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灰结碎砾石基层施工作业指导书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880869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泥灰结碎砾石基层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泥灰结碎砾石基层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泥灰结碎砾石基层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泥灰结碎砾石基层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泥灰结碎砾石基层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泥灰结碎砾石基层施工作业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泥灰结碎砾石基层施工作业指导书(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驻马店热电厂异地扩建厂区道路工程泥灰结 碎砾石 作业指导书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国电驻马店热电厂异地扩建厂区道路工程,本工程所含厂区道路的重车路面、 普通路面等为 300 厚泥灰结 碎砾石基层 ,根据设计要求按 93J007 图集相关做法进行施工。为了有效地从技术和工艺上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结合本工程特点,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2、施工准备2.1 材料准备:根据设计及实际情况要求,由预算员在泥灰结碎砾石施工前计算出各种组分材料的用量,由施工员计算出施工现场的储料量,并提前将计算结果报项目部,以便及时调配运输各种材料。2.2 施工机械准备:施工需用准备足够合适的装载机、自卸汽车、拖拉机、专用拌和机

2、、振动压路机、轮胎压路机、三轮压路机、振动夯实机、振动羊足碾、平地机、多铧犁、松土机、推土机、旋耕机、缺口圆盘耙、喷管式洒水车等, 以上机械应在施工前到位。2.3 技术准备及时做好隐蔽工程的报验工作。及时做好土料的取样送检工作。准备好工程报验所用的各种表格, 切实做到按要求及时报验。2.4劳动力准备:按照劳动力用量计划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及时组织配套工种到位,确保工程进度。具体劳动力安排详见下表。工种人数工种人数工种人数施工员2安全员1电工2技术员1兼职安全员1机修工2质检员1材料员2机械工10兼职质检员1力工30其它工种64、材料要求4.1 石灰:掺量为 7%。石灰的等级不低于 级,要优先采用

3、磨细的生石灰,磨细生石灰要完全粉磨,不得含有杂质。用消石灰要充分消解,不得含有未消解颗粒。 严禁采用含有有害物质的石灰类下脚料。石灰使用时要尽量缩短存放时间。4.2 土:土的塑性指数为1020,土的塑性指数偏大时要加强粉碎,粉碎后土块的最大尺寸不大于15 。土和石灰的含量不大于20%(与石料重量比)。4.3 碎砾石:碎砾石 含量要在 80%以上,并具有良好的级配,压碎值不大于 35%,颗粒的最大粒径不超过50 。4.4 水:要采用清洁的地面水、地下水、自来水及PH值大于 6的水。5、施工方法和操作要点5.1施工方法: 300 厚泥灰结 碎砾石基层一次铺设完成,采用路拌合法施工,主要采用机械施工

4、。5.2施工工艺流程顺序:准备下承层施工放样备料、 摊铺土洒水闷料整平和轻压卸置和摊铺石灰土拌和与洒水整形碾压接缝和调头处的处理养生。5.3操作要点:准备下承层:下承层表面要平整、 坚实,具有规定的路拱,下承层的平整度和压实度、 断面标高等要符合规范的规定。凡不符合要求的路段,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措施,使之达到规范规定的标准。施工放样:在底基层土基上恢复中线, 每 1020m设一桩,并在两侧路肩边缘外设指示桩, 在两侧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泥灰结碎砾石基层边缘的设计高。备料:要先根据各路段的宽度、厚度及预定的干密度计算各路段需要的干燥土的数量、石灰数量、碎石数量及用水量等,以确定各种材料的堆

5、放距离及数量。采集土前,要先将土中杂质杂物清除干净,土中的超尺寸颗粒要予以筛除。摊铺土、洒水闷料、整平和轻压、卸置和摊铺石灰土、拌和与洒水:要先将石灰与粘土拌和均匀,再撒在石料上拌和,摊铺均匀。摊铺前要通过试验确定混合料的松铺系数,人工摊铺混合料时的松铺系数按 1.53 1.58 选用。集料要在摊铺石灰土的前一天进行,摊铺长度按日进度的需用量控制,满足次日完成搀加石灰土、拌和、碾压成型即可。如第二天有雨,不宜提前摊铺集料。要将集料均匀地摊铺在预定的宽度上,表面要力求平整,并应有规定的路拱。检验松铺层的厚度,要符合预计要求。除洒水车外,严禁其他车辆在集料层上通行。如已整平的集料含水量过小, 应在

6、集料层上洒水闷料。 洒水要均匀,防止出现局部水分过多的现象。 严禁洒水车在洒水段内停留和调头。集料和石灰土拌和后也要一起进行闷料。对人工摊铺的集料层整平后, 用 68t 两轮压路机碾压 12 遍,使其表面平整,并有一定的压实度。按事先计算所得的需要的石灰土的纵横间距, 用石灰在混合料层上做标记,同时划出摊铺石灰土的边线。用刮板将石灰土均匀摊开,铺摊完后,表面应没有空白位置,量测石灰土的松铺厚度,根据含水量和松密度校对用量是否合适,以便于修整。混合料铺摊后采用专用拌和机进行拌和,并设专人跟随拌和机,随时检查拌和深度, 并配合拌和机操作员调整拌和深度。 拌和深度要达到稳定层底并要侵入下承层 510

7、 ,以利上下层粘结。 严禁在拌和层底部留有素土夹层。在拌和过程结束时, 如果混合料的含水量不足, 要用喷管式洒水车补充洒水。水车起洒处和另一端调头处都要超出拌和段 2m以上。洒水车不应在进行拌和以及当天计划拌和的路段上调头和停留, 以防局部水量过大。洒水后要再次进行拌和, 使水分在混合料中分布均匀。拌合机械要紧跟在洒水车后面进行拌和,以减少水分流失。在洒水拌和过程中, 要及时检查混合料的含水量, 含水量要大于最佳含水量 0.5%1%。在洒水拌和过程中, 要配合人工拣出超尺寸颗粒, 消除粗细颗粒“窝”以及局部过分潮湿或过分干燥之处。混合料拌和均匀后要求色泽一致,没有灰条、灰团和花面,无明显粗细集

8、料离析现象,且水分合适均匀。整形:混合料拌和均匀后,要立即用平地机初步整形。碾压一遍后再用平地机进行整形,再碾压后进行找平,然后再整形。每次整形都要达到规定的坡度和路拱,并应注意接缝必须顺适平整。在整形过程中, 严禁任何车辆通行, 并保持无明显的粗细集料离析现象。碾压:整形后,要边碾压边洒水,要进行滚浆碾压,使灰土在碾压中成浆并充满碎石空隙, 一直压到碎石层中无多余细土泛到表面为止,滚到表面的薄土层要清除干净。 要使各部分的碾压到的次数尽量相同,路两侧要多压 23 遍。碾压后要达到要求的密实度,同时没有明显的轮迹。碾压时,要根据路宽、压路机的轮宽和轮距的不同进行。整形后,当混合料的含水量为最佳

9、含水量( +1%+2%)时,要立即用轻型压路机并配合 12t 以上压路机在结构层全宽内进行碾压, 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 碾压时要重叠 1/2 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需碾压 68 遍。头两遍压路机的碾压速度采用 1.5 1.7km/h, 以后采用 2.0 2.5 km/h 。采用人工铺摊和整形的要先用拖拉机或 68t 两轮压路机或轮胎压路机碾压 12 遍,然后再用重型压路机碾压。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 要保证混合料层表面不受破坏。碾压过程中混合料表面要始终保持湿润,如水分蒸发过快,要及时补撒少量的水,但严禁洒大水碾压。如有弹

10、簧、松散、起皮等现象,要及时翻开重新拌和,使其达到质量要求。在碾压结束之前, 要用平地机再终平一次,使其纵向顺适,路拱和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终平要仔细进行, 必须将局部高出部分刮除并扫出路外。接缝和调头处的处理:同日施工的两个工作段的衔接处要采用搭接处理,前一段拌和整形后,留 58m不进行碾压,后一段施工时,再把前一段留下未压部分再加部分石灰重新拌和后, 与后一段一起碾压。在新混合料碾压过程中,要将接缝修整平整。施工中要尽量避免纵向接缝, 若必须留纵缝,纵缝必须垂直相接,不应斜接。纵缝处要进行补充拌和,然后进行整形和碾压。养生:每段泥灰结 碎砾石基层碾压完成后, 立即进行养生,泥灰结碎砾石基层

11、最终强度形成而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 养生对泥灰结碎砾石 基层的强度形成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也是施工中重要的环节。养生期间始终保持表面潮湿,不应过湿或忽干忽湿。泥灰结 碎砾石基层养生期不少于 7 天。泥灰结 碎砾石基层摊铺完成进入养生期后,应封闭交通,除洒水车外,其他车辆不得通行。施工车辆必须通行时,应限制载重车辆通行,通行车辆车速不得超过 20Km/h,严禁急转弯或急刹车。6、质量要求6.1 施工过程中的试验、检验要做到原始记录齐全,数据真实可靠。6.2 施工过程中泥灰结 碎砾石基层质量的控制和检查的项目、频度、标准要符合规范的规定要求。6.3 质量合格标准:压实度要达到98%,最低偏差不小于9

12、4%,颗粒级配符合规定级配范围,石灰剂量符合设计值, 石灰极限低值达到设计值的 -1.0%。7、保证质量的措施7.1控制好材料的含水率。若土料的含水量过大,要翻松晾干,若土料过干,应洒适量水润湿,以确保泥灰结碎砾石基层的压实度。7.2土料中的冻土含量不得超出施工规范规定。7.3 冬季施工时,应采用碾压成型的最低含水量的情况下压实,其最低含水量应小于最佳含水量的12%。冬季施工时要覆盖保温养护。7.4 雨天及雨后要封闭交通。混合材料晾晒至接近最佳含水量后,再进行拌和压实。7.5 混合料要在当天碾压完成,碾压完成后必须保湿养生,不使表面干燥,也不过分潮湿。8、安全措施8.1施工前,施工员必须及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工。8.2各种机械的使用、操作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程。8.3专职安全员应不断巡视施工现场,发现安全隐患要限期整改。严格实行奖罚制度,对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隐患整改不力等行为实行停工教育和经济处罚。8.4夜间作业必须设置足够的照明设备。2008年 11月 28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