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汉中市陕飞二小全员赛教张旭老师的教学设计v.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8639364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汉中市陕飞二小全员赛教张旭老师的教学设计v.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1年汉中市陕飞二小全员赛教张旭老师的教学设计v.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1年汉中市陕飞二小全员赛教张旭老师的教学设计v.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1年汉中市陕飞二小全员赛教张旭老师的教学设计v.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1年汉中市陕飞二小全员赛教张旭老师的教学设计v.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汉中市陕飞二小全员赛教张旭老师的教学设计v.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汉中市陕飞二小全员赛教张旭老师的教学设计v.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汉中市陕飞二小张旭老师的教学设计及反思表一学校汉中市陕飞二小设计者张 旭学科(版本)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章节第二单元第6课学时第二课时年级 三年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抓住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课文的整体内容的把握,感受人们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及其它动物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措施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教学难点:初步领会描写恶劣气候

2、、环境的内容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学情分析1、根据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智力水平来看:我们班大部分学生学习习惯良好,学习态度非常端正;思维敏捷;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强;接受的速度也比较快;而且对学习过的新知识能学以致用。完成作业的效率高,在平时的测试或者练习中,成绩优秀。少数学生学习较被动,粗心大意,丢三落四,学习方法不恰当,有的甚至不会听课,说写能力较差。2、从教材本身来看,故事内容容易理解,但要深刻体会恶劣气候、环境和人们奉献爱心关系,领会人们为了保护燕子所表现出来的博大的爱心是教学的重点,因此我运用交互式白板的功能巧妙设计教学环节,设计直观图片加以说明,在显示文章内容

3、,并让学生在文中找出关键词句,通过朗读感悟、情景表演、启发想象,从而使教学活动与学生心灵对接,以达到教学效果。媒体的选用及设计意图媒体的选用:1、 自制电子交互式白板媒体课件。设计意图:a) 、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调动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提高教学质量。b) 、选用白板教学,能更灵活地插入图片、放大图片、移动图片,引导学生进一步突破教学难点和重点。c) 、可以在白板上书写文字或勾画出文中关键词句,突出重点,同时师生互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2、 课前学生搜集有关人类保护动物的资料。设计意图:为了初步培养学生的搜集资料的能力,同时也进一步激发学生爱护动物的情感。表一(续)教学策略及方法基

4、于教学目标的制定和重难点的提出,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在课堂里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自读自悟,避免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情境,组织和引导学生不断深入领会和掌握课文内容。、设计富有启发性和思考价值的问题,组织和引导学生解决疑难问题,使学生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创设情景想象,引导学生运用积累的语言材料和表达方式,进行创造性地表达。5、抓住重点词句意思,体会文章的感情。6、尊重学生的阅读实践,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积累和运用。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默读,通过师生、生生互动交流,培养学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内容和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能力。学法指导1、初步学会默读。2、小组合作学习、

5、探究,学会与他人交流和分享。3、学会设身处地,想象情景。4、学会应用优美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5、在读中学会找重点词句、重点段落,理清课文思路,以读促理解;6、学习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对关键词句的理解,要善于启发引导,培养学生独立理解词义的能力。表二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活动设计活动目标媒体使用及分析(交互式电子白板使用功能)活动一、看图说话同学们,请看这些燕子,它们长得什么样子?引导学生通过看图片,学生可以利用本册第一课燕子中描写燕子外形的语段描写燕子外形。1、欣赏燕子美丽的图片,激发学习兴趣。2、巩固学过的优美语言,起到学以致用的作用。应用白板的拖图功能,把燕子从图库中拖出来。活动二、

6、师生共同板书课题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六课,请你拿出你的右手食指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1、教师边板书,边强调“燕子”的“燕”的第4笔是横,第11笔是撇;“专列”的“专”的第3笔是竖折撇。2、教师利用白板的放大功能,放大这两个字。根据班上部分学生对写汉字笔顺和笔画掌握的不够扎实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强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运用了白板的书写功能和放大功能。活动三、齐读课题,启发质疑1.齐读课题,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你读了课题后有什么疑问?2.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加以归纳,并且通过过渡引出下文燕子是候鸟,也是我们益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它们自己能长途飞行,秋去春来,年年如此,从来不迷路,为什

7、么在这篇课文里却用专列送行呢?请同学们快速打开课文,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1、学生齐读课题。2、学生对课题质疑。“学思于疑”,给学生搭建质疑的平台,允许学生各抒己见,指名学生在班上交流。3、 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加以归纳,并且通过教师的过渡引出下文让学生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1、学生对课题质疑。学贵思于疑,让学生带者疑问走进课文。2、初步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白板的展示、保存功能活动四、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解决质疑学生默读课文第二段,想想燕子为什么要乘坐专列呢?1、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2、学生交流汇报。3、教师利用白板出示文章的第二自然段内容。指名学生在白板上圈出关键词“麻烦”。1、训练学生学会

8、默读,让学生在读中思,读中悟。2、学会找关键词应用白板的展示功能和圈画功能。活动五、连环疑问,师生共同研读课文,寻找燕子在瑞士遇到的麻烦和感悟燕子濒临死亡的因。1、认真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一想燕子在瑞士境内究竟遇到了哪些麻烦?2、你从课文中哪个词语中最能体会到燕子当时遇到的麻烦非常糟糕、处境十分危险?3、学生的回答,教师随即抓住关键词,组织学生交流;结合图文体会燕子当时的处境。4、用因为所以”句式说说燕子的濒临死亡的原因。进一步体会燕子的处境十分危险。5换词读句。“麻烦”一词还可以用什么词来代替。把换的词放在原文里读一读,读出燕子的不幸、灾难。(指名读)师生评价。6、齐读第二自然段,谈感受。

9、1、引导学生边默读边在书上圈画出关键词,还可以在书上做批注。2、指名学生在白板上圈画出燕子遇到了哪些麻烦。3、齐读这些“麻烦”的句子。4、抓住这些关键词,组织学生交流、理解“气温骤降”、“长途跋涉”、“饥寒交迫”“濒临死亡”在文中的意思。1)在理解“气温骤降”一词时,师曰“同学们,你们怎么理解气温骤降”,你能举个例子给大家说说吗?从这个词你体会到了什么?(冷)教师利用白板的拖图功能,拖出冰雪覆盖大地的图片。2)燕子濒临死亡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冷吗?还有什么?(累、饿)你从文中哪看出燕子的累?(长途跋涉、非常疲劳)男生跟着女生读“长途跋涉、非常疲劳)接着教师出示世界地图介绍燕子春天一到要从南方飞往北

10、方要经过的遥远路途。从而感受燕子的长途跋涉,非常疲劳。3)当燕子千辛万苦才到北方时,正需要食物补充体力时,迎接它们的却是什么?(饥寒交迫)4)齐读“饥寒交迫”。饥寒交迫是什么意思?“饥饿”是因为什么?“寒冷”是因为什么?5)用“因为所以”句式来说说燕子的濒临死亡的原因。5、通过前面的学习,你还认为燕子遇到的仅仅是麻烦吗?在这里我们可以把“麻烦”换成什么词来说?师板书:(不幸、灾难)根据学生的回答,换次读句子。把换的词放在原文里读一读,读出燕子的不幸、灾难。(指名读)师生评价。6、齐读燕子遇到的麻烦,想象燕子的挣扎在死亡线上的场面,此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1、指导学生学会读书、勾画、批注。2、学会

11、抓住文中关键词句和欣赏冰天雪地的图片,体会当时气候、环境的恶劣。3、用“因为所以”练习说话,进一步理解燕子濒临死亡的直接原因,同时训练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4、留给学生足够的读书时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多读是感悟的基本方法,读是发展语言的一种最经常的重要手段。课堂应该保证学生读书的时间,让他们在这种最基本的语言实践中走进语言,感知语言,积累语言。5、通过朗读与文本对话,谈心情。1、在此处利用白板的展示功能把课文第二自然段内容展现在白板上,这样便于学生在白板上勾画出燕子遇到麻烦的关键句,教师便于订正和讲解。2、利用白板的拖图功能,出示冰天雪地的图片,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天气的寒冷。3、利用对关键词句的

12、理解,概括出燕子遇到的麻烦有“冷”、累”、“饿”,示范给学生在文中对应词句处做批注,白板使教师给学生呈现出直观的示范性。活动四、感悟爱心1、同学们,在这突如其来的自然灾难面前,燕子是不幸的,然而我们的燕子又是幸福的。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和第三自然段。感受燕子的幸福。2、读了课文,说一说燕子的幸福来自谁的关爱和救助?3、政府知道这件事时,它们是怎么做的?4、“呼吁”是什么意思?它与“呼喊”有什么不同?5、情景模拟。假如你是一名电视台或者广播台的播音员,你将怎样呼吁?1)讲清呼吁要求。2)、学生动手写广播稿,情景模拟政府在广播电台呼吁。3)、学生上台表演。(指名A生和B生)4)师

13、生评价表演者的语言表达能力。6、当地的居民是怎么做的?贝蒂呢?抓住关键词如“一点也不”等词语体会贝蒂救护燕子精神可贵。8、出示白板:看图想象插图,丰富课文内容。1、学生齐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和第三自然段。然后交流和汇报燕子的幸福来自谁。(师板书:幸福 政府 居民 贝蒂)2、指名回答政府知道这件事时,它们是怎么做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3、明确“呼吁”与“呼喊”的区别。(师生可以做示范。)4、假如你是一名电视台或者广播台的播音员,你将怎样呼吁?(呼吁时讲清楚眼到了什么麻烦,要求居民该怎么做,送往哪里。)(A、可以自己直接写播音稿;B、也可以先在小组内交流、讨论,然后再写。)(学法指导:自

14、主、合作交流)指名学生上台表演,师生评价。学习第3自然段:利用白板出示两个句子,进行比较,体会感情。学习第4自然段。在这样恶劣的天气里,小贝蒂冒着严寒寻找燕子,她会遇到什么困难呢?(预设学生回答:双手冻僵,在山路上滑倒,冷得全身发抖)指名朗读第四自然段。贝蒂是怎样救护燕子的呢?找出最让你感动的语句,多读几遍。出示句子整体,随即指导交流、朗读:在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间崖缝里,寻找冻僵的燕子。你能读出危险吗?一天下来,她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只燕子。(5)看图想象:小贝蒂在哪儿发现了燕子?她是怎么做的?会说什么?1、 通过情景模拟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锻炼学生的写作水平或口语表达能力。2、“呼吁”对于学

15、生来说是个新词,因此用我们常见的“呼喊”来进行比较与理解。3、听到政府的呼吁后,瑞士居民们又是怎么做的呢?在处理这一环节时,我用了“读一读,比一比。”让学生反复读句子,体会理解“纷纷,冒着、顶着、踏着、四处”表达了人们为了找到燕子,不怕寒冷和困难。在学习这一部分时把朗读、想象、体验、感受以及情感的升华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披文以明理,体验以入情,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4、抓住关键词如“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一点也不”体会恶劣的天气与贝蒂救护燕子精神可贵。5、通过插图,发挥学生的想象。利用白板快速呈现文本和句子。既省时,又直观。活动五、创设情景,体验感情师先用语言启发情感,然后让学生想象。师:狂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