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小数除法》单元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docx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8747149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12《小数除法》单元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512《小数除法》单元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512《小数除法》单元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512《小数除法》单元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512《小数除法》单元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512《小数除法》单元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12《小数除法》单元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12小数除法单元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 一、本单元知识框架 二、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三、与本单元相关知识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 小数除法与旧知识联系十分紧密。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是以整数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上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以及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等知识为基础的。小数除法的试商方法,除的步骤和整数除法基本相同,不同的只是小数点的处理问题。因此,要注意复习和运用整数除法的有关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好基础。商的近似值和循环小数都是进一步研究商,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处理商,并认识循环小数等有关概念。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既可使学生学习借助计算

2、工具探索数学规律,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本单元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是小数的近似值,能结合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截取商的近似值。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3、能用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能应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一些小数乘除法的计算。 4、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 五、本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商的小数点的处理问题。 难点: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和循环小数。 六、本单元评价要点 1、会用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小数除法。 2、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是小数的近似值,能结合实际

3、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截取商的近似值。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3、能用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能应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一些小数乘除法的计算。 4、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 七、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15节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计划课时授课日期备注 小数除以 整数 1、掌握比较容易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用这种方法计算相应的小数除法。 2、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3 一个数除 以小数 1、初

4、步理解并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掌握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推导过程,初步培养学生转化的数学思想。 3、培养学生利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2 商的近似数 1、学会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多角度思考问题,灵活地取商的近似数。 1 循环小数 1、通过求商,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了解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能用“四舍五入”法求循环小数的近似值,能用循环小数表示除法的商。 2、理解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扩展数的范围。

5、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及敢于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2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1、能借助计算器探求简单的数学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推理的数学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意识。 3、知道信息化时代,计算器(或计算机)是探索数学知识的有力工具。 1 解决问题 1、掌握有特殊数量关系的连除问题。 2、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3、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整理和复习 1、巩固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循环小数的概念。 2、进一步培养学生归纳总结,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应用意识。 4、培养学生自我总结,反思,自主学习的习惯。 1 单元测试 了解掌握情况,以便查缺补漏。1 测试情况 反馈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1 合计 15 八、各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求职简历 > 职业规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