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课程纲要 2013.8.3.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8837424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的教育课程纲要 2013.8.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爱的教育课程纲要 2013.8.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爱的教育课程纲要 2013.8.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爱的教育课程纲要 2013.8.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爱的教育课程纲要 2013.8.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爱的教育课程纲要 2013.8.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的教育课程纲要 2013.8.3.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爱的教育课 程 纲 要浙江海盐高级中学11目 录第一部分 前言1一、 课程性质2二、 课程理念3三、 设计思路4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5一、总目标5二、分目标5第三部分 课程内容6第四部分 教学要求 7第五部分 教材编写原则10第六部分 课程实施建议10爱的教育课程纲要第一部分 前言教育如果缺失爱,就只是知识与理论的躯壳;教师如果没有爱,那仅仅是知识理论的传送带与搬运工。但是,如果仅有爱的一腔热情与愿望,而没有爱的途径与方法,没有爱的行动与能力,学生所获得的光与热就非常可怜。高中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重要阶段,对其进行青春期教育,使其健康成长,则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青春期爱的教育是为了让孩子

2、永远健康、一生幸福。基于这一目的,设置了本选修课程。本课程属于微型模块,共设九课时,视频课堂每讲时约40分钟。细观现实,学校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引起人们的关注,教育中暴露出的问题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吸引人们的眼球。许多老师和家长就闹不明白:为什么老师们苦口婆心的教诲,却还有相当数量不愿学习的学生?为什么家长们含辛茹苦的供养,培育的孩子却那样自私任性?此情此景,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教育究竟怎么了?现在学校里的教学手段不能说不先进,教学方法不能说不科学,老师们工作不能说不努力,可是在师长们殷切的期盼中,为什么收获的却是学生们铁石的心肠和漠视的目光呢?我们认为,这是因为我们在教育中忽略了最重要的

3、一样东西爱,对学生的爱的教育。 鉴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把“爱的教育”定义为教育者把尊重的、关怀的和严格的理性之爱,贯穿于点点滴滴的教育活动中,以使学生获得心灵的感受,形成正常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进而促进其完整的人的发展。本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整合,主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认知水平与能力结构,结合课程教育的所有活动和细节,使学生获得爱的感觉和体味,由此而获得的爱与学生同行在健康发展和幸福生活的田野上,让爱的阳光洒满学生人生的旅途。显然,“爱的教育”的终极指向在学生的发展上。一、课程性质爱的教育是一门旨在培养健康健全人格的选修课程,既有较高的德育价值指向,又有浓郁的人文色彩

4、和饱满的思想张力。爱的教育就是通过教育教学的各种活动和细节,注重提升学生对正义的、善良的、美丽的、悲弱的人和事的爱心奉献程度的教育,注重培育和弘扬学生人性中善良的一面,遏制和取缔学生人性中邪恶的一面的教育,它是学生道德教育的核心部分,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的根本动力。本课程单元内容设“爱源自家庭”、“爱源自学校”、“爱源自社会”三个单元,每一单元中细分板块,以 “寻爱之旅”为总纲辐射至于家庭、学校、社会各个细节,让学生拥有健康健全人格所特有的光芒。因此,本课程的主旨是通过爱的教育的欣赏,意在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爱的教育的系统认识,构建拥有健康健全魅力人格的学生。二、课程理念教育中,爱是教育的灵魂

5、和生命,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是教育的关键,也是教育的基本要求。教育需要爱,爱需要教育。同时,爱的教育还是学生普遍的一种心理需要,更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灵魂。1、直观性理念。爱的教育是立足于最基本、最具体、最直观的活动的爱心教育,对自己、同学、父母、老师、学校的触手可及的爱的教育,结合实例,矫正学生日常活动中出现的一些错误的行为和观念,入手比较容易,符合高一学生的心理、生理等基本情况,如倡导学生帮父母做一点家务,和老师作一次交流;节约和珍惜每一分钱、每一滴水、每一度电等,为他人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通过直观、具体活动,让学生体会对他人献爱心的体验、感受和快乐,从中受到教育、获得认识提升。2、原则性

6、理念。爱的教育是有原则的教育,爱心教育是爱而有格的教育,不是个别教师或父母对学生、子女的溺爱教育;爱心教育是广义的爱的教育,不局限于男女之间爱情中的爱的教育;爱心教育是博大的爱的教育,绝不是哥们义气的狭隘之爱的教育。3、实质性理念。爱的教育是对人性中“善”的弘扬的教育,爱心教育是挖掘、培植、扩大学生的人性中善良的一面,控制、摒除学生的人性中恶的一面的教育。要求学生日常生活中“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教育,是从点滴的善事做起,拒绝和抵制任何恶念、恶为的教育。4、目的性理念。爱的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善良而高尚的人,学会做有益于自己、他人、社会和祖国的人,成为饱含爱心、善心的

7、人。因此,“爱心教育”以具体的爱心教育活动为起始点,以爱生命、他人、爱自然、爱人民、爱祖国为落脚点,以参与活动、记录讨论、理性思考、提高思想为方法,提升爱心奉献程度、推进道德教育水平、带动综合素质培养,更多更好的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爱心、有文化建设者和接班人。三、设计思路校本课程爱的教育,课程设三个单元,每个单元细分板块,共9课时。每一课时设有活动,图文欣赏,小小竞赛,师生互动,社会实践等不同的环节。第一单元是爱源自家庭。2课时。细分为:闪亮的许诺爱自己,永远的牵挂爱父母。 第二单元是爱源自学校。4课时。细分为:我爱米兰爱老师,友谊之光爱同学,向左走向右走爱情选修课,我爱我家班级。第

8、三单元是爱源自社会。3课时。细分为:让世界充满爱关爱弱势群体,我心有所属祖国,我爱这土地关爱自然。让爱与学生的发展同行是我的教育方向。但教育如不走入学生的内心,我们每一个教育者的爱永远只能停留在他们的身心之外。因此,爱的教育课程的开设,旨在引导学生从感性的部分感知向理性的鉴赏方向发展,在课程设计与教学设计中,通过寻爱之旅这个独特的视角去认识世界、开阔自己的视野,提升智慧,维护心理健康。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一、 总目标1积极引导、正确教育使学生感知爱,体悟爱。2、让学生学会做人,使学生收获健康发展和幸福生活的技能、体能和智能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道德品质。3、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和勇敢坚强的精神

9、。 二、分目标第一单元 爱源自家庭1了解爱自己的定义,并明确认识自己悦纳自我的的重要性。2理解父爱的本质、母爱的本质,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思考该如何去实践这两种爱,又如何去成就完美的人生。3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学会自我释放,自我提升,学会真正的爱自己。通过活动认识到父母之爱的伟大,学会爱自己的父母,进而敬畏生命,学会回馈社会。第二单元 爱源自学校1体会老师的酸甜苦辣,了解教师的重要作用。正视师生矛盾,掌握师生交往的原则,了解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意义。2通过图片欣赏了解同学间友谊的重要性。进行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及互助意识。3通过呈现学生的行为方式、情感渴盼、心路历程、成长规律

10、,让学生正确认识什么是真正的爱情,界定早恋不等于爱情。借助影视正视早恋可能陷入的泥潭。爱情在左,正确选择向左走还是向右走。4认识优秀班集体的必备条件,通过角色体验感悟集体的温暖。第三单元 爱源自社会1界定弱势群体的概念,借助摄影镜头深度感受,反思周围有哪些不关爱他人的行为。2 通过对爱国主义内涵及新时期的爱国主义相关内容的讲授和剖析,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做忠诚的爱国者。3 由“黄浦江漂千头死猪”追踪切入引出全球十大环境问题,深入认识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倡导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善待地球。第三部分 课程内容单元主题课时主题第一单元:爱源自家庭第一节:闪亮的许诺爱自己第二节:永远的牵挂爱父母。第二单

11、元:爱源自学校第三节:我爱米兰爱老师第四节:友谊之光爱同学第五节:向左走向右走爱情选修课第六节:我爱我家班级第三单元:爱源自社会第七节:让世界充满爱关爱弱势群体第八节:我心有所属祖国第九节:我爱这土地关爱自然第四部分 教学要求第一单元 爱源自家庭基本要求1确定认识自己悦纳自我的的重要性,掌握爱自己的具体表现和10个方法。2通过活动认识到父母之爱的伟大,学会爱自己的父母,进而敬畏生命,学会回馈社会。发展要求1、引导学生通过小活动来学习自我释放,自我提升,爱自己的缺点,用积极的办法来实现自己的理想。2、引导学生从理性的高度认识父爱、母爱的本质及其对孩子成长的影响。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学会爱别人。说

12、明1、现实生活中往往有很多学生存在自卑,自暴自弃,满腹牢骚,或者忽视自己等现象,“爱自己”不仅仅只是简单的一句话,课堂也不能只是简单的理论说教,教师要让学生付诸实践,让学生用笔写下自己的成长记录课堂上进行经验交流。2、爱是可以主动争取的。爱既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随着人的生理年龄的增加就会逐渐成熟的。学生应在活动中切身体会爱,并能发自肺腑的爱父母、家庭,切忌教师走马观花似的“满堂灌”或者纯理论的说教。第二单元 爱源自学校基本要求1通过实践活动体会老师的酸甜苦辣,正视师生矛盾,掌握师生交往的原则,了解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意义。培养学生常怀一颗感恩之心。2掌握交友小秘诀,学以致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

13、集体合作意识及互助意识。3正确认识什么是真正的爱情,界定早恋不等于爱情。发展要求1学会感恩,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心声,真情实意地为老师、同学、班级做些力所能及的事。2学会交友之道,正确区分友情及爱情,提高学生的团结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说明1、老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是老师,给了学生做人的道理,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老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在享受高荣誉的同时,老师也承受着重大压力,所以此课与其让老师上不如放手让学生去说,去做,老师只是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教学效果也会更好些。2人际关系问题在校园生活中是一个影响自身心理健康影响校园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当代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十分高,交际

14、能力在未来社会的人才选拔中有重要地位。这也是在青春期这个年龄段所要学习的,无论是友情还是爱情,借助这次课程机会让学生了解交友的准则尺度和一些好的方法,从而能更好地使学生处在学生这个社会角色中。第三单元 爱源自社会基本要求1界定弱势群体的概念,爱国主义的内涵,反思不关爱他人的行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2了解全球十大环境问题,深入认识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倡导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善待地球。发展要求1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不关爱他人的行为,平等对待,自觉维护弱势群体的权利。2切实结合学生实际,践行行之有效的爱国、爱自然的行为。 说明1关爱弱势群体、爱国、爱自然,不应停留在口头上,积极投身行之不效的伟大实践,将自己的这些情感升华为自己的实际行动。 2爱国不分先后,不同历史条件下,人们报效祖国的方式往往不同。关爱自然也不在于做大事还是做小事。 当代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