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结合构建高效课堂.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8626987 上传时间:2023-12-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思结合构建高效课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学思结合构建高效课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学思结合构建高效课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学思结合构建高效课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学思结合构建高效课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思结合构建高效课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思结合构建高效课堂.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思结合 构建高效课堂 合阳县城关小学 侯肖雅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有学思结合,才能构建高效课堂。 新课程要求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把学和思紧密结合起来。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其实不在于学生的“学”,而在于“思”,因为“学”已经被广大教师发挥到极致,几乎每个教师都是传授知识的高手,而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会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却是每位教师必须面对的一项重大课题。如何让学生做到学思结合呢?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 教师要推陈出新,打破旧格局,构建新模式。 以

2、往的课堂是教师“满堂灌”“一言堂”,在学思结合的课堂上,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充分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课堂上要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问题的时间;要鼓励学生不迷信课本,不迷信教师,敢于对书本知识和老师进行质疑;同时,要改变现有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让学生体验探究问题的乐趣。近年来,我们学校以“预学交流拓展”的教学模式为突破口,注重学思结合,为学生搭起了高效课堂的桥梁。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角色转换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精心创设情境,启发引导,学生充分参与,主动探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尊重每一个学

3、生的人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时间、空间还给学生,把对课文的解释权还给学生,学生能独立思考、探究领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接受新知,学与思密切结合,成为构建高效课堂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二。教师要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学则疑,疑则思”的能力。教师应根据学科特点,适时教给学生学习和思维的方法,让学生养成学而思的习惯。一旦掌握了方法,形成了习惯,学生的“思”就不再是漫无边际的胡思乱想,就会沿着正确的方向走向创新的道路。例如,在我校实践的“预学交流拓展”的教学模式中,“预学”这个环节教师就教给了学生很好的学习思考的方法。预学题的设计有一定的方法指导,学生读了以后知道如何学习就

4、可以完成预期目标。比如:细读课文某一部分,用横线或者波浪线、双横线等符号画出相关语句等,这些都是为学生解决问题服务的,都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不仅如此,在预学题中还要有呈现结果的要求。如在课本旁边写出自己的理解或者感受等。学生掌握了方法,有章可循,就会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三 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把课内学习和课外实践相结合,把“学思结合”落到实处。学习课本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指导课外实践,运用课内知识解决课外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学思结合的过程。新课程倡导开展以研究性学习为主体的综合实践活动,目的就是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去,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独

5、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校实践的“预学交流拓展”的教学模式中“拓展”这一环节就是学思结合、用所学知识指导课外实践的一个典型范例。拓展环节可针对教学目标,让学生仿照所学课文某一片断的写法,写一写身边的事物;或者仿照所学课文通过具体事例描写人物品质的方法,描写熟悉的人物;或仿照课文结构续写课文等;或仿照所学课文描写景物的方法描写一处景物等。也就是所谓的“从读中来到写中去”。如在学完七月的天山一文后,我出示了事先准备好的一幅风景画,让学生运用课文中学到的比喻、拟人、排比、反衬等写法,描写图中一处景物,将景物写具体、写生动。学生掌握了写景的基本方法,写出来的片段异彩纷呈,有写水的,有写山的,有写树的都能运用恰当的修辞,精美的语言,将景物描写的栩栩如生。总之,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应真正把握学科特点,把学习语言,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作为最终目的,把“学”的权力还给学生,把“思”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把学与思结合起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学思结合 构建高效课堂 合阳县城关小学侯 肖 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