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施工围护方案.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8821570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基坑施工围护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深基坑施工围护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深基坑施工围护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深基坑施工围护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深基坑施工围护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深基坑施工围护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基坑施工围护方案.doc(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基坑围护施工方案编制人:审核人:审定人:目 录一、工程概况二、场地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三、设计依据四、围护方案的分析与确定五、基坑变形监测控制要求及相应补救措施六、降排水方案选择与确定七、基坑围护方案设计计算书八、质量保证措施九、安全保证措施十、基坑围护施工防坍塌应急救援预案一、工程概况拟建建筑物位于广场边。本工程0.00相当于1985年国家高程3.600 m,自然地面标高相对于0.000为-0.70m。该工程设计单位:建设单位: 结构类型:框架结构 计划工期:280日历天 施工面积:39608m2m2 总高度:36.50mm 层数:7层 标准层高:5m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二级,地场等级二级,

2、地基等级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乙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乙级。二、场地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1、工程地质条件拟建场地位位于苏广场边,原为农田,本场区地形地貌条件单一,地势较平整,地面标高一般为2.92-3.62m之间,无不良地质作用,场地稳定,适宜建筑。在本次勘探最大深度范围(35.8m)内,共揭露包括人工填土及第四纪晚更新世、陆、海相沉积层10个工程地质层,其中、层有亚层分布,自上而下分述如下:1杂填土:灰黄色,一般为软塑状态,主要为原农田耕土,局部层下部稍有流塑状淤质土,部分夹碎砖石等,厚度0.83.0m。2淤泥质填土:灰、灰黑色,流塑状态,不均匀。厚度0.71.7m。1粉质粘土:灰黄黄褐色,

3、软塑状态。块状结构,欠均匀。无摇震反应,光泽反应稍有,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压缩性中等,厚度01.1m,层面标高-0.272.37m。2粘土:褐黄色,可塑状态,含少量铁锰质结核,块状结构,较均匀。无摇震反应,光泽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压缩性中等,厚度02.7m,一般厚度2 m,层面标高-0.392.31m。粉质粘土:灰黄色,可塑状态,含锈斑,尚均匀。无摇震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层厚0.61.2m,层面标高-0.92-0.06m。属中压缩性土。粉质粘土:灰黄色,一般软塑状态,局部可塑。欠均匀,无摇震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层厚1.02.3m,层面标高-1.77

4、-0.93m。属中压缩性土。粉土、粉砂:黄灰灰黄色,湿很湿,稍密中密状态,不均匀。摇振反应迅速,光泽反应无,干强度低,韧性低。层厚0.82.7m,层面标高-3.82-2.33m。属中压缩性土。粉砂:灰色,饱和,中密密实状态,颗粒组成以长石、石英为主,夹粉土、粉质粘土薄层,不均匀。压缩性低,厚度4.17.9m,一般厚度6 m,层面标高-6.32-4.16m。2、水文地质条件根据苏州市区1919年至2003年大运河水文站资料,历史最高水位2.49m(1954),历史最低水位0.01m(1934),历年平均水位0.88m。高水位通常出现在7、8、9月份,低水位通常出现在12、1、2月份。本场区勘察期

5、间测得填土和1、2粘土层潜水稳定水位标高为1.20m,该地下水位主要反映了赋存于上部潜水位情况,其初见水位标高为1.05m,与稳定水位不一致。根据地质勘探并结合水文地质资料分析,预计在正常年份潜水高水位标高可达2.50m。粉土、粉砂、粉砂层中赋存有微承压水,富水性中等,观测得初见水位标高为-2.15m,稳定水位标高为0.87m,微承压水位常年略低于当地河水位,正常年份其高水位可达标高0.81.0m,年变化幅度0.8m左右。根据水文资料结合场地周围环境及临近地块水质分析成果,可判断该地下水和地下水位以上的土对混凝土无腐蚀性。三、设计依据1、南京南大岩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提交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勘察

6、编号:2007-SK-KC-108)。2、苏州新时代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设计的苏州凯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汽车城商业地块(2006-B-11地块)图纸。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6、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7、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528-97)8、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程(GB50202-2001)9、本公司基坑围护工程设计施工的成功经验。四、围护方案的分析与确定、说明本工程地下室工程0.00相当于绝对高程3.600m,自然地面标高

7、为-0.70m,考虑到10cm垫层,本工程坑底标高分别为-6.40m,-7.60m,则基坑实际挖深为5.70m ,6.90m。本工程基础施工阶段场地较为开阔,周边无明显影响基础施工的不利因素。根据现场以上情况分析,要求在施工过程中确保基坑的安全施工,且满足基坑在干燥环境下施工,保证基坑避免出现管涌、流砂等不利因素影响施工和基坑安全。因此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等级取二级:取值控制要求:A、坑顶土体侧向位移6cm。B、地表差异沉降6cm。C、地表附加荷载取为20KN/M2、基坑围护签于基础设计埋深不同,因而使基坑护坡施工周边环境条件不一,为节约工程造价、确保安全,我公司保证做到经济合理,方便施工,选择

8、一种确保安全、有成熟设计与施工经验的基坑围护方案,又保证基坑安全、坑底、坑壁稳定,防止基坑产生较大变形,防止坑外侧建、构筑物位移、沉降的影响。故本基坑围护方案针对不同区段,设计不同围护措施。1、方案确定本工程地下室开挖深度内的土层主要为1杂填土,2淤泥质填土,1粉质粘土,2粘土,粉质粘土,粉质粘土,粉土、粉砂,基坑四周均采用土钉墙支护。地质勘探数据表:序号土名称土层厚度(m)重度(kN/m3)内聚力(kPa)内摩擦角 ()11填土1.9018.82312.221粉质粘土0.5519.23211.832粘土2.019.94811.84粉质粘土0.919.53912.85粉质粘土1.6518.62

9、513.56粉土、粉砂1.7519.0919.37粉砂6.019.0522.02、土钉墙设计方案考虑到本工程基坑施工支护基底有-6.40m,-7.60m二个标高的情况,因此本方案计算书以基底-7.60m标高进行设计计算。基底-6.40m标高基坑施工则相应基底扣除一层土钉墙施工,即采用四层土钉墙进行施工。对于上述二种标高土方开挖施工中内侧有如-4.30m基坑土层施工作业面时,其相邻部位继续开挖的深基坑边坡也应进行土钉墙护坡施工,做法同本土钉墙施工做法。以下为基底-7.60m标高施工方案做法。同时出土口确定后,该部位支护体系作适当加强。土钉墙剖面图土钉墙施工控制:、施工时上层土钉注浆体和喷射的混凝

10、土面层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开挖下层土方及进行下层土钉施工。、基坑开挖和土钉施工必须规范和方案要求自上而下分段分层进行。施工时严格控制坡面平整度,并清除坡面虚土。土钉墙施工可按下列顺序进行:(1) 按设计要求开挖工作面,修整边坡,埋设喷射混凝土厚度控制标志;(2) 喷射第一层混凝土;(3) 钻孔安设土钉,注浆,安设连接件;(4) 绑扎钢筋网,喷射第二层混凝土;设置坡顶、坡面和坡脚的排水系统。具体方案如下:(1)基坑: 采用土钉墙支护,开挖倾角为65。具体做法:采用2级放坡,上部1级放坡高度控制为3.0m,坡面根据设计基坑深度分别布设4道和5道土钉,主筋为116,倾角为13,水平间距1.0m

11、,垂直间距均为1.3m,土钉长度分别为5m,坡面喷射100厚C20砼,内设8200*200双向钢筋网片, 114加强联系筋。3、土方开挖土方开挖与土钉施工密切配合,是保证土钉施工周期和质量的重要环节。基槽开挖以机械挖方法为主,配合人工削坡修整。土方开挖须满足下述要求:(1) 每步机械挖方时,预留3050cm厚的保护土层。(2) 分段分步进行开挖,每步高度为1.21.5m,每段长度为1225m。(3) 须持上一步的面板养护期达到后方可进行下步开挖,养护期最少不能短于12h。4、土钉成孔(1)土钉成孔机械选用螺旋钻,钻机成孔直径为100150mm,倾角815;(2)成孔施工孔深允许偏差50mm,孔

12、径偏差5mm,孔距允许偏差100mm,钢筋保护层厚度25mm,土钉倾角偏差5;(3)钻孔设备在钻进过程中不要采用膨润土基其他悬浮泥浆护壁,因为孔壁“抹光”会降低浆土的粘结作用。5、插放土钉(1)土钉杆采用1根II级螺纹钢,直径为14mm,预应力锚杆采用1根II级螺纹钢,直径为14mm,杆上每隔23m焊接居中支架;(2)插筋时,将注浆管、土钉杆和封孔面囊绑扎后一起放入孔内,使土钉杆的端部距孔底1020cm,杆的端头预留出坡面1.5cm,插筋过程中如遇塌孔现象,要求必须重新进行清孔;(3)对临时性支护工程,一般仅由砂浆做锈蚀防护层,有时可在钢筋表面涂一层防锈涂料;对永久性工程,可在钢筋外加环状塑料

13、保护层或涂多层防腐涂料,以提高钢筋锈蚀防护的能力。6、注浆 (1)注浆材料选用水泥浆,水泥浆的水灰比0.5;(2)注浆前,采用压力为0.50.6Mpa的压缩空气将孔内残留或松动的杂土清除干净;(3)采用孔底压力注浆,注浆压力0.30.5Mpa;(4)水泥浆、水泥砂浆应拌合均匀,随拌随用。一次拌合的水泥浆、水泥砂浆应在初凝前用完;(5)在注浆开始前或中途停止超过30min时,应用水或稀水泥浆润滑注浆泵及管路(6)为防止水泥浆或水泥砂浆在硬化过程中产生干缩裂缝,保证浆体与周围土壁的紧密粘合,可掺入一定量的膨胀剂,以满足补偿收缩为准;(7)为提高水泥浆和水泥砂浆的早期强度,可掺入速凝剂或早强剂。7、

14、面板施工 (1)编网及土钉端座处理。削坡后现场编网,网片规格为8200mm200mm,用火烧丝绑扎,钢筋接头搭接10cm,且点焊,网片与坡面距离大于2cm。网片外配的横向加强筋采用II级钢筋,直径为14mm,间距为1300mm,加强筋和土钉端头采用直角弯钩焊接。(2)钢筋网的铺设应符合下列规定:钢筋网应在喷射第一层混凝土后铺设,钢筋与第一层喷射混凝土的间隙不宜小于20mm;采用双层钢筋网时,第二层钢筋网应在第一层钢筋网被混凝土覆盖后铺设;钢筋网与土钉应连接牢固;(3)喷射混凝土面层强度等级C20,喷层厚度为100mm。(4)喷射作业分段进行,同一分段内喷射顺序自下而上,一次喷射厚度不宜小于40mm。喷射混凝土时,喷头与受喷面应保持垂直,距离宜为0.61.0m。(5)喷射混凝土通常在每分段开挖的底部预留300mm,这样会有利于下步开挖后安装钢筋网,与下步45倒角的喷射混凝土层施工搭接。上层土钉砂浆及喷射混凝土面层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开挖下层土方及下层土钉施工。8、特殊处理(1)超前土钉处理。如地下管线离基槽很近,管线与槽边之间的土质较差,自稳性也差,为保证边坡的顺利施工,在这一地带设置了两排超前土钉。即在一排近水平向土钉施工完毕后,在下层土方开挖之前,先作一排近垂向的短土钉,短土钉的上端与刚施工的水平向土钉焊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