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带答案】.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8824231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带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3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带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3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带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3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带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3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带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带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带答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带答案】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绯红(fi) 舵手(du) 蜗行(w) 广袤无垠(mo)B干瘪(bi) 翡翠(fi) 笑涡(w) 器宇轩昂(xun)C簇新(c) 纤绳(xin) 飞窜(cun) 含辛茹苦(r)D捷报(ji) 阎罗(yn) 蠢笨(chn) 呕心沥血(u)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冠免 旁鹜 断章取意 一代天娇B遵循 恣睢 富丽堂皇 自吹自擂C赃物 亵读 郑重其是 红装素裹D制栽 糜下 彬彬有礼 相得益章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

2、弥漫着收获喜悦的果园里,将甜美诱人的水果从丰硕的枝头摘下,无疑是惬意的农家生活中最浪漫的劳作。B“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诗只是着力烘衬桂林山水的妙处,并非要褒贬天下山水。C一切都好像刚刚发生一样,历历在目,却有更多的记忆,如仙山琼阁一般虚无缥缈了。D2017 年底建成的港珠澳大桥,将香港、珠海、澳门三地融会贯通,成为促进三地繁荣稳定的“金桥”。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最近,我国成功发射了风云二号H星。B做好农村精准扶贫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C我校代表队在趣味运动会上,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最终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D一个黄昏的早晨,有一个年轻的老人,骑一匹雪白的黑马,会晤他亲爱的敌

3、人。5、下面关于修辞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反问)B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比喻)C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比喻、夸张)D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反复)6、请选出下列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 )桥上呼应相接,岸边挥臂助阵,过往行人聚集在桥头围观。桥的两端紧连着街市,车水马龙,热闹非凡。汴河上有一座规模宏敞的拱桥,其桥无柱,以巨木虚架而成,结构精美,宛如飞虹。而那些赶脚、推车、挑担的人们,却无暇一顾。一艘准备驶过拱桥的巨大漕船的细节描绘,一直为人们所称道:船正在放倒桅杆准备过桥,船夫们呼唤叫

4、喊,握篙盘索。ABCD7、默写古诗文并写出相应的篇名。 (1)稻花香里说丰年,_。(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落红不是无情物,_。 (龚自珍 已亥杂诗)(3)_,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4)入则无法家拂士,_国恒亡。(孟子告子下)(5)_, 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6)独学而无友,_。(礼记学记)(7)先天下之忧而忧,_(范仲淹_)(8)中华文化常常讲究由折美,层次美,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中,能表现这种美学思想的两句诗是“_,_”。 二、文言文阅读。(15分)唐雎不辱使命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5、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

6、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1解释下列词语缟素(_) 错 (_) 谕(_)2翻译句子(1)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2)“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3下列是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记叙了唐雎奉命出使秦国,与秦王针锋相对,不辱使命的故事。

7、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即使是弱国,也是可以战胜强国的。B文章描写了唐雎和秦王斗争的场面,唐雎的“挺剑而起”,把这场斗争的高潮推向了顶峰。C本文的人物对白用得巧妙:用对白交代事情的缘由,用对白推进情节的发展,用对白展现斗争的情景,用对白刻画人物的性格。D全文主要通过心理描写刻画出唐雎在强权面前不卑不亢、有礼有节。三、现代文阅读。(30分)1、阅读是有重量的精神运动铁 凝如今,网络阅读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类的阅读行为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的“暴走”,逐渐替代以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但我觉得,人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

8、感,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阅读其实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上世纪70年代初,我还是一个少年,偷偷读到一本书,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记得扉页的题记是这样两句话:“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这两句话使我深深感动,让我生出想要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的冲动。我初次领略到阅读的重量,它给了我身心的沉稳和力量。我的一位亲人,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下,在从城市下放到乡村劳动之余,倚靠在田野的草垛上通读了资本论和列宁全集。问他当时为什么读这些书,他只说是因为喜欢。今天想来,类似的阅读实在

9、是一种无功利心的自发性之举,因其自发性,所以也没有预设的阅读期待,那不期而至的阅读收获便格外宝贵和难忘。难忘的还有一种沉入心底的重量,这重量打击你,既甜蜜又酣畅。阅读的重量有时在于它的“重”,有时却在于它的“轻”。这“轻”,不是轻浮,而是一种无用之用,是阅读心境的解放。今天,我们的阅读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诸多变化。市场上卖得好的书往往是更靠近生活的实用的书:养生、美容、商战、股票、英语书海已经“茫茫”。各取所需的阅读看上去已不再承载精神的重负,而是直奔主题,要的是立竿见影。阅读的功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更想强调的是,“无用”的阅读,更多的是缓慢、绵密、恒久的渗透。这样的阅读不是生存甚至生计所必

10、需的,但它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美好、温暖以及自身的价值。它的“无用”本身便是更大的作用。这何尝不是一种更高的阅读境界呢?这种自然存在的阅读状态,或许更能体现人生的精神价值吧。(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从现在的网络阅读说起,指出其失重感,从个人的经验角度,提出了“阅读其实是一种有力量的精神运动”的观点。B本文段列举“我”少年时偷读约翰克里斯朵夫深受感动、一位亲人下放乡村时因喜欢而通读资本论和列宁全集的事例,证明了中心论点。C作者认为,阅读的重量有时在于它的“重”,在于阅读给人身心的沉稳和力量,有时却在于它的“轻”,在于阅读心境的解放。D在论证

11、过程中,作者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道理讲述的非常透彻,能让读者信服。2下列不属于第段中“无用阅读”的一项是( )A只是因为喜欢,在从城市下放到乡村劳动之余,一位青年依靠着田野上的草垛通读了资本论和列宁全集。B铁凝读约翰克里斯朵夫出于一种非功利的自发行为,扉页上的题记,给了她身心的沉稳和力量。C歌手李健闲暇时会读古诗,他几乎不读畅销书,读古诗让他享受到了读书的乐趣。D家长强迫孩子读四大名著,目的是让孩子学习写作技巧,获得作文高分。3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实现“有重量”的阅读?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2、议论文阅读 略说“知人”王宁中国有句俗话,叫“知人知面不知心”,这

12、句话说:了解人难,难的是了解人内在的品德。而知人之难,并不只在于识别伪善小人,还在于人性之复杂,岂能一概否定?书经说“知人则哲”,老子说“知人者智”。可见,中国古代把“知人”当成最高的智慧。知人涉及择友,知人方能交友。文中子说:“君子先择而后交,故寡尤;小人先交而后择,故多怨。”战国策江乙说:“以财交者,财尽则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择友,当择其德,唐孟郊审交诗:“种树须择地,恶土变木根。结交若失人,中道生谤言。君子芳桂性,春浓寒且繁。小人槿花心,朝在夕不存。莫蹑冬冰坚,中有潜浪翻。惟当金石交,可与贤达论”这些都是择友的经验之谈,经过、见过、受过,才总结出来的。知人涉及育人,知人方能发现

13、人才、培养人才。孔子是最了解自己学生的。子夏三年丧毕,去见孔子,孔子给他琴,让他奏乐。子夏拂弦,侃侃而乐作,然后说:“先王制礼乐,我不敢情绪低落,弹奏得过于压抑。”孔子说:“子夏够得上是君子。”闵子骞三年丧毕,也去见孔子,孔子也给他琴,让他奏乐,闵子骞拂弦,切切而悲作,然后说:“先王制礼乐,我不敢忘记悲伤,弹奏得过于欢乐。”孔子也称赞他是君子。子贡很是奇怪,问孔子:“他们两人情况完全不同,您怎么都夸他们是君子呢?”孔子说:“闵子骞哀未尽,弹奏时自然流露哀伤,但他能用礼来论断这哀伤。子夏哀已尽,弹奏时自然显得平静,但也仍能用礼来阐发这平静,所以我说他们都是懂礼乐的君子,难道不可以吗?”孔子了解自

14、己的学生,知道他们既能用真实的情感来弹奏,又能把这种情感加以理性的解释。像孔子这样知人的老师,怎能不培养出优秀的七十二弟子?知人涉及选贤,知人方能善任。刘邦称帝后,在洛阳南宫置酒,宴席之上,他问群臣:“我所以能得天下,是因为什么?项羽所以失天下,又是因为什么?”臣子们的答复,他都不满意。最后他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有天下也。项羽唯有一范增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用人首先在知人,刘邦若不能把张良、萧何、韩信的德才了解得那么透彻,把他们从芸芸众生中挑出来,焉能任用他们建功立业?知人确实很难。陆游有两句名言:“万事不如公论久,诸贤莫与众心违。”然而欲知真相,公论尚需长久;欲晓一心,还要先见众心,这都是不容易的。急于结交和用人,一旦交友不慎或任人不淑,后悔都来不及。所以唯一能依靠的,是修养出衡量人的自身境界,把握好判断人的正确标准,历练出观察人的犀利眼光。如何知人先秦庄子提出以“九征”观察人的经验可以参照,“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