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活动优秀教案40篇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8821158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173 大小:1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科学活动优秀教案40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73页
中班科学活动优秀教案40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73页
中班科学活动优秀教案40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73页
中班科学活动优秀教案40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73页
中班科学活动优秀教案40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班科学活动优秀教案40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科学活动优秀教案40篇(1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班科学活动优秀教案40篇正文(1)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动物气象台含反思活动目标:1.了解小花蛇、燕子动物在下雨前的特殊表现,知道动物是怎样预报天气的。2.能根据动物的特殊表现来推断并预报天气。3.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表现欲,提高其探索天气奥秘的兴趣,萌发幼儿爱科学的情感。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5.主动参与实验探索。活动重难点:重点: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去了解动物与气象变化之间的关系、奥秘。难点:能运用新学的知识判断天气变化。活动准备:1.动物气象台的PPT课件。2.动物气象台情境图及小花蛇、蜻蜓、蝴蝶、蝉、小猴、喜鹊图片。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孩子们,今天天气怎样

2、呢?那你知道明天的天气怎么样?我们要穿什么样的衣服呢?明天还没有到来?小朋友想一想怎么提前知道天气呢?引导孩子说出看天气预报(听广播等)。2.出示云图,讲解天气预报原理。气象专家通过卫星观测云象,利用专业气象仪器测出气温、风速等气象情况,由计算机处理制成云图。专家通过分析云图,预如天气状况,再由气象员告诉大家,我们就知道了今天、明天的天气情况。3.讲故事动物气象台,使幼儿了解动物会预报天气。人有气象员,动物也有气象员。它们是谁呢?它们是怎么预报天气的呢?请小朋友认真听故事动物气象台。小结:生活中,有很多的小动物在不同的天气,就会有不同的表现,如果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这些小动物能够早早的给我们预

3、报天气。4.拓展幼儿经验,开阔幼儿的视野。教师讲解各种动物预报天气的本领,探索动物能预报天气的小秘密。通过今天的故事,咱们要向小猴子学习,做个有心人。夏天是个多雨的季节,小朋友们多观察小动物们的表现,看有没有新发现。5.游戏我是小小气象预报员。游戏玩法:教师戴乌云头饰,表示天要下雨,小朋友自由选择头饰扮演小动物并用肢体语言预报天气。游戏规则:认清动物头饰,表演时要注意安全;听清老师的要求,快速用正确的方式预报天气。(引导、鼓励幼儿用肢体语言表演小动物预报天气的方法)活动延伸:家长和幼儿一起查找资料,了解还有哪些动物会预报天气,并和大家交流。教学反思:该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孩子们的表现非常出色。原

4、本我以为对于故事中的谚语孩子们很难理解,记住也不会很容易,没有想到看完第一遍课件幼儿就会说了,并且说的很到位。在基本部分的第二个环节请幼儿说说还知道哪些小动物能预报天气时,孩子们发言都积极踊跃,说出了很多老师都不了解的动物预报天气的方法。看到孩子们精彩的表现,我激动地忍不住去拥抱他们。(2)中班优秀科学教案神奇的颜色含反思活动目标:1.喜欢玩变色游戏,感受科学活动的乐趣。2.能正确进行三原色分类并大胆尝试两种色彩的混合,感受色彩的变化;3.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积极参与交流。3.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活动准备:三色纸粘土、透明

5、饮料瓶若干个、塑料筐数个、瓶盖数个、油画棒、记录卡、抹布、水粉颜料活动重点:能正确进行三原色分类并大胆尝试两种色彩的混合,感受色彩的变化。活动难点:能清楚的表述实验结果,并能在记录卡上记录。活动过程:一、导入:今天,有三个好朋友也来我们教室了,他们就藏在你们的椅子下面,请你们把好朋友找出来吧。(红黄蓝三色纸粘土)他们也喜欢抱一抱,教师示范:红色和黄色纸粘土抱在一起变成橙色。现在请你给他们找好朋友抱一抱吧。儿歌:小红和小黄,抱在一起,拧呀拧呀拧,变成橙色画橘子。二、展开:神奇的魔法瓶1.老师今天给还给小朋友们带来了神奇的魔法瓶,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教师和幼儿拿矿泉水瓶(瓶盖上有颜料),晃动,出现

6、颜色。2.教师偷换放有其他颜色颜料的瓶盖,再次晃动,变色。师:谁知道是怎么回事?我的魔法瓶里的水怎么变颜色了呢?细心的小朋友发现了,刚才老师换了一个瓶盖,瓶子里水的颜色就又变了,那么,秘密到底在哪儿呢?(1)观察瓶盖秘密(2)谈论水的颜色和瓶盖里的颜色之间的关系(教师示范在记录卡上记录实验结果:红色+?=橙色,给幼儿留一个疑问。)讨论:水的颜色和瓶盖里的颜色不同,会怎么样?3.幼儿玩变色游戏,并记录。师:请小朋友们选一个和自己瓶子里的水颜色不一样的瓶盖,再次晃动,看一看水变成什么颜色了,并记录。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教师总结:色彩真神奇。教师请幼儿完成大的记录卡,并选取个别幼儿的记录卡进行展

7、示,总结变色的秘密,再次激发幼儿对颜色的兴趣。三、结束教师提供一幅简笔画和红、黄、蓝三原色的画笔,请幼儿想办法按教师的要求给正确涂色。教学反思: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3)中班优秀科学教案活动有趣的叶子含反思【活动目标】1、发现并比较不同叶子的差别,有重点地说出叶子的特征。2、能按不同条件给叶

8、子分类,了解几种特殊的叶子,感受叶子的多样性和奇特性。3、培养细致的观察力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活动准备】1、幼儿事先采集的叶子。2、不同的叶子实物和图片。3、分类盒、纸、笔。4、实物投影仪。【活动过程】1、分享交流采集叶子的成果。(幼儿的桌上陈列有采集来的各种叶子)师:大家来相互说一说,你采集到了什么叶子,它是什么样的?2、比较不同叶子的差别,有重点地说出叶子的特征。(1)师:这些叶子一样吗?有什么不同?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说出叶子的不同之处,并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比较有关叶子。教师小结:叶子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形状、大

9、小、叶脉、边缘都不一样。(2)师:叶子有共同的特征吗?教师小结:每片叶子都有叶肉、叶脉和叶柄。3、给叶子分类(1)教师:你会给叶子分类吗,看看谁和谁一家?为什么要这样分,给他们做个标记。幼儿在分类盒中将叶子分类,并制作分类标记。(2)请幼儿讲述分类情况。4、了解几种特殊的叶子。(1)了解可以吃的叶子。师:叶子可以吃吗?你吃过什么样的叶子?教师(出示一些蔬菜):你吃过这些菜的叶子吗?你还吃过哪些菜的叶子?(2)了解有特殊本领的叶子。教师(出示盆栽含羞草、猪笼草和毛毡苔、合欢的图片):你认识这是什么植物吗?他们的叶子可有着特殊的本领。教师演示、介绍这四种植物叶子的特殊本领。5、总结性谈话。师:你看

10、了那么多有趣的叶子,觉得大自然奇妙吗?大自然中是个神奇的大宝库,有许许多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发现。活动延伸:孩子收集不同的树叶,使孩子积累有关叶子的经验。教学反思:这次的活动,是孩子们秋游吃桔子发现叶子而引发的,通过今天的教学活动,可以看出,幼儿对此活动也很感兴趣,表现得非常活跃。也是从今天来看,孩子们的兴趣还远远不止是老师所想到的这些,而是更多、更加广泛。(4)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好玩的泥土含反思设计意图:我们是一所农村幼儿园,孩子们从小就和泥土亲密接触,身上手上整天都是灰蒙蒙的,没有干净的地方。在玩的过程中他们喜欢用小树枝划出一道道痕迹,有时堆出一个个小山,有时表现为毫无目的。本次活动就是

11、利用并挖掘了这一教材的潜在价值:回归生活世界。让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目的的进行探索、研究,以发现泥土的特征,感受泥土带给他们的乐趣。活动目标:1、通过操作、实践,引导幼儿区分干泥和湿泥,了解他们的性能用途,感知他们的不同特性。2、增强幼儿玩土的安全和卫生意识。3、培养幼儿的探索兴趣。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5、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活动准备:1、玩过挖土:寻找过泥土里有什么。2、玩土区;塑料小铲子、水、模具若干;套袖、鞋套人手一副。3、活动背景:轻音乐。4、手机电话一部,老师佩带的小型麦克风一部。活动过程:一、介绍活动任务,引出活动。先穿

12、戴好套袖鞋套后,带入场地-玩土区。1、引入活动:通过接听蚯蚓先生的电话,交待今天的任务:找泥土的秘密。2、讨论:我们在找泥土秘密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3、交待规则:看谁先找到泥土的秘密,听到电话铃响后,快点回来告诉泥土的好朋友-蚯蚓先生。(评价: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次活动由找秘密引出,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促进了幼儿参与活动的欲望。活动一开始我以接听蚯蚓先生的电话内容,为幼儿布置任务,开始了今天的活动。因为幼儿在玩土时常常处于无休止的状态,所以我通过以蚯蚓先生为主线贯穿活动始终,来引导幼儿进行活动收放各环节的衔接。)二、感知干泥土的特征。1、自由探索。请小朋友们带上工具去玩一玩,看看你能发现泥

13、土有什么秘密?(1)为什么用玩具小熊做出来的小熊一碰就没有了呢?(2)两处的(翻过的泥土和没有翻的)泥土有什么不同?(软、硬)(3)泥块为什么用手拿就没有了?(易碎、松)(评价:幼儿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教师细心地观察,根据幼儿的操作及时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幼儿从无目的地玩到有目的的探索答案解决问题,由此,幼儿对泥土的硬、软、松、易碎的特性,在自己的亲身感知后也有了基本的理解。)2、幼儿讲述。师问:你发现了什么秘密?(蚯蚓先生来电话了,我们一起来告诉蚯蚓先生。引导幼儿集中。)我发现干的泥土很松。我发现泥土很软。我发现那边有的泥土很硬。我用铲子轻轻一敲,泥土就碎了。三、感知湿泥的特性。1、自由探

14、索。请小朋友们往干的泥土里加一点水,你会发现什么?水到哪里去了呢?我问:加了水的泥土怎么样了?为什么会粘在手上?你继续加水,再试试看,泥土又是怎样呢?(评价:本环节主要引导感知湿泥的特征,由干泥到湿泥的变化,诱发幼儿去探索。在我一边和幼儿玩一边引导幼儿的过程中,完全抵消了幼儿的紧张和顾虑,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中探索,寻找秘密,正如纲要中所说教师应该为幼儿创设平等宽松的氛围,同时教师的引导者、合作者、支持者的身份及幼儿是活动的主人也相互融合、互相促进。)2、幼儿讲述。师:你发现了什么秘密?(蚯蚓先生来电话了,我们一起来告诉蚯蚓先生,加水后泥土的秘密吧。引导幼儿集中。)泥土会吸水。泥土中加水后会变的软

15、软的,很有黏的。全粘在我的手上了。加水后,我把塑料的螃蟹拿起来,螃蟹还是好好的,泥土没有松。加水后,泥土会变形,想做成什么形状的都可以。四、了解泥土的作用。1、讨论:小朋友在生活中见过泥土有什么用吗?2、请幼儿讲述。可以泥土种植花、草。可以用泥土种树。泥土可以种庄稼。泥土可以可烧成砖瓦盖房子。泥土可以捏成泥人,还可以做玩具,我们家有的。泥土还是小虫子的家。五、活动延伸引导幼儿清洗玩土时用的工具。活动总评:本活动在选材上,充分考虑了幼儿的兴趣,适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改变了以往玩土时缺乏目的性的状态,在整个活动中教师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把时间、空间大量的留给幼儿,让幼儿通过操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幼儿们在相互交流、操作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中构建积累经验,完成了活动目标。教学反思:幼儿对事物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