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县农田水利规划--节水灌溉.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8748146 上传时间:2023-08-08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2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冠县农田水利规划--节水灌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冠县农田水利规划--节水灌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冠县农田水利规划--节水灌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冠县农田水利规划--节水灌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冠县农田水利规划--节水灌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冠县农田水利规划--节水灌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冠县农田水利规划--节水灌溉.doc(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12.1节水灌溉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1)节水灌溉发展的现状截至2008年底,本县耕地面积118.54万亩,非耕地面积1.43万亩,灌溉面积 110.9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07.09万亩,节水灌溉工程面积8.16万亩,其中,管灌工程6.77万亩,喷灌0.05万亩,微灌0.09万亩,渠道防渗1.25万亩。受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制约,本县的节水灌溉工程发展速度缓慢,建设规模较小。(2)存在的主要问题1)土地管理体制制约工程发展节水灌溉一个设计单元50150亩,需要统一灌水,集约化管理,规模经营,而项目区仍实行家庭土地承包制,土地分散经营,户均耕地不足10亩,各农户之间思想不一致,给节水工程的

2、建设和管理造成很大困难。2)传统观念影响发展不少群众仍无水源危机意识,固守“丰水丰收”的错误观念,不知道科学灌溉能增产,一直沿用传统的土渠输水、大畦田漫灌方式,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缺乏了解。3)农民收入少,投入低本县为农林大县,由于农业生产效益低,农民无力出资兴建节灌工程,常年维持传统灌溉方式,形成了低投入、低产出这种习惯性的生产观念,这是工程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5.12.2发展节水灌溉的必要性(1)水资源现状的需要本县是农林大县,灌溉用水占国民经济用水总量的88%以上,目前,作物灌溉仍沿用传统的土渠输水、畦田灌溉方式,灌溉水的利用系数不到0.6,水的浪费现象十分严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3、水的供需矛盾将日趋突出。项目区如不实行节水灌溉,将年年超采地下水,无法持续发展。(2)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本县农林业基础条件差,发展较为滞后,实施节水灌溉,可大大改善灌溉条件,能帮助其实现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发展目标,促进本县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3)当地劳动力不足的需要。劳动力输出是本县提高农民收入,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但同时也给农业生产带来诸多困难。农田灌溉是一个系统工作,时间紧,强度大,束缚大量劳动力,每到灌溉季节,不少家庭烦亲求友、昼夜劳作,迫切要求兴建节灌工程,以减轻灌溉劳动强度,解除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5.12.3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目标任务(一)指导思想与原则(1)指导

4、思想根据冠县自然、经济及社会现状,工程规划的指导思想为:在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尽量节省投资,确保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发展原则根据本县实际情况,按照量力而行、注重实效的原则,大面积推广群众易于掌握和管理的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适度发展喷灌和微灌工程,并结合农艺节水技术,实行综合节水。(3)规划依据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山东省节约用水办法及中央、省、市有关文件和冠县节水灌溉“十五”计划及2015年发展规划为依据,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搞好规划。(4)相关技术规范灌溉与排水技术规范GB5028899)、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503632006)等国家及行业相关技术标准;水利水电工程设

5、计概(估)算编制规定及其它节水灌溉技术规程规范等。(二)目标与任务(1)发展目标与任务目前,冠县井灌面积93.67万亩,引黄灌区渠末水质满足管灌要求的耕地还有3.16万亩,共有96.83万亩适合发展节水灌溉工程,除去现有的节水灌溉工程面积8.16万亩,还有88.67万亩耕地适宜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根据冠县经济社会发展对节水灌溉的要求及水资源条件,规划2009-2010水平年建设建设建设灌溉工程4.19万亩,其中管灌工程3.19万亩,喷灌工程0.5万亩,微灌工程0.5万亩;规划2011-2015水平年建设灌溉工程40.38万亩,其中管灌工程33.38万亩,喷灌工程3.5万亩,微灌工程3.5万亩

6、,并建立起完善的灌溉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施商品化供水,产业化管理;规划2016-2020水平年建设灌溉工程44.1万亩,其中管灌工程34.1万亩,喷灌工程5万亩,微灌工程5万亩;规划2009-2020和2010-2020水平年均建设灌溉工程88.67万亩,其中管灌工程70.67万亩,喷灌工程9万亩,微灌工程9万亩。(2)工程建设目标和任务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为 2010-2020建设灌溉工程88.67万亩,其中管灌工程70.67万亩,喷灌工程9万亩,微灌工程9万亩。新增节水能力4485万m3以上,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2.88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88.67万亩,水的利用率提高到70%以上。(3)

7、工程管理改革目标和任务工程管理改革目标是计量供水,按量收费,灌溉用水商品化,任务是建立起完善的灌溉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5.12.4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规划(一) 建设标准 (1)工程建设标准工程建设标准定为优良等级。(2)工程管理改革依据工程管理改革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山东省节约用水办法及中央、省、市有关文件和冠县节水灌溉“十五”计划及2015年发展规划等有关法律法规,并根据冠县经济、社会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工程管理制度改革。(二)总体布局及发展重点(1)节水灌溉发展总体布局 依据冠县水资源与水环境的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全县节水灌溉工程发展总体布局如下:1)

8、井灌区全部建设为节水灌溉工程,并在其中的土地规模经营区发展喷灌工程,在大棚蔬菜、大棚果树和果树生产区发展微灌工程;2)在河灌区的水源含沙量小,不造成管道淤积的区域发展管灌工程。(2)发展重点本县地势高亢,土质沙壤,地块平整,水资源贫乏,经济欠发达,土地分散经营,现阶段适合发展管灌工程,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土地管理体制的变革,再大面积发展喷灌和微灌工程。现阶段本县发展的重点工程为管灌工程。工程管理拟采取承包制,实施商品化供水,产业化管理。(3)分区发展策略多年来,冠县在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积累了丰富经验。一是制定优惠政策,加大工程投入,扶持、引导农民兴建工程;

9、二是加大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力度,逐步实行集约化大生产;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群众的节水意识;四是加强管理人员培训,提高工程管理水平;五是创新灌溉管理机制,制定并实施了用水者协会监督,专业队供水收费的管理模式。根据本县的实际情况,分区发展的策略定为先急后缓,指优先发展水资源最为短缺和群众投资最为积极的区域,并以此原则逐步安排。各类工程发展的技术指标如下:1)低压管道输水工程应符合下列要求: a.田间固定管道用量不应低于 90m/hm2; b.支管间距,单向布置时不应大于75m,双向布置时不应大于150m; c. 出水口(给水栓)间距不应大于100 m,宜用软管与之连接进行灌溉; d.应设有安全保护

10、装置。严寒地区应布设排水、泄空及防冻害装置。 2)喷灌工程应符合下列要求:a.喷灌应满足均匀度要求,不得漏喷,不得产生地表径流; b. 喷灌雾化指标应满足作物要求。c.管道式喷灌系统应有控制、量测设备和安全保护装置; e.中心支轴式、平移式和绞盘式喷灌机组应保证运行安全、可靠。3)微灌工程应符合下列要求:a.微灌用水必须经过严格过滤、净化处理;b.灌溉时应满足均匀度要求,不得产生地表径流; c.应安装控制、量测设备和安全保护装置;e.条播作物移动式滴灌系统灌水毛管用量不应少于900m/hm2。5.12.5节水灌溉工程典型设计冠县节水灌溉工程规划采用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喷灌和微灌三种技术模式,由于

11、不同的模式又有不同的工程类型,下面对本县常用的技术模式进行典型设计。(一)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1)基本情况选定典型地块位于斜店乡张盘村西,地块南北长300m,东西宽160m,总面积72亩。该地块为砂壤土,地势平坦,田间持水率为26%(重量),土壤容重为14.7KN/m3。最大冻土深46cm,主要种植冬小麦、夏玉米。在地块中部有机井一眼,井深60m,井径0.3m,水质良好,符合农业灌溉要求,单井出水量为30m3/h,静水位一般22m左右,动水位30m左右。(2)系统规划 根据总体规划,该地块种植大田作物,采取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形式,单井自成系统。鉴于地块为长方形,输水管道南北布置,配水管道东西布

12、置,每个系统布置一条输水管、三条配水管,配水管间距为100m,配水管上按装给水栓,间距为40m,工作时,一次开一个出水口,轮流灌溉,详见管灌工程典型块布置图。(3)灌溉制度1)灌水定额m=1000sh(1-2)式中:m灌水定额,m3/hm2;s土壤容重,s =14.7kN/m3;h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h=0.6m;1、2适宜含水量(重量百分比)上、下限,取田间持水量的90%、60%,田间持水率为26%。经计算:m=687.96 m3/hm2 ,即m=45.9m3/亩。2)灌水周期TT=m/Ed式中:T灌水周期,d;Ed作物日需水量,取Ed=4.0(m3/亩d)经计算:T=11.5(d)。3)灌

13、水次数根据当地有关试验资料,确定保证率50%水平年份,冬小麦灌水4次,夏玉米灌水2次;保证率75%水平年份,冬小麦灌水5次、夏玉米灌水2次。(4)系统流量推算1)管网流量 机井出水量为30m3/h,一个出水口工作,因此干支管的流量均为Q干=Q支=30m3/h;2)水源平衡计算单井控制面积A=Q水t/m式中:A单井控制面积(亩) Q机井出水量(m3/h),取Q=30 m3/ht日工作时数,t=16h;水系统水利用系数,水=0.9。计算得:A=108亩),机井流量满足要求。3) 配水系统水力计算沿程水头损失:hf=fLQm/Db局部水头损失:hj=0.1hf总水头损失:h=1.1 hf对于塑料硬管

14、:m=1.77, b=4.77, f=94800式中:hf、hj 、h水头损失(m)L管道长度(m)。管径确定采用公式:D=18.8(Q/V)0.5式中:V管内经济流速(m/s),取V=1.2 m/s;计算得:D=101.5mm,选取0.32MPa压力的110标准PVC管材,内径按106mm计算。由于本系统采取单个出水口工作方式,管网流量即为机井稳定出水量,以最远给水出口计算管网水头损失,则Q=30m3/h, L=220m。经计算得:h=2.06m。(5)机电设备选择及首部枢纽设计1)管网进口水头计算管网进口水头为输配水管总水头损失,其值为给水栓要求的自由水头加上管网进口与给水栓进口高差之和。

15、 本工程中给水栓要求自由水头2.0m, 地形高差按0.5m计。则管网进口水头为:4.56m。2)水源动水位埋深本工程为30m。3)水泵管水头损失计算其中泵管水头损失按下式计算:hb=6.25104Qm/DbL式中: Q为28 m3/h;D为3”钢泵管,管径84mm;L为泵管长度33米, 对于钢管 f=6.25,m=1.9 b=5.1计算得:hb=0.18(m),泵管局部损失取2.5m则水泵管水头损失为2.68m。4)水泵总扬程确定水泵扬程=管网进口水头+水源动水位埋深+泵管水损h=4.56+30+2.68=37.24 (m) 5)首部枢纽设计首部枢纽配置潜水泵、进排气阀、水表等设备。根据QP=30m3/h,h=37.34m,选取200QJ32-39/3型潜水泵。 (6)工程投资概算 大田作物典型地块管灌工程总投资21626元,亩均投资300.36万元,详见管灌典型片工程投资概算表。(二)喷灌工程(1)基本情况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