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地质学习题集.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8703634 上传时间:2023-10-1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地质学习题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煤矿地质学习题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煤矿地质学习题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煤矿地质学习题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煤矿地质学习题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地质学习题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地质学习题集.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地球概况及地质作用一、是非题1.接近地球中心的物质密度比较小。 ()2.地球内部压力随着埋藏深度增大而增大。 ()3.地壳运动是由外力地质作用引起的。 ()4.内力地质作用与外力地质作用都是独立进行的。 ()5.在同一纬度上,大陆上的重力值一般比海面上小。 ()6.因为地心处重力值为零,所以地心处压力值也为零。 ()7.地球内部物质密度随深度增加呈直线型增加。 ()8.某地磁倾角为正值,则该地必位于北半球。 ()9.某地磁偏角为东偏4,在进行磁偏角校正时,应在所测方位角值上加这个偏值。() 10.磁场强度的垂直分量在赤道上趋于零,在两极处最大。 ()11.磁场强度的水平分量在两极处最小

2、,在赤道上最大。 ()12.地球上获得太阳辐射能最多的部位是赤道。 ()13.在同一热源情况下,热导率小的地区地温梯度较大。 ()14.岩石的热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15.地壳以下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升高的规律称地热增温率。 ()16.地壳与地幔合在一起又被称为岩石圈。 ()17.软流圈的物质全部处于熔融状态。 ()18.陆壳下的莫霍面深度随地面高程的增加而增加。 ()19.地磁轴与地理轴的夹角称磁偏角。 ()20.变质作用可以完全抹掉原岩的特征。 () 21.变质作用最终可导致岩石熔化和形成新的岩浆。 () 22.重结晶作用不能改变岩石原来的矿物成分。 () 23.接触变质作用常常影响

3、到大面积的地壳岩石发生变质。 () 24.区域变质作用的变质程度表现出水平与垂直方向上都有变化。 () 25.石灰岩经变质作用后只能变成大理岩。 () 26.片岩、片麻岩是地壳遭受强烈构造运动的见证。 () 27.高温、高压和强烈剪切作用是引起变质作用的最主要因素。 ()28.P波和S波的速度随岩石物理性质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29.地球上没有一块地方完全没有地震活动。 ()30.地表每个地方发生地震的可能性都完全相同。 ()31.地震的震级可以通过地震仪记录的P波和S波的震幅计算出来。 ()32.大多数地震都是浅源地震。 ()33.深源地震总是与洋中脊相伴随。 ()34.浅源地震的烈度总是

4、比深源地震的烈度要大。 ()35.在任何条件下震级大的比震级小的地震烈度要大。 ()36.地震的震中分布可以告诉我们岩石圈活动的有关信息。 ()37.我国南北地震带是环太平洋地震带的一部分。 ()38.我国地震预测预防中总结出的“小震闹、大震到”的“规律”是普遍规律。() 39.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国强震频繁,说明地震活动有活动期和平静期之分。 ()40.地震台站接收到远处发生地震后的信息:首先是P波的突然出现,其次是振幅稍大的S波,最后是高振幅的表面波。 ()41.最有利于冰劈作用发育的地区是永久冰冻区。 ()42.岩石是热的良导体。 ()43.机械风化作用几乎不引起岩石中矿物成分的变化。 ()

5、44.石英硬度大、颜色浅、化学性质稳定,因而含大量石英碎屑的沉积岩抗风化能力强。()45.硬度不同的矿物,硬度大者其抗风化能力必然很强。 ()46.碳酸盐类矿物在弱酸中比在纯水中易溶解。 ()47.风化带可能达到的深度在一般情况下均大于氧化带。 ()48.在自然界的水解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有CO2参加作用。 ()49.干旱、极地及寒冷气候区等都是以物理风化作用为主的地区。 ()50.土壤与其它松散堆积物的主要区别在于土壤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 ()51.石灰岩是抗化学风化作用较强的一类岩石。 ()52.矿物的稳定性主要是指矿物抵抗风化能力的强弱。 ()二、选择题1.月球是地球的()。A.行星;B.

6、卫星;C.恒星;D.彗星。2.陆地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的()%。A.10.9;B.29.2;C.67.5;D.70.8。3.紧邻大陆的浅海海底称()。A.大陆架;B.大陆坡;C.大陆基;D.大洋盆地。4.温度常年保持不变其温度大体接近当年温度,比当地平均气温高0.82的地带叫()。A.变温带;B.恒温带;C.增温带;D.外热带。5.大气圈中与地质作用关系最密切的次级圈层是()。A.平流层; B.对流层; C.中间层; D.热成层。6.地球上重力值最小的部位是()。A.地心;B.地面;C.莫霍面;D.古登堡面。7.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构造时所用的主要地球物理方法是()A.古地磁法;B.地电法;C.地震波

7、法;D.重力法。8.地球最主要的热源是()。A.太阳能;B.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能; C.重力分异能;D.构造作用能。9.沉积岩形成过程中各种作用的先后顺序是()。A.风化搬运剥蚀沉积成岩;B.风化剥蚀搬运沉积成岩;C.剥蚀风化搬运沉积成岩;D.剥蚀搬运沉积成岩。10.通常引起强震的原因是下列因素中的哪一种?()。A.岩浆活动;B.滑坡和山崩;C.构造作用;D.潮汐力诱导的应力释放 。11.下列矿物中相对最易氧化的是()。A.黄铁矿(FeS2);B.磁铁矿(Fe3O4);C.赤铁矿(Fe2O3);D.褐铁矿Fe(OH)3 。三、简答题1.按照高程和起伏特征,陆地表面可分为哪些地形?2.地球的

8、内圈层包括哪些?3.根据大陆地表以下地温的来源和分布状况,可以把地内温度分为哪三层?4.根据能量来源和发生地质作用的场所不同,将地质作用分为哪两种?5.按作用的性质和方式,内力地质作用分为哪四种?6.按地震发生原因可分哪几类?7.按震源深度地震分哪几类?8.地震波按传播方式分哪几种?9.地震预报要求回答哪三个问题?10.全球的地震分布很有规律,主要集中在哪四个地震带上?11.火山喷出的物质包括哪些?12.变质作用的因素包括哪几种?13.外力地质作用包括哪几种?第一章:地球概况及地质作用答案一、是非题1.;2.;3.;4.;5.;6.;7.;8.;9.;10.;11.;12. ;13.;14.;

9、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二、选择题1. B;2. B;3. A; 4. B;5.B;6.A;7.C;8.B;9.B;10.C;11.A。三、简答题1.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和洼地等;2.地壳、地幔、地核;3.外热层(变温层)、常温层(恒温层)、内热层(增温层);4.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5.构造运动、地震作用、岩浆

10、作用和变质作用。;6.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和陷落地震;7.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8.纵波(P波)、横波(S波)、表面波(L波);9.何时、何地、发生何种震级的地震;10.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印尼地震带、大洋中脊地震带和大陆裂谷地震带;11.火山气体、熔岩、火山碎屑;12.温度、压力和具有化学活性的流体;13.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第二章:矿物与岩石一、是非题1.为纪念克拉克的功绩,通常把各种元素的平均含量百分比称克拉克值。 ()2.由元素组成的单质和化合物都是矿物。 ()3.矿物都具有解理。 ()4.自形程度愈好的矿物其解理也愈发育。 ()5.矿物被碎成极细的粉末后就成了非晶质物质。 ()6.矿物的颜色只与其成分有关。 ()7.金属光泽是指金属矿物所具有的光泽。 ()8.石英是一种晶面具油脂光泽,断口具玻璃光泽的矿物。 ()9.黄铁矿也是一种重要的炼铁原料。 ()10.石英、玛瑙、玻璃的主要成分都是SiO2 , 因此它们是同质多象矿物。 ()11.某火成岩含50%的SiO2 ,即其含50%的石英。 ()12.橄榄石具橄榄绿色的条痕。 ()13.克拉克值高的元素易富集成矿。 ()14.出露在地表的火成岩都是喷出岩。 ()15.地下深处正在结晶的岩浆其温度比同源喷出地表的熔浆低。 ()16.火成岩根据石英含量多少,可进一步分成超基性、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