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教案.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8690611 上传时间:2023-12-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望月》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望月》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望月》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望月》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望月》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望月》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望月》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望 月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黄海路小学 陆吉果教学设计理念:1、感受月亮文化之美。望月的第一部分展示了一幅安详、朦胧的江中月色图。教学设计时,我预设让学生通过一次次声情并茂的诵读,同时借助多媒体,来展现那轮分外皎洁的圆月,在充满诗意的语境中,来引领学生情思的放飞,让学生会感到从心灵的懵懂和沉睡中醒来,感到天地自然与我的同在,月光和心灵的共鸣。2、阅读月亮文化之雅。望月的第二部分,是“我”和小外甥的月下吟诗,我设想让老师和孩子们一 起在月夜的乐曲声中去感受“月下吟诗的美好意境。”让传统文化来扣响每个人的心灵。 3、启迪月神文化之智。文章最后一部分,小外甥充满童真与幻想的话语,把学生带入到童话的世界

2、里,让他们在经历了一次传统文化的洗礼后,回到天真浪漫的童年时代,去寻找月亮童话之趣。因此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置身于作品所描述的童话情境之中,与月亮对话,与文本对话,用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来解读文本,体会月亮是天的眼睛的智慧,从而赋予文本以更深刻的内涵。同时,我还设计了让学生用笔书写自己对月亮的遐想的环节,来展现童年特有的创造想象天赋,想象自己飞向了神奇的月亮,让笔尖驰骋在文化的河流中,把满腔的情,深深的爱,悠悠的思向月亮女神倾诉。在一篇篇洋溢自己真情实感的散文、诗歌、童话的即兴创作中,逐步建构起自己的“月亮文化”。教学设计中,我综合了音乐、图画等多种手段,设计了朗读、欣赏、交际、表演、想象等

3、一系列活动,来丰富孩子们的内心体验和意会。认识、推敲、鉴赏作品的内在情感,自然地进行语言的思维。在情境丰满、意象遥生、充满情趣的文本中亲近母语,在感受积累中逐步建构学生自己的月亮文化,让月亮圣洁的月光滋润学生的心灵。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亮产生想象的句子的意思3、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教学重难点: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一、回忆导入: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在月光中走了一圈,课文中的“我”和

4、“小外甥”一起在月光下做了些什么事情呢?(学生默读课文后汇报,教师适时板书) “我” 和 “小外甥” 诵月 论月(学习的开始,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使学生的学习有一个整体性)二、学习 “赏月”部分:1、师:夜深人静,“我”却和“小外甥”在一起诵月、论月,那么,是什么把“我”给叫醒了呢?(学生回答)2、师:美丽的月景叫醒了“我”,我们和作者一起来欣赏这月下美景吧!(教师适时板书:赏月) 赏月 “我” 和 “小外甥” 诵月 论月 教师范读,配乐月夜。 学生自读,多媒体出示自学要求:看看画面,自由读读课文第二节,挑自己喜欢的句子反复读读,品味品味,你喜欢的句子中,哪些词写得特别美,在这些词下面

5、加点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4、学生汇报:交流要点:(1) “安详”和“吐洒”两个词把月亮当作人来写,给人一种亲近感。(2) “流动的江水中,有千点万点晶莹闪烁的光斑在跳动”这句话写出了月亮下的江景具有一种动态的美。(3) “黑色剪影,在江天交界处隐隐约约地伸展着,起伏着。月光为它们镀上了一层银色的花边”“黑色剪影”和“隐隐约约”写出了月光下江景的朦胧美,“伸展着”和“起伏着”写出了月光下江景的动态美,“黑色剪影”和“银色的花边”写出了色彩美。(逐句交流,逐句指名指导朗读)5、师:真是一幅( )的月下江景图。(引导学生说形容月下江景的词语) 教师适时板书:美丽如画 赏月

6、 (美丽如画)“我” 和 “小外甥” 诵月 论月 师:让我们再次跟着音乐来感受一下这美丽的月下江景图吧!(学生起立齐读)(借助多媒体,综合了音乐、图画等手段,来丰富孩子们的内心体验和意会,让学生通过自己独特的视觉体验,一次次声情并茂的诵读,来展现那轮分外皎洁的圆月,在充满诗意的语境中,来引领学生情思的放飞,让学生会感到从心灵的懵懂和沉睡中醒来,感到天地自然与我的同在,月光和心灵的共鸣。)三、学习“诵月”部分:师:柔美的月光不仅把“我”叫醒了,也把小外甥叫醒了,于是,我和小外甥便一起“背诗”,下面,我们就借用古人的诗句来吟诵美丽的月下景色吧!1、 学生自读文中的313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诗句,多读

7、几遍,和同桌说说诗句的大意。2、 考考你:教师就诗句质疑问难。(教师说诗句大意,学生不看书说出对应的诗句)3、 师:写月亮的诗真是多如繁星,我们一起来吟诵这些写月亮的诗句吧!(教师板书:多如繁星) 赏月 (美丽如画)“我” 和 “小外甥” 诵月 (多如繁星)论月(多媒体出示诗句,学生开火车配乐朗读诗句)4、 师:从文中,我们看出来,这是什么样的小外甥?(学生汇报,教师适时板书:聪明好学) 赏月 (美丽如画)“我” 和 “小外甥” 诵月 (多如繁星)(聪明好学 论月我们大家也和小外甥一样聪明好学,下面,我们分角色朗读313自然段,其中,第12自然段的省略号我们就以赛诗的形式进行朗读。(学生分角色

8、朗读,到12自然段的省略号时,展示课前搜集的关于写月亮的古诗)5、(多媒体出示)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 指名朗读。师:沐浴的本意是什么?在这里又是什么意思? (学生汇报,教师适时引导)(学习中穿插交流展示的比赛环节,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积累。)四、学习“论月”部分:师:我们借用诗篇来诵月,我和小外甥在月下还谈论“月亮像什么?”,小外甥有他自己奇特的幻想,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的1420自然段,说说小外甥幻想月亮像什么?1、 学生自由读课文的1420自然段并思考“小外甥幻想月亮像什么?”的问题。2、(多媒体出示文中的对话)指名分角色读。

9、(冒出问题)“你说,月亮像什么?”(笑着反问)“你说呢?你觉得月亮像什么?”(不假思索地回答)“像眼睛,天的眼睛。”(好奇地问)“你说说,这是什么样的眼睛?”(绘声绘色地讲述)“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大一次”2、 学生朗读,教师适时引导理解提示语中的“不假思索、绘声绘色”,以朗读体现词语的大意。3、 师:小外甥幻想月亮像天的眼睛,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多媒体出示月圆月缺的过程,以具体直观的形象让学生体会月亮被幻想成天眼的合理性)4、 师:这是多么奇特的幻想。(板书:新奇独特) 赏月 (美丽如画)“我” 和 “小外甥” 诵月

10、(多如繁星)(聪明好学 论月 (新奇独特)5、师:小外甥困了,想睡觉了,他幻想是( )(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的“月亮困了,睁不开眼睛了”一句,让学生朗读表演)师:又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小外甥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板书:爱幻想) 赏月 (美丽如画)“我” 和 “小外甥” 诵月 (多如繁星)(聪明好学 爱幻想) 论月 (新奇独特)(我引导学生置身于作品所描述的童话情境之中,与月亮对话,与文本对话,用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来解读文本,体会月亮是天的眼睛的智慧,从而赋予文本以更深刻的内涵。)五、学习“想象”部分: 师:小外甥回舱了,引导学生读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甲

11、板上又展开了幻想的翅膀)望着月亮,“我”会幻想写什么呢?请你拿起笔,展开你幻想的翅膀,把你的想象写下来。1、 学生写,教师多媒体播放画面和音乐。2、 指名学生汇报所写的片段。(我让学生用笔书写自己对月亮的遐想的环节,来展现童年特有的创造想象天赋,想象自己飞向了神奇的月亮,让笔尖驰骋在文化的河流中,把满腔的情,深深的爱,悠悠的思向月亮女神倾诉。在一篇篇洋溢自己真情实感的散文、诗歌、童话的即兴创作中,逐步建构起自己的“月亮文化”。 )六、作业设计:1、搜集关于山水的诗句进行积累。2、背诵课文的第二自然段。附:板书设计 望 月 赏月 (美丽如画)“我” 和 “小外甥” 诵月 (多如繁星)(聪明好学 爱幻想) 论月 (新奇独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