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阳冈教案一.docx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8751712 上传时间:2023-11-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景阳冈教案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景阳冈教案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景阳冈教案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景阳冈教案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景阳冈教案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景阳冈教案一.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材分析】景阳冈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第二十三回选编的。课文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机敏的英雄性格。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先讲武松进店饮酒,不听劝告,执意过冈;接着讲武松上冈,见了官府榜文,才知真的有虎,但决定继续上冈;然后讲武松赤手空拳与猛虎搏斗,终于打死了老虎;最后讲武松一步步挨下冈来。在这四部分中,第三部分是重点,前两个部分,即武松在酒店喝酒和上冈,不仅是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而且表现了武松豪放、倔强的性格和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为写他勇打猛虎作了很好的铺垫。课文中武松的形象栩栩如生,让人过目难忘。

2、作者运用了多种表现方法来刻画人物,特别是在动词的运用上,很有特色,对表现武松打虎时的惊心动魄的场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使文章大大增色。【学情分析】虽然大部分学生可能没有完全读过水浒传,但是武松打虎的故事却是耳熟能详。高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备阅读名著的能力,但有时也会囫囵吞枣,对于名著的语言不能好好品味。【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本节课的设计以学生的自主阅读、合作探究为主线,以教师顺势指导为辅线。利用精读课文中学会的阅读方法来解决课文中出现的问题。在本节课的设计中,力求让学生通过训练,能快速地抓住课文重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教会了学生学习的方法。本文在动词的运用上很有特色,对表现武松打虎时的惊心

3、动魄的场面起到了烘托、增色的作用。本节课注重了品析动词,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用词的准确,引导学生将这些词语内化。【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读读记记“限期、吓唬、诡计、霹雳、酥软、踉踉跄跄”等词语。2朗读课文,讲讲武松打虎的故事。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机智的英雄性格。【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感受武松的英雄气概,体会其豪放、勇敢、机智的性格,并能讲述这个脍炙人口的故事,从而进一步感受名著的魅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明确阅读要求。1播放好汉歌,由电视剧主题曲导出名著水浒传。你们了解水浒传吗?认识武松吗?知道的请举手,说说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全

4、班交流。一起读文后的“资料袋”。)2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节选自水浒传中的课文景阳冈。(揭题板书:景阳冈)指名读课文前的导语,思考:导语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1)认真读课文,找出具体描写打虎的部分多读几遍。(2)想一想,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3)武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通过哪些句子感受到的。设计意图:以歌曲导入,让学生很快地融入课堂情境中,并且本设计着力体现略读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前的导语,明确学习要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阅读要求中的问题。2小组合作,聚焦生字词。特别是理解文言文词语的意思。3

5、小组合作,根据课文内容划分段落结构,理清课文脉络。全班交流汇报,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归纳整理,相机板书:喝酒(14)上冈(57)打虎(812)下冈(13)设计意图:阅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一环节先通过学生之间的紧密合作,互相帮助,扫清朗读、字词障碍;然后再理清文章段落结构,从整体上把握学习重点,为后面的学习作好铺垫。三、直奔重点,紧扣打虎动作,感知武松特点。1在描写“武松打虎”的段落中,哪些语句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生自由读)2引导学生抓住武松打老虎的几个回合里,描写双方动作的词句进行比较体会。突遇大虫的“一扑”、“一揪”、“一剪”,他的对策是“躲闪”、“闪在青石边”、“闪在大虫背

6、后”、“闪在一边”一段话里连用了许多个“闪”字,能否换成“躲”字呢?3体会三“闪”的妙处。抓住“闪”字体会武松的沉着机智、临危不乱。归纳“三闪”:老虎一“扑”,武松一“闪”;老虎一“掀”,武松一“闪”;老虎一“剪”,武松一“闪”。4 三“闪”之后,武松打虎还有哪些动作呢?从中体现了武松的什么特点?(“抡”“劈”“揪”“按”“踢”“提”“打”字字千钧,虎虎生风,形象生动地凸现了武松打虎的英雄气势,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武松过人的高大形象。)同时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了解“以守为攻”“转守为攻”的意思。“以守为攻”是为了避开老虎的风头,以退为进;“转守为攻”是抓住机会,勇敢反击。从中可以看出武松的机智勇敢

7、。5根据交流,重点品读相关的句子,进一步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设计意图:作者在表现武松的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此环节注重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及其生动的表达效果,如“闪、抡、劈”等;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品读,让学生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四、学习其他段落,从语言、心理等感知武松特点。1引生质疑:课文除了写武松打虎以外,还写了武松“喝酒”与“上冈”的细节过程,这样写的原因是什么?2指导朗读,学生自由交流,谈自己的体会。3小结:“喝酒”与“上冈”两部分的描写,不仅是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而且充分表现了武松豪放、倔强的性格和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为写他勇斗猛虎埋下了伏笔。五、趣讲故事,拓展作业1小组内练习讲一讲“武松打虎”的故事,也可以排演成课本剧。2拓展作业:搜集水浒传中一百单八将中自己感兴趣的人物故事,读一读。设计意图:趣讲故事既帮助学生深刻体验故事的曲折情节,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而且我也相信一百单八将里面的人物故事,一定会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板书设计】 景阳冈饮酒上冈打虎下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