16. 土壤发生层:是指土壤形成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特定性质和组成的、大致与地面相平行的,并具有成土过程特性的层次。17. 土壤剖面:是一个具体土壤的垂直断面,其深度一般达到基岩或达到地表沉积体的相当深度为止。一个完整的土壤剖面应包括土壤形成过程中所产生的发生学层次(发生层)和母质层。18. 田间持水量: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值时的土壤含水量,灌溉水量定额的最高指标。19. 激发效应:又称为起爆效应,是指外加

4、有机物质或含氮物质而使土壤中原来有机质的分解速率改变的现象。20. 腐殖化系数:土壤中单位有机物质经过一年后所形成的腐殖物质的数量,即单位重量有机物所形成的土壤腐殖质数量的百分数,称为该物质的腐殖。该值的大小与有机物质中木质素含量呈正相关。21. 碱化度:是指土壤胶体吸附的交换性钠离子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比。22. 土壤退化:一种或数种营力结合,致使干旱、半干旱及亚湿润干旱区农田、草原、牧场、森林和林地的生物或经济生产力和复杂性下降或丧失。23. 土壤质量:土壤质量是土壤在生态系统界面内维持生产,保障环境质量,促进动物和人类健康行为的能力。24. 土壤污染:当土壤中含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

5、净能力,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通过“土壤一植物一人体”或通过“土壤一水一人体”间接被人体吸收,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就是土壤污染。二、填空1、土壤资源的特点有(数量的有限性)、(质量的可变性)和(空间变异及相对固定性)。2、岩石矿物风化类型有(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新疆以(物理风化)为主,我国南方以(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为主。3、有机残体的C/N为(25:1)时,最宜于分解,大于此值时,容易出现(微生物同化固定)现象;小于此值时,容易出现(纯矿化氮较高)现象。4、砂土的容重(小)于粘土的容重,总孔

6、度(小)于粘土,密度(大)于粘土。5、土壤结构体有(块状结构)、(核状结构)、(柱状结构)、(片状结构)和(团粒结构)。其中(团粒结构)属于农业生产中优良的结构体类型。6、土壤胶体的双电层构造包括(决定电位离子)层和(补偿离子)层,其中(补偿离子)层又可划分为(非活性离子补偿)层和(扩散)层。7、土壤胶体吸附的阳离子,可以分为两类:其中第一类称为(静电吸附)离子,包括(铁、铝、钙、钾、锰、钠等);第二类称为(专性吸附)离子,包括(铁、铝、锰、铜、锌、镉)。8、土壤中氮素的无效化过程包括(粘粒对铵的固定)、(形成有机质)、(氨的挥发)、(硝酸盐的淋失)和(反硝化脱氮)。9、土壤中无机磷的存在形态

7、主要有(磷酸铁/铝化合物)、(磷酸钙/镁化合物)和(闭蓄态磷)。10、土壤耕性的好坏,一般用(耕作的难易程度)、(耕作质量的好坏)和(耕期的长短)三个方面来衡量。11土壤肥力按其形成分(自然肥力)和(人为肥力);按其经济效益分(潜在肥力)和(有效肥力)。12岩石矿物风化类型有(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13影响土壤有机物质分解的因素有(温度)、(土壤水分)、(通气状况)、(植物残体特性、(土壤特性)。14土壤空气特点有(二氧化碳含量高)、(氧气含量低)、(相对湿度高)、(含还原性气体)、(组成和数量处于变化中)。15土面蒸发过程可分为(大气蒸发力控制阶段)、(表土蒸发强度随含水率

8、变化阶段)和(水汽扩散阶段)三个阶段。16土壤胶体的双电层构造包括(决定电位离子)层和(补偿离子)层,其中(补偿离子)层又可划分为(非活性离子补偿)层和(扩散)层。17土壤胶体吸附的阳离子,可以分为两类:其中第一类称为(潜性酸)离子,包括(H+Al3+);第二类称为(致酸)离子,包括(Na+K+Ca2+)。18. 土壤活性酸()潜性酸,交换性酸度()水解性酸度,碱性土壤可以用(土壤PH值)(总碱度)和(碱化度)三个指标来衡量碱性强弱。19. 土壤缓冲性产生的原因有(土壤胶体的代换性能)(土壤中有多种弱酸及其盐类)(两性有机物质)(两性无机物质)(酸性Al离子作用)。20. 土壤退化主要指土壤(

9、数量退化)和(质量退化).21. 土壤形成的五大成土自然因素指(母质)(生物)(地形)(时间)和(气候).、判断(对的打“V”,错的打“X”)XI、土壤潜在肥力是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X2、层状铝硅酸盐粘土矿物中,蒙脱石的胀缩性小于高岭石。X3、如果一种土壤其表层土壤质地呈粘性,而底层土壤的质地为砂性,这种土壤既保水又保肥,农民称为蒙金土。X4、任何一种土壤,无论是由干变湿还是由湿变干,只要土壤水吸力相同,其含水量就相等。X5、土壤水分饱和时,无基质势;水分不饱和时,无压力势。6、交换性阳离子的饱和度越大,进行阳离子交换的机会越多,则有效度越小。X7、在土壤阳离子代换过程中,电价数高的离子代换

10、力强,故一价阳离子不能代换出被胶体吸附的二价或三价的阳离。8、旱地通气条件良好,则Eh比水田要高。X9、土壤含水量越大,粘着性越大。10、土壤溶液中的大多数金属元素(包括重金属)在酸性条件下以游离态或水化离子态存在,毒性较大;而在中、碱性条件下易生成难溶性氢氧化物沉淀,毒性大为降低。XII、砂质土壤的非活性孔隙高于粘质土壤。12、影响土壤有机质转化的条件,其实都是微生物生活所必须的条件。13、容重越小,孔隙度越大,土壤通气透水性却不一定较强。14、残积体分布在山的顶部,而坡积体在山体的中部比较常见。X15、土壤热容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有机物含量的多少。16、盐基饱和度大的土壤,缓冲酸的能力强;盐

11、基饱和度小的土壤,缓冲碱的能力强。X17、在一定的通气条件下,土壤中的易分解的有机物愈多,耗氧也愈多,其氧化还原电位就较低。X18、土壤含水量越大,粘着性越大。19、一般土壤质地愈粘,氧化含量越多,土壤对重金属的专性吸附作用越强,重金属的毒性越小。X20、交换性阳离子的饱和度越大,进行阳离子交换的机会越多,则有效度越小。三、选择1、土壤中最好的结构体是(D)A、块状结构B、柱状结构C、核状结构D、团粒结构2、土壤水吸力相同时(B)A、砂土比稀土的含水量高B、砂土比粘土的含水量低C、砂土与粘土的含水量差不多D、决定于其它因素3、土壤水运动方向(C)A、土水势高处向低处运动,水吸力高处流向低处B、

12、土水势低处向高处运动,水吸力高处流向低处C、土水势高处向低处运动,水吸力低处流向高处D、土水势低处向高处运动,水吸力低处处流向高处4、空气含量比较高的土壤(D)A、温度比较容易升高B、温度比较容易降低C、与温度的变化无关D、比较稳定,变化慢5、一般说来粘粒矿物的吸附能力(B)A、比腐殖质强B、比腐殖质弱C、与腐殖质几乎相同D、比原生矿物强6、极易被土壤吸附的阴离子是(A)A、磷酸根B、硝酸根C、硫酸根7、土壤中阳离子代换能力大小的顺序为(C)。A、Na+K+NH4+H+Mg2+Ca2+Al3+Fe3+B、NH4+Na+K+Mg2+Ca2+H+Al3+Fe3+C、Na+K+NH4+Mg2+Ca2

13、+H+Al3+Fe3+8、土壤合适的耕作时期应该在(A)A、下塑限以下B、下塑限至上塑限之间C、上塑限以上9、土壤中不同酸度的大小顺序应为(A)A、活性酸潜性酸交换性酸水解性酸B、活性酸潜性酸交换性酸水解性酸C、活性酸潜性酸交换性酸水解性酸10、石灰性土壤中磷的固定途径主要是(B)A、化学固定B、吸附固定C、闭蓄固定11、土壤中所有的团粒结构体都是(D)A、生物稳定性的B、机械稳定性的C、水稳定性D、视具体情况而变化12、土壤水吸力相同时(B)A、砂土比粘土的含水量高B、砂土比粘土的含水量低C、砂土与粘土的含水量差不多D、决定于其它因素13、一般说来腐殖质的吸附能力(A)A、比粘土矿物强B、比

14、粘土矿物弱C、与粘土矿物几乎相同D、比原生矿物强14、有机质含量比较高的土壤(A)A、温度比较容易升高B、温度比较容易降低C、与温度的变化无关D、比较稳定,变化慢15、土壤饱和水的运动在(B)推动力作用下进行。A、压力势和基质势B、重力势和压力势C、基质势和溶质势D、只有基质势16、土壤中阳离子代换能力大小的顺序为(C)。A、Na+K+NH4+H+Mg2+Ca2+Al3+Fe3+B、NH4+Na+K+Mg2+Ca2+H+Al3+Fe3+C、Na+K+NH4+Mg2+Ca2+H+Al3+Fe3+17、土壤中钾的无效过程主要是(A)A、土壤固定B、淋洗损失C、径流损失18、土壤合适的耕作时期应该在

15、(A)A、下塑限以下B、下塑限至上塑限之间C、上塑限以上19、土壤中不同酸度的大小顺序应为(A)A、活性酸潜性酸交换性酸水解性酸B、活性酸潜性酸交换性酸水解性酸C、活性酸潜性酸交换性酸水解性酸20、土壤中毒性最小的重金属形态是(C)A、水溶态B、交换态C、专性吸附态五、简答1、分析砂土与粘土的肥力特点及如何改良利用?答:(一)特点:砂土粘土水透水快,蓄水难透水慢,蓄水力強肥养分缺乏,保肥力差,供肥快养分丰富、懈肥力强、供肥慢逶气性强透气性差fb-!濕差小属冷性土耕性易耕作,但耕作质量差不易耕作(二)改良利用利用砂质土时要注意选择种植耐寒品种,保证水源供应,及时进行小定额灌溉,要防止漏水漏肥,采用土表覆盖以减少土表水分蒸发;因为砂性土的养分含量低,保水性差热容量小,温度变化快,保肥性弱,速效养分易随雨水和灌溉水流失。而对于粘质土则在耕作时注意采用深沟、密沟、高畦,或通过深耕和开深线沟破坏紧实的心土层以及采用暗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