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庄窠小学武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8661223 上传时间:2024-03-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高庄窠小学武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完整版)高庄窠小学武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完整版)高庄窠小学武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完整版)高庄窠小学武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完整版)高庄窠小学武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完整版)高庄窠小学武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高庄窠小学武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庄窠小学武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新体育课程改革方案提出“强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之一,它在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体育活动的兴趣以及弘扬民族精神上所起的的作用是任何一个教材无法比拟的。在小学生中进行武术教学是以民族民间体育活动-武术为主要手段,更好地锻炼学生身体,改善课堂气氛和教学内容的多样性;把武术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和综合性、对抗性等融合在体育教学之中,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内脏器官功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等意志品质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对此课题进行研究是为了使武术能更好的发挥其作用:使学生具有聪慧的头脑,

2、高尚的品德,勇敢顽强、朝气蓬勃、机敏灵活、交往协作的良好品质;通过课外活动、课堂教学、业余训练等手段来完成,它也能够很好的体现在新课程背景下,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更好的发挥它的作用,体现其真正的价值。促进教育思想转变,推动学校整体改革,提高办学水平。在武术成为校本课程过程中,我们首先必须考虑的问题是:怎样构建包含国家、地方、学校的三级课程?因为它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我们认为:“三级课程是一个整体,各级课程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只是从管理的角度为了解决课程的适应性,相对按三级权力主体相对划分而成。因此,武术教学的实施,既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又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差异性。因为学校是

3、把理想课程转换为现实课程的主要场所,是真正发生教育的地方,所以它就是课程的一个权力主体。一、开发武术校本教材的重大意义(一)学生方面:1、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促进学生个性成长。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就是要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而良好的发展,从而使每个学生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校本课程在开发的形式上看是“以校为本”,而隐藏其背后的真正哲学理念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充分自由发展为最高目标。以人为本的理念既强调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又强调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与众不同的唯一。2、以武健体,促进学生体质健康。3、以武育德,弘扬民族精神、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自尊心

4、、自豪感。民族民间体育活动中所特有的人文内涵深深地影响着学生的品德修养。学武不仅能让学生在练武中露一手,更重要是能让学生在练武中懂得武德,学到武德。武术教学有助于学生确立学习的楷模,建立崇拜的偶像,激发学习热情和动力。如:南宋抗金民族英雄岳飞,幼年时,母亲在其背上刺字“精忠报国”,使他铭刻在心,学文习武,文武兼备。金兵进犯中原,他率兵抗金,收复中原。以自已的行动,报效祖国和人民。民国期间,津门大侠霍元甲不甘忍受侵略者欺凌和狂妄,挺身而出,飞上擂台,使那些帝国主义列强的拳师,不敢在中国的武坛上耀武扬威,大振了中华的国威。还有现代的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等中华武术代表人物。蜚声影坛,使中国功夫震惊了

5、世界。由此可见,武术寓于深刻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无疑是激励学生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巨大动力。通过武术教学,不仅增强了学生的体质,而且还借助武术项目内外兼修的运动特点,向学生宣扬了民族正义感和“重义守信、助强扶弱、恭廉修行”的民族气质,从而不断地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二)教师方面:参加校本课程的开发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课程的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仅仅是变革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而且是变革人,比较而言,校本课程的开发更重视教师的发展,而不是课程文本的开发,换言之,课程的开发是手段,教师的发展是目的。其中,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加以完善,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的提高,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等。1、精神

6、领域:以学生发展为本、合作精神、师生关系。2、知识领域:知识本质、知识结构。3、技能领域:课程能力、研究能力、教学能力。(三)宏观方面1、在民族精神纲要、生命纲要两纲实施的今天,武术校本课程的教学实践更显现出其无可比拟的作用。2、有利于学校特色的形成。一个学校有没有特色要看它有没有明确办学目标,应该说国家对于各级各类的培养目标和规格都有一定的规定,但是这规定是基本的普遍的,不可能照顾到各类学校,所以也不能形成特色,那么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是形成学校特色的一种具体的可行性保障。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武术内容,纳入课堂教学中。不仅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更合理地掌握一项技能,还能延伸到课外,使之成为

7、学生课余生活的良好教材,进而发展成为学校体育教学的一大特色。二、武术校本课程的编写基本策略和具体操作(一)基本策略:通过课程开发与利用来实现普及每一位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根据新课程理念,课程应该是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国家、地方、与学校三级课程是一个整体,教育部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最高权力机构,它的主要职能是制定国家基础教育的方针政策、国家课程计划框架、国家本位课程的标准以及具体实施的建议方案。省一级的教育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能是按地方的实际情况与发展需要,为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制定具体的方案,开发好地方的本位课程,以及指导学校合理地实施地方制定的课程计划。学校是把理想课程变为现实课程的主要场所,是

8、真正发生教育的地方,因此,无论怎样,它是课程的一个权力主体。(二)在发挥这主体作用时,我们主要的做法:1、把上级的教材内容体系中关于武术的集中与补充,再进行编排,作为一个单项的教学内容来完成,通过综合的活动使基本技术得以巩固和组合发展,让学生觉得武术在课堂学习中起到牵引作用,从而不断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武术的情感,促进学生形成了在课堂学习中的正迁移作用的发生,实现一种学习的良性循环。在实施中,还必须以榜样教学来激励学生,方能事半功倍,这个激励因素就是组建兴趣组,争创好成绩。可分为班级武术队、学校武术队,以点带面,激发更多的学生来参与。2、通过课余的集中训练,来提高校本课程的展示面与点。让部分学

9、生通过再学习与巩固,来达到技术的进一步优化,完成学习武术的另一目的:以良好的个体组成集体,进行比赛。所谓的业余训练是指学校为发展学生的爱好,培养学生兴趣,展示教学成果,从中选拔一些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在特定的时间、指定的学习领域进行继续学习,不断提高或保持成绩而专门组织的一个教育过程。从中我们看到了业余训练的三要素:目的、教练员、队员。(1)目的:通过武术的业余训练,进一步学习武术基本套路与器械,增强学生体质,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培养良好的体育卫生习惯,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发展业余爱好,在竞争中创优异成绩。有了明确的目标,教师和学生就可以共同致力于此项工作,向着同一个目标努力。(2)教练员:一个

10、好的教练员,他必须具有丰富的知道能力,以及个人技能的良好表现,对武术传统充满热爱,认真的工作态度,平时多钻研,制定详细的训练计划,训练目标,平时有记录,及时进行信息的反馈,指导和制约自己的工作。(3)队员:小学生的变化较大,还没有形成较稳定的机体表现,故在选材上应从(三、四)年级面积稍大的范围进行,有利于选择的正确性,也有利于兴趣组的梯队建设。(三)武术校本课程举例:武术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实践中逐步积累形成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民族文化遗产。通过学习与锻炼,使学生多学会一种锻炼身体的方法及保护自己的技能;又可以磨练学生意志,丰富校园文化生活。1、教学总目标 心理发展目标社会适应

11、目标能力发展目标身体发展目标 发展灵敏、柔韧、速度和力量等体能。促进身体正常生长发育,增进健康。能主动、积极地参与武术活动,乐于表现自我,并了解民族民间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传承民族文化,并能表现友好交往、互助合作的态度。能在了解武术基本知识,掌握武术训练方法的同时,养成运动习惯,建立终身爱好民俗体育的兴趣。2、各年级教学目标和内容(1)、编排以中国功夫为背景音乐的武术操,作为学校的课间操,来代替传统的广播体操。(2)、以武术中的传统项目太极拳为主线,开展武术课堂教学,让学生在练习的同时,懂得太极拳的精髓所在。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基础,完成学校体育到社会体育的过度。三、结论通过以上的具体操

12、作与实施,可以看出,课程开发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具有生成性,就课程而言,它有以下几种基本形态: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经验的课程。其中又可以分成两大类: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是理想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经验的课程是现实课程。任何国家课程都需要教师与学生的教学活动才能得以体现,所以学校与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一个主体,课程随时需要学校与教师根据实际加以调整与完善,使理想课程与现实较为一致。1、通过开展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武术校本教材的开发、实践和研究,激发了学生对民族民间体育活动的兴趣,宏扬民族民间传统文化。2、通过武术校本课程的教学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还使学生学会了利用传统养生来进行自我锻炼,全面促进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主动的个性发展。3、通过武术校本课程的教学活动更促进了教师需要专业自主发展和学校需要自主的办学特色形成。武术作为学校长期的校本课程,在一定时期的探究下,通过课堂教学与业余训练,一定会朝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充分发展学生个性,给教师一定的探究空间,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形成学校办学的一项特色,使体育学科真正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