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全国卷II数学(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8741796 上传时间:2023-09-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年高考全国卷II数学(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09年高考全国卷II数学(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09年高考全国卷II数学(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09年高考全国卷II数学(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年高考全国卷II数学(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是怎样演变的?答(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苏、英3大国首脑为了各自的利益,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及维护战后和平问题,通过得黑兰、雅尔塔、波茨坦会议等一系列会议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时称“雅塔尔体系”它奠定了战后两级格局的基础。(2) 20世纪50年代初,面对一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的威胁,苏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反对美国的攻势,逐步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两大阵营的对峙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等多方面(3)20世纪50.60年代美苏对抗中出现一定缓和,局部的危机、热战与和平解决争端相互交错。社会阵营开始分裂。资本主义阵营分化。第三世界崛起

2、(4)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激烈争夺世界霸权,攻守姿势互有转换。西欧进一步走向联合,对外政策日益协调一致,对美更具独立性。日本实力迅速增强,提出“多边自主外交”,谋求“国际国家”,中国的国际地位逐步提高,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政治中一支重要力量。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终结,世界进入新旧格局转换时期二、当今世界政治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什么?(1) 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世界和平的方向发展,促进发展已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和各国政府的首要任务,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2)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受到多方面的挑战,各国经济发展不平

3、衡,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地位不断提升,世界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组合,世界发展模式的多样化成为多极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国际关系民主化不断增强(3)国与国之间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应对挑战,共同谋求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共同维护人类生存发展的家园。 三、当今世界政治面临哪些主要问题?(1) 冷战后美国等西方大国利用人权、民主等问题干涉他国内政,新干涉主义盛行,冷战思维依然存在,对外战略更具进步性(2)当今世界因民族、宗教、领土等因素引发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3)冷战结束后,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成为世界和平发展的直接障碍(4)影响和平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四、怎样理解当前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1

4、) 多极化正朝着牵制美国、反对美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方向发展(2)多极化是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而非定势(3)多极化趋势错综复杂,发展进程不会一帆风顺(4)一超多强,多边竞争五、怎样认识当今世界经济的主要特点?(1) 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2)区域集团化趋势迅速加强(3)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内运行(4)新科技革命产生深远影响六、怎样看待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的关系?(1) 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发展中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共同形成对世界经济、政治及国际关系的影响(2)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经阶段,经济全球化是区域集团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们在性质上是一致的,只是程度上的差别,实际上

5、,全球化有时更多的表现为区域化,并由后者所带动(3)区域集团化对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但总体上利大于弊七、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面对经济全球化,任何一个国家既无法反对,也无法回避,只有积极面对,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即使严峻挑战更是巨大机遇,总的原则是扎住机遇,迎接挑战,趋利避害,防范风险(1)加快国内制度的改革和建设,使之更适应全球市场规则(2)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扩大对外贸易(3)注重科技发展和人力资源培养战略(4)树立全球化发展战略,积极培育跨国公司(5)进一步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八、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的显示难题和蕴含的深层矛盾答:周期性经济危机的

6、困扰,结构性失衡,财政赤字扩大,政府的债务负担加重,就业增长缓慢,贫富差距扩大。深层次矛盾在于生产的高度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由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行而进一步向结构性矛盾或危机的方向发展,是基本矛盾对抗性质的继续深化。九、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答:社会阶级结构复杂化、多层次化。阶级斗争趋向缓和,各种社会运动风起云涌。政治思潮多样化,政党的纲领和政策趋向中庸。利益集团与新闻媒介的作用加强。公民权利进一步扩大。分权制衡机制发生变化,行政权利膨胀成为普遍趋势。十、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怎样演变的?本质特征是什么?一是克林顿政府:构建美国主导下的大国合作的

7、世界秩序。不惜武力调整地区战略部署,维护自己的利益。提升经济安全的战略地位,一度将其置于全球战略的首位。在政治上以扩大西方民主、普及西方价值观作为重要的战略出发点。二是小布什政府:将维护美国的军事安全置于对外战略的首位,将恐怖主义作为首要威胁。采取点菜式的多边主义,利用多边主义达到其目的,坚决摆脱多边制衡对其势力行动的限制,经常采取单边主义政策。十一、发展中国家对外关系的特点?答:具有复杂、多样性的特点。对外政策随时间、空间和国际形势的变化,进行针对性的外交举措。发展中国家间既有共同对抗大国欺凌的一面,又有冲突争夺的一面,有时还会恶化为局部战争。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政治制度、经济水平和文化传统存在

8、较大差异。十二、为什么说发展中国家是国际舞台上一支重要力量?答:历史悠久,许多国家是世界文明的摇篮。人口众多,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地域辽阔,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经济地位。自然资源丰富。作用:促进国际战略格局多极化进程的重要力量,改变联合国面貌的主要力量,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主力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十三、苏东巨变的背景:东欧各国照搬苏联模式,建立并建设社会主义制度。随着苏联模式弊端的显现,各国开始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开始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浪潮。在社会主义国家内部,苏联推动大国沙文主义,使社会主义国家间的团结遭到重大破坏。苏东巨变的原因:戈尔巴乔夫推行“人道的、民主

9、的社会主义”路线是苏联演变解体、东欧剧变的直接原因。苏联、东欧国家历史上长期积累的问题是导致剧变的深层次原因。西方势力推行和平演变战略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外部因素。苏东巨变的教训:必须确立和坚持一条正确的思想思路,把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把经济建设当作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中,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真正实现人民当家做主。十四、东欧中亚国家经济转型的主要方式和基本内容?答:休克疗法,以波兰、俄罗斯为代表。自由化:废除过去国家对经济的计划管理,使经济一步到位的市场化。私有化:把原有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

10、有制结构大规模迅速地改造为以私有制主体的混合所有制结构。稳定化:通过采取严厉的财政金融紧缩政策来维持宏观经济的相对稳定。十五、俄罗斯及东欧国家外交政策的特点?答:各国有当初的单一到各有侧重的务实外交政策。俄罗斯从1993年,摒弃了为西方马首是瞻的外交路线,代之以东西方兼顾的务实的全方位外交政策。重视加快联体一体化,着手修复同东欧国家的关系,进一步发展同亚洲及其他地区国家间的联系,积极倡导和推进世界多极化,实施积极参与的外交政策。东欧国家则政治想欧盟靠拢,军事上向北约靠拢。十六、预测俄罗斯未来的经济政治的发展?答:政治:在普京时代,俄罗斯实现了新旧证券的平稳过渡,加强国家权力,提升国家权威。梅德

11、韦杰夫时期,统一俄罗斯党一党独大的民主政治模式。经济:重点打击有严重违法犯罪行为的金融、工业和媒体寡头势力。提升国家在经济中调控作用,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保证国家对天然气垄断部门的控制和管理。把能源作为国家崛起的基础。循序渐进的实现同世界经济的一体化,2011年加入WTO。十七、怎样看待中国在当今世界的地位?答:中国是独立自主的政治大国,是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也是拥有较强军事防御力量的国家。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并且是发展中国家中唯一的常任理事国。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坚定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为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提供了可借鉴的

12、成功经验。中国在当今世界的作用:促进了历史的进步和世界格局的转换,中国是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深刻改变了联合国的面貌,改变了国际经济的面貌,并推动国际秩序的除旧布新。十八、分析“和谐世界”外交理念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意义?核心:和谐世界的外交理念,强调国与国之间的和平、人与人之间的和睦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合作共赢,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促发展。意义:与我们的外交基本理念一脉相承,外交战略思想的重要延伸,传承了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深厚底蕴,初步勾画了有中国特色的新世界观体系,全面启动了中国建设软实力的进程。十九、怎样理解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的提出具有坚实的科学依据?答:两级均

13、势格局客观上起到了抑制大规模战争的作用,世界政治多极化有助于牵制、削弱霸权国家的冒险行动,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机制的建立减少了国际无政府状态下的混乱,主权原则的普遍化和公众对战争的态度有助于约束战争决策者,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新方式促进了相互依赖的加深。二十、为什么说国际新秩序必须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上?答: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建立国际新秩序,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的要求。也是由多极化趋势和世界多样化发展所决定的。五项原则是正确处理国家关系的最基本的国际关系准则,反映了新型国际关系的本质特征,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国际关系的历史和现实证明了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的国际新秩序

14、是完全切实可行的。(一)主要国际力量的国际新秩序观有何不同?(1)美国:发挥美国对世界的领导作用,确保领导地位,用美国的价值观来改造世界。即美国式的单极世界,以军事实力为后盾,建立以美国军事力量为保障的国际安全结构,(2)西欧:主张建立一个以西方政治经济模式、社会制度、文化价值观念的意识形态为基础的世界新秩序。反对美国独霸世界,要求在国际上分享领导权,(3)日本:确定和平与安全的基础上,实现自由民主和市场经济,以日美欧为主导,利用美的军事力量,日欧的经济建立新秩序,分享领导权。强调科技和经济对建立世界秩序的决定作用,总体而言,美日欧的国际新秩序是一个以西方大国利益为基础的,由西方大国领导的西方模式,他们之间也有分歧,(4)中国主张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目标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以保证各个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普遍受益,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国际新秩序应包括国际政治新秩序和国际经济新秩序,并且应发挥联合国的重要作用,(5)五项原则:政治:各国应互相尊重共同协商,而不应强加于人,经济: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应贫富悬殊,文化:相互借鉴,供繁荣,不应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