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试卷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8707721 上传时间:2022-08-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试卷(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试卷1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在OSI参考模型中,保证端到端的可靠性是在 上完成的。A、数据链路层B、网络层C、传输层D、会话层2.下列关于信道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信道所能允许的最大数据传输率B、信道所能提供的同时通话的路数 C、以兆赫为单位的信道带宽D、信道所允许的最大误差码率 3.在停止等待(ARQ)协议中,接受端收到一个重复的帧 。A、将其丢弃就行了,不必进一步操作B、出错就丢弃,并发送否认帧NAKC、没有出错就要上交给上层,并发送确认帧ACKD、无论出错与否,都要丢弃,并发送确认帧ACK4.在以太网中,冲突 。A、是

2、由于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错误使用造成的 C、是一种正常现象B、是由于网络管理员的失误造成的 D、是一种不正常现象5.LAN参考模型可分为物理层、 。A、MAC,LLC等三层B、LLC,MHS等三层C、MAC,FTAM等三层D、LLC,VT等三层6.对于帧中继FR网络,错误的是 。A、只有一帧没有差错才转发B、误码率较X.25网低C、没有流量控制能力D、没有网络层7.假设一个主机的IP地址是192.168.5.121,而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48,那么该主机的网络号部分(包括子网号部分)为 。 A、192.168.5.12B、192.168.5.121 C、192.168.5.120

3、D、192.168.5.328.采用TCP/IP协议进行通信时,建立传输连接需要 次握手。A、 4B、3C、2D、 19.在WWW服务系统中,编制的Web页面应符合 。A、HTML规范B、RFC822规范C、MIME规范D、HTTP规范10.关于加密算法,叙述错误的是 。A、没有理论上不可攻破的密码体制B、当公开密钥密码体制的加密方法出现后,常规密钥密码体制的加密就不需要了C、RSA的公钥加密的数据只能由其对应的私钥解密D、公开密钥算法可以很简单的进行密钥分配传递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OSI的会话层处于_层提供的服务之上,给_层提供服务。2.在数字传输系统中,码元速率为600波特

4、,数据速率为1 200b/s,则信号取_种不同的状态;若要使得码元速率与数据速率相等,则信号取_种状态。3.当收发窗口的大小都为1时,滑动窗口协议成为 协议4.ATM网络使用固定长度 字节的信元作为传输单元。5.TCP的拥塞控制算法中,在拥塞窗口CWND=24时,网络出现了超时(表明网络出现了拥塞),此时应该将慢开始门限ssthresh值设置为 。6.在TCP/IP互联网中,电子邮件客户端程序向邮件服务器发送邮件使用 _ 协议,电子邮件客户端程序查看邮件服务器中自己的邮箱使用 _ 或IMAP协议,邮件服务器之间相互传递邮件使用 协议。三、问答题(共30分)1.同步通信和异步通信的区别是什么?(

5、8分)2.当数据链路层使用PPP协议或CSMA/CD协议时,既然不保证可靠传输,那么为什么对所传输的帧进行差错检验呢?(8分)3.链路层广播和IP广播有何区别?(6分)4.TCP协议能够实现可靠的端到端传输。在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的传输还有没有必要来保证可靠传输呢?(8分)四、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已知 IP 地址是 141.14.72.24,子网掩码是 255.255.192.0。试求网络地址。(10分)2.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是1000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是m/s,当要发送的数据是bit,数据的发送速率为100kb/s,计算其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10分)3.已知TCP

6、的往还时延的当前值是30ms。现在收到三个接连的确认报文,它们比相应的数据报文段的发送时将分别滞后的时间是:26ms,32ms和24ms。设=0.9。试计算新的估计的往还时延RTT值。(10分)五、综合分析题:(共10分)已知路由器R6有表1所示的路由表。现在收到相邻路由器R4发来的路由更新信息,如表2所示。试更新路由器R6的路由表。表1 路由器R6的路由表目的网络距 离下一跳路由器Net23R4Net34R5 表2 R4发来的路由更新信息目的网络距 离下一跳路由器Net13R1Net24R2Net31直接交付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试题(1)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5:C、A、

7、D、C、A610:A、C、B、A、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传输层(或运输层)、表示层;2. 4、2;3.停止等待(或ARQ);4. 53;5. 126. SMTP、POP3、SMTP。三、问答题(共30分)1.(8分)答:“异步通信”是一种很常用的通信方式。异步通信在发送字符时,所发送的字符之间的时间间隔可以是任意的。【2分】当然,接收端必须时刻做好接收的准备。发送端可以在任意时刻开始发送字符,因此必须在每一个字符的开始和结束的地方加上标志,即加上开始位和停止位,以便使接收端能够正确地将每一个字符接收下来。异步通信的好处是通信设备简单、便宜,但传输效率较低。异步通信也可以是以帧作

8、为发送的单位。接收端必须随时做好接收帧的准备。【2分】“同步通信”的通信双方必须先建立同步,即双方的时钟要调整到同一个频率。【2分】收发双方不停地发送和接收连续的同步比特流。但这时还有两种不同的同步方式。一种是使用全网同步,用一个非常精确的主时钟对全网所有结点上的时钟进行同步。另一种是使用准同步,各结点的时钟之间允许有微小的误差,然后采用其他措施实现同步传输。【2分】2(8分)答:当数据链路层使用PPP协议或CSMA/CD协议时,在数据链路层的接收端对所传输的帧进行差错检验是为了不将已经发现了有差错的帧(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收下来。【2分】如果在接收端不进行差错检测,那么接收端上交给主机的帧

9、就可能包括在传输中出了差错的帧,而这样的帧对接收端主机是没有用处的。【2分】换言之,接收端进行差错检测的目的是:“上交主机的帧都是没有传输差错的,有差错的都已经丢弃了”。【2分】或者更加严格地说,应当是:“我们以很接近于1的概率认为,凡是上交主机的帧都是没有传输差错的”。【2分】3(6分)答:链路层广播是用数据链路层协议(第二层)【2分】在一个以太网上实现的对该局域网上的所有主机的MAC帧进行广播。【2分】IP广播则是用IP协议通过因特网实现的对一个网络(即目的网络)上的所有主机的IP数据报广播。【2分】4(8分)答:在旧的OSI体系中,在数据链路层使用HDLC协议而在网络层使用X.25协议,

10、这些协议都有确认机制和窗口机制,因而能够保证可靠传输。【2分】但是技术的进步使得链路的传输已经相当可靠了,因此在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重复地保证可靠传输就显得多余了。【2分】现在因特网在链路层使用的PPP协议和在网络层使用的IP协议都没有确认机制和窗口机制。【2分】如果出现差错就由运输层的TCP来处理(若使用UDP协议则运输层也不处理出错的问题)。【2分】四、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答:每步骤得【2分】2答:发送时延:107bit100kb/s107bit1001000bit/s 100s写出计算公式【2分】,代入计算【2分】,结果【1分】传播时延:1000m2108m/s510-6s5

11、ms写出计算公式【2分】,代入计算【2分】,结果【1分】3答:平均往还时延RTT旧的RTT(1-)(新的往还时延样本)【2分】RTT0=30ms【2分】RTT1=0.9RTT0+(1-0.9)26ms=0.930ms+(1-0.9)26ms=29.6ms 【2分】RTT2=0.9RTT1+(1-0.9)26=0.929.6ms+(1-0.9)32ms=29.84ms【2分】RTT3=0.9RTT2+(1-0.9)26=0.929.84ms+(1-0.9)24ms=29.256ms【2分】五综合分析题:(共10分)解答:先把表2的距离都加1,并把下跳路由器改为R4,得出:修改后的表2 目的网络距离下一跳路由器Net14R4Net25R4Net32R4每行得【2分】把表的每行和表1比较,按距离向量算法,得:路由器R6更新后的路由表目的网络距离下一跳路由器Net14R4Net25R4Net32R4每行得【1分】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