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立德树人的做法.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8818199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立德树人的做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学校立德树人的做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学校立德树人的做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学校立德树人的做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学校立德树人的做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校立德树人的做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立德树人的做法.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里坪中心小学立德树人的具体做法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一直被人们所重视,学校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重要手段,是以德育工作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各种良好行为习惯为主线,渗透于学生的学习、生活、活动的每个领域之中,在其成长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一项十分艰巨的社会性很强的系统工程,需要依靠全体教职员工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教育,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形成一个教育网络,齐抓共管,使学生得到健康成长。 一、完善管理机制提高德育工作成效 1、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

2、导小组,各小组分工明确,责任落实,负责统一布置活动的开展。2、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学校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地方,学校充分利用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等方面对学生行为习惯进行教育培养。充分利用三条渠道、通过四个途径。即:学校要利用课堂教育、班级管理、实践劳动三条渠道,通过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文明礼仪教育训练四个途径,使学校与家庭密切配合,老师与家长共同联手,学校与社会齐抓共管。1、利用课堂对学生进行教育。利用品德课及各学科课堂教育,渗透德育教育,潜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习惯教育,教学生做人的道理,教他们从小懂得该做什么样的事,该做什么样的人,学会怎样做好事,

3、做好人,为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2、利用班级管理对学生进行教育。如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对照进行教育训练,使其言行举止受到约束,逐步养成文明行为习惯。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要求学生遵守校纪班规,礼貌待人,尊敬老师,尊老爱幼,团结友爱,帮助同学,诚实守信,提倡师生用文明语言交流等等,形成良好的班纪班风。对学生进行讲究卫生、热爱劳动的教育。一是讲究个人卫生习惯,要做到“勤”,勤洗手脚,勤洗脸,衣服脏了要勤换,勤洗澡,勤洗头,勤剪指甲,勤刷牙。通过这些自我服务劳动,收到衣着干净整洁、面貌精神焕发的效果。二是讲究公共环境卫生,要做到“全”。

4、从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校园内的卫生是我们大家的卫生,需要我们师生全部共同参与,经常全面清理打扫,随时随地打扫,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通过参加这些公益劳动,达到全面清洁环保,使学校既是校园又是乐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从小爱护公物;从小接受“八荣八耻的教育”,分清真善美,辨别假恶丑,达到爱憎分明。从爱我寝室、教室爱我学校爱我家园进而达到热爱祖国。3、利用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训练。良好的行为习惯又来自于反复实践,长期保持。除了上述对学生的讲究卫生等方面的自我服务劳动外,一是要求学生在家中要帮助家里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有寄宿生的学校,要加强对寄宿学生的生活自理方面的教育训练,如不睡懒觉,自

5、已穿衣,洗脸,洗头,洗脚,刷牙,自己叠被,自己盛饭洗碗,自己布置寝室等,同时要求他们讲究美观、干净、整齐。二是带领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公益劳动,如带领学生开展敬老助残活动,帮孤寡老人、残疾人、军人家属干家务活,参加有益环保的打扫卫生和维护交通秩序等社会 公益活动。二、将“立德树人”的任务渗透到各科课堂之中。人的品德是在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课堂教学中,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依据教材,尽可能将讲授内容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把日常生活中丰富多彩的事例作为教学的素材,使学生加深对教材感性的认识和理性的思考。在教学中通过巧设实际生活情境,促使、引导学生自觉地进行一些探究、调研,这样

6、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中结合自身进行感悟,进行反思,从而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辨别,学会鉴赏,进而学会感恩,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品德课以其独特的学科优势,无疑是实现“立德树人”的最佳途径。因此,品德课教师应立足教材,贴近生活实际,积极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把“立德树人”渗透到教学之中、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落实在学生身上。使“立德树人”产生功效。要求每位教师都要做到挖掘教材,分析教材,钻研教材,寻求教材的德育因素,让学生产生共鸣,引导学生“立德树人”。如,通过教材中的英雄人物、模范人物、领袖人物的事例、名言,启发学生,榜样引领,态度倾向,价值趋近,仿效英模。因学生的阅历不同,生活环境不

7、同,有时可能学生内心情感矛盾,思想冲突,然而在教师的点拨、师生的交流和学生的讨论中,逐步使思想价值趋于一致。鼓励教师利用评价机制,促使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可塑性强,既要分析学生的过去,又要看到学生发展的未来,用发展的眼光引导学生逐步趋近教育目的。教师甚至可以推迟对学生的评价,等待学生思想的变化,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二、将“立德树人”的任务渗透到日常生活之中富兰克林曾说:“告诉我,会忘记;教给我,我可能记住;让我参与,我才能学会。”课堂教学固然重要,但课后学生不能消化,不能内化成自我的行为,对其品德形成不可忽视。基于此,学校要求教师在各科教学特别是品德课教学中

8、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运用各种教育手段占领课堂这一思想教育的前沿阵地,充分挖掘教材,加强德育渗透,实现教书育人的和谐双赢。 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牢固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做到律己育人、教学相长,在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理、自立、自强、自律意识实现自我约束、自我规范。 坚持思想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鼓励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身体力行、学以致用,达到“促其思、晓其理、激其情、导其行”的教育效果。 并让各班通过班队活动,为学生搭建学生快乐健康成长的舞台,学校根据每月德育活动主题每周确立一至两个具体的习惯养成训练重点。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反思,让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足,把好习惯的养成落实到一

9、言一行当中。三、构建“三位一体”德育网络 以家长学校为载体组织学生、教师、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完善家访制度,创新家校联系形式邀请家长为学校管理献计献策,发挥家长的教育功能,邀请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过程,经常召开家长会,同家长沟通,要求学生在家里要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要求在家中的行为也要象在校内一样 ,保持文明行为习惯。同时积极利用社会教育的力量,使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形成教育学生人人有责的良好局面。另外学校每学期精心组织两次家校连心会,举办一期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加强与社会有关部门的相互衔接、相互贯通、相互补充,做到“三位一体”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总之,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品德课是德育工作的主要渠道,是立德树人的有效载体,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课堂教学、日常生活、家校联合等方式引领学生逐步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基础,从而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