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知识点大全.docx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8808104 上传时间:2023-08-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知识点大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知识点大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知识点大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知识点大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知识点大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知识点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知识点大全.docx(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知识点大全 1、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路上邻国14个,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 2、渤海四周有我国的盐场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的渔场舟山渔场。 3、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殊行政区。 4、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以上,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5、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135人/km2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39人/km2)的3倍多。 6、我国以黑河腾冲为界,东部人口分布密集,西部人口分布稀疏。 7、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其中壮族人数最多。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2、,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数最多。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8、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第一级阶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其次级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第三级阶梯,自西向东:一、二、三。 9、我国由北向南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是活动积温。 10、年降水量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11、一个地方的降水量与蒸发量的比照关系,反映了该地气候的潮湿程度。 12、冬季风严寒枯燥,是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缘由之一;夏季风暖和潮湿,形成了我国的雨季。 13、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

3、流失严峻的地区。 14、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它是我国最长、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有“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之称。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 15、长江三峡(自西向东):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16、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属可再生资源。(土地、森林、水和水能等) 17、总是用一些就少一些的自然资源属非可再生资源。(石油、矿产资源等) 18、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和建立用地等。耕地、林地、草地为农业用地。建立用地为非农业用地。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缺乏,人与耕地的冲突突出。 19、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

4、候潮湿的东部季风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缺乏400mm的西部内陆地区。 20、中国是一个贫水国家,我国的水资源总量位于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排名在第一百一十位之后。 21、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安排和地区安排很不匀称。从时间安排看,夏季我国降水集中,冬春季则降水少;从空间安排看,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兴建水库可以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匀称的有效方法。 22、节省用水、爱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23、交通运输对地区的经济进展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交通运输又比方为经济进展的“先行官”。 24、铁

5、路线、大路线、航线以及航空线是我国经济进展的“生命线”。东部地区交通运输网络密度大,西部地区交通运输网络密度较小。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25、火车时刻表中的“()”表示“过站不停”和列车的行驶方向(上行,下行)。 26、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农业。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立与进展的根底产业。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水稻、小麦南宜水稻北宜麦)、油料作物(长江油菜带、黄淮花生区两大生产区)、糖料作物(南种甘蔗北甜菜)、棉花(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棉区)。 27、工业生产主要是从自然界取得自然资源,以及对原材料(矿产品、农产品)进展

6、加工、再加工的过程。 28、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经济自主、政治独立、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29、高新技术产业是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的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很高。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所占的比重大;销售收入中,用于讨论与开发的费用比例大;产品更新换代快。 30、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 地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学问点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地形和地势 1、我国地形的特点(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阔)。 2、纵横交叉的山脉就像大地隆起的脊梁,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 3、从图上可以看出,我国是一个(

7、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 4、我国地势的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5、我国陆地的最低点(艾丁湖)。 6、我国陆地海拔地方是(珠穆朗玛峰),它位于我国和(尼泊尔)交界处,海拔(8844.43米),为世界第一顶峰。 其次节气候 1、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 2、我国大局部地区1月平均气温由南向北渐渐降低,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漠河和海口的1月平均气温相差约(50)。 3、夏季,我国大局部地区(普遍高温)。我国大局部地区7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 4、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黑龙江漠河县的北极村),最热的地方(新疆的吐鲁番)。

8、5、依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从北到南,可以将我国划分为5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另外,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阔的(青藏高原)区。 6、从总体上看,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很不匀称。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7、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火烧寮)、我国降水最少的地方是(托克逊)。 8、一个地区降水量和蒸发量的比照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干湿状况)。 9、年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气候(潮湿);年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气候(干旱)。 10、依据气候的干湿状况,可以将我国划分为(潮湿)、(半潮湿)、(干旱)、和(半干旱)四类地区。

9、11、我国东南部以(潮湿)、(半潮湿)为主,西北部以(干旱)、(半干旱)区为主。 12、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气候简单多样)和(季风气候显着)两个主要特征。 13、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 14、我国东部地区为世界上典型的(季风气候)区,由北向南分布着(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季风气候的类型齐全。 15、我国西北局部布着(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地区分布着独特的(高原山地)气候。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自然资源的根本特征 1、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称为(自然资源)。 2、自然资源分

10、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3、土地、阳光、森林、水和水能等,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称为(可再生资源)。 4、煤炭、石油、铁矿等,形成、再生过程特别缓慢,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行再生,用一点就少一点,称为(非可再生资源)。 5、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总量丰富,人均缺乏)。 其次节土地资源 1、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进展的重要性是(合理利用和爱护土地资源)。 2、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分布很(不均衡)。 3、我国耕地和林地的90以上,集中分布在东部(潮湿)、(半潮湿)区,这里是我国农、林、渔业的主要分布区,土地利用程度很高。其中,南方耕地以(水田)为主,北方耕地以(

11、旱地)为主。(林地)则主要分布在山区。 4、(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牧业。 5、土地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 6、(土地)是立国之本。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合理用地)、(节省用地)、爱护耕地尤为重要。 7、我国把(非常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爱护耕地)作为一项根本国策,并实行了各种(措施)加以落实。 第三节水资源 1、通常把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称为(水资源)。 2、从时间安排看,(夏秋)季我国大局部地区降水丰沛。 3、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措施之一是(兴建水库)。 4、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方法之一是(跨流域调水)。 5、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是(节省

12、用水、爱护水资源)。 6、我国的(节水标志)由水滴、人手和地球变形而成。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学问点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缘由是什么(海拔高度影响) 2.给我国带来丰沛降水的风是(夏季风) 3.海南岛农作物数制是(一年三熟) 4.我国少数民族多少个(55) 5.我国政府设立的特殊行政区是(香港和澳门) 6.我国人口地理分界限大致是(黑河-腾冲一线) 7.我国领土南北跨度大,属于五带中的(热带。北温带) 8.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依次是(云。桂。粤。台) 9.我们所在的省份名称是(山西省)简称(晋),相邻的省级行政区划单位名称是(陕西省。河南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

13、区),他们的简称依次是(陕。豫。冀。内蒙古) 10.我国民族的分布呈现以(汉族)为主体,个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叉分布)的特点 11.地形是指地表的(各种形态)。可分为(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平原)五种类型 12.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台湾火烧寮),最少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 13.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季风和地形)等 14.我国第一大岛(台湾岛),(舟山群岛)是我国的群岛 15.我国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 16.几个高原的特点(内蒙古地表坦荡开阔。起伏和缓。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梁峁众多。青藏高原雪山众多。冰川广布。髋骨和湖泊镶嵌其中。云贵高

14、原地表坎坷不平) 17.在图上填出阶梯分界限 18.五个自治区。四个直辖市、两个特殊行政区、二十三个省。知道名称,简称。省会。 19.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0.我国的领海宽度(12)海里 21.山区常见的地质灾难是什么? 22.山西属于什么温度带(暖温带)什么干湿区(半干旱。半潮湿区) 23.我国气候最突出的特征是什么? 24.的咸水湖是什么?的内流河是什么? 25.黄金水道是什么(长江)。能源流域是什么(黄河) 26.最长的人工河是(京杭水道)北起(北京)。南到(浙江杭州湾)。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六省。贯穿(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27.黄河泥沙主要来自(黄土高原)。 28.我国降水的规律是什么? 29.北回归线穿过哪四个省。简称。省会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