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活动设计.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8778016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小衔接活动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幼小衔接活动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幼小衔接活动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幼小衔接活动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小衔接活动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小衔接活动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小衔接活动设计宝贵的时间黑河市幼儿园 秦玉凤设计意图: 5-6岁的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积极的求知探索态度,开始对自然现象的起源和机械运动的原理等产生兴趣,喜欢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实际意义,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数量关系,获得一些时间、空间概念;会进行比较、推理等智力活动。对各种探究、操作、实验,对事物变化发展的过程感兴趣,积极尝试用简单的认知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认识时钟是小学生活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对已即将踏入小学的孩子更加显得重要。但是,现在的孩子时间观念比较淡薄,做事拖拉的情况比较普遍。我们和家长沟通,统计幼儿每天起床、刷牙、洗脸、吃早餐等环节所花的时间。结果孩子们所花费的时间最长

2、为90分钟,最短的为12分钟,大部分幼儿需要60分钟左右。如何增强孩子的时间观念,改变他们做事拖拉的习惯,提高做事的效率,为他们入小学奠定基础呢?为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目的是想让幼儿通过体验,知道一分钟虽然短,但只要珍惜也能做很多事情,并逐步懂得参与各项活动都必须抓紧时间珍惜时间。因此教师在进行幼小衔接教育时有意设计了这一教学活动。设计目标:1体验一分钟的长短。2懂得参与各项活动都要抓紧时间、珍惜时间,为入小学作准备。活动准备:经验准备:了解孩子对钟的认知度,增强孩子对时间感知和体验环境材料准备:幼儿操作材料若干,如珠子和绳子,套环,弹珠和筷子、桌面玩具。活动过程:一、交流:一分钟有多长师:不

3、久我们就要从幼儿园毕业,成为一名小学生了,我们在幼儿园的时间会一分一秒的减少,大家都觉得要抓紧在幼儿园的每一分钟,那么你觉得一分钟有多长呢?(幼儿可能会回答“60秒”。)师:60秒又有多长呢?师:我们请时钟走一分钟吧。二、体验:一分钟能干什么1一分钟有多长?(播放多媒体课件)幼儿观察时钟画面,体验一分钟的长短。(1)(教师出示钟面)我们都认识钟,请问哪一根针转一圈就告诉我们一分钟到了?(秒针。)(2)如果有的钟只有两根针,没有秒针,我们怎么知道一分钟到了呢?(3)教师小结:秒针走一圈或分针走一小格都表示过了一分钟。(4)现在我们让秒针走一圈,再次请大家体验一下一分钟究竟有多长。教师小结:秒针走

4、了60秒,也就是一分钟。2一分钟能做什么?师:人们在一分钟里能做些什么事呢?老师上网查了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教师边播放多媒体课件边解释:)一分钟人能跑200米。师:你们知道200米有多远吗?(就是从我们幼儿园出发到国际饭店。)一分钟人骑自行车能骑700米。师:你们猜猜700米有多远?如果从幼儿园出发到哪里有700米?(幼儿园到黑河市第二中学。)3我们一分钟能做些什么?(1)我们一分钟能做些什么呢?你们想不想动手试试?(2)教师介绍操作内容,让幼儿知道每组的材料都是不同的。(3)秒针开始走时,大家要一起动手,一分钟到时立刻停下来,看看大家一分钟里能干些什么。(4)幼儿操作。(5)交流汇总,

5、教师记录结果。A请你数一下在一分钟里夹了几粒弹珠(穿了几粒珠子、几个套环)。B请幼儿分组介绍一分钟的成果,方法是:一组幼儿依次报数,另一组幼儿仔细倾听,说出一分钟内谁做得最多。(教师记录幼儿的报数。)C同样花了一分钟时间,为什么每组的结果不一样?结论:虽然时间相同,但每组做的事情不同,有的比较难,有的比较容易,所以结果也不同。D我刚才发现穿珠子小组的小朋友虽然做的事情相同,可他们的结果也不一样,为什么?(当场让该组幼儿再次报数验证。)结论:在相同的时间里做同样的事情,因为每个人的动作有快有慢,所以结果也会不同。三、讨论:如何珍惜时间1前些日子,我们每个人对自己起床、刷牙、洗脸、吃早餐所。花费的时间进行了统计,结果怎样呢?2幼儿说说自己花费的时间。3谁花的时间最长?谁花的时间最短?4为什么大家都做了四件事,但花费的时间会相差那么大呢?5做同样的事情时间花得多结果会怎样?时间花得少结果又会怎样?6小学生每天要自己安排时间,比如安排课间十分钟。谁知道课间十分钟要完成哪些事情?如果你拖拖拉拉结果会怎样?如果你抓紧时间结果又会怎样?延伸活动:在区角投放操作材料,让幼儿在规定时间内操作,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