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的特性----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8613843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酶的特性----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酶的特性----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酶的特性----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酶的特性----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酶的特性----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酶的特性----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酶的特性----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酶的特性-教学设计一、说教学设计(一) 说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能说出酶的概念、酶的本质、总结出酶的特性及影响因素,并能分析应用。2、能力方面: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和网络探究,让学生体验酶发现的艰辛,让学生关注有关酶研究的最新发展及应用,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二)说教学内容1、教材内容的地位、作用与意义:本说课内容是在第1课时“酶的作用和本质”的基础上结合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实验,进一步理解酶的特性,特别是反应条件的温和性,为后面学习“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2、教材的编排特点、重点和难点(1)教材的编排

2、特点:本章节的教材编排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特性,如新教材将酶的高效性、专一性等实验编排在教材正文内容之前,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而在影响酶活性的探究性课题中也布置了不少讨论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再次,本章节的教材与日常生活联系得更紧密,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2)教学重点: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pH影响;(3)教学难点:对照性实验设计中的几个主要原则。(三)说教学对象1、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生物细胞知识,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对化学催化剂有感性认识,具备了一定的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以及进行探究活动的一般方法,具有利用网络进行搜集、处理及表达

3、、展示信息的能力。2、学生学习方法和技巧: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究。3、学生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初步提高全体学生发现、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四)说教学策略1、 教学设计思路1) 课前探究 感性认识收集有关酶的发现历程资料;有关酶研究的最新发展成果和应用;了解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贴近生活 激趣导入:课前让同学们找寻生活中与酶有关的产品,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各小组派代表将所找到的物品展示及介绍)3)设计实验 探索问题(1)如何证明酶的活性受温度、PH值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教师给予以下实验材料,学生根据实验的可操作性进行实验设计可溶性淀粉、过氧化氢、NaOH

4、(5%)、Hcl (5%)、碘液、淀粉酶(最适温度5075)、过氧化氢酶(新鲜鸡肝)、斐林试剂(检验还原性糖)、试管、烧杯、酒精灯等。(2)教师重点介绍对照性实验设计中三个主要原则:单因子变量原则等量原则对照性原则举例分析:结果现象421/2滴2mL试管2滴FeCl3溶液3/肝脏研磨液22mLH2O2溶液1项目序号等量原则2mL2mL注入斐林试剂421无砖红结果现象52mL2mL注入新鲜淀粉酶溶液32mL/注入蔗糖溶液2/2mL注入可溶性淀粉溶液1试管项 目序号对照性原则滴滴滴碘液321结果现象1mL1mL1mL淀粉酶溶液冰块沸水热水温度2mL2mL2mL淀粉溶液试管项目单因子变量原则(3)老

5、师巡视学生实验设计情况,并发现了以下几种有代表性的设计方案。A组设计的实验方案(探究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序号项目试管121淀粉酶溶液1ml1ml2PHNaOH 1mlHcl 1ml3可溶性淀粉溶液2ml2ml4温度60605斐林试剂2ml2ml6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分析:以上设计是否科学?引导学生回答,得出结论:以上设计缺少对照组。B组设计的实验方案(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序号项目试管1231可溶性淀粉溶液1ml2ml1ml2淀粉酶溶液1ml1ml1ml3温度60沸水冰水4碘液12滴12滴12滴5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分析:以上设计是否有错误?引导学生回答,得出结论:以上设计有两点错误,一是加入的可

6、溶性淀粉溶液没有遵循等量原则,二是试剂加入的顺序错误2、3步应互换,导致出现多个变量。C组设计的实验方案序号项目试管1231淀粉酶1ml1ml1ml2PH蒸馏水1mlNaOH 1mlHcl 1ml 3可溶性淀粉溶液2ml2ml2ml4温度冰水沸水605斐林试剂2ml2ml2ml6温度条件煮沸1分钟煮沸1分钟煮沸1分钟7实验条件引导学生分析:以上设计是否有错误?引导学生回答,得出结论:以上设计有PH值和温度两个变量,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4 )教师指导,调整设计除了注意实验设计三原则外,还要注意实验的顺序,如果有时间,实验组可等梯度多做几组,得出的结果更准确。序号项目试管1234567891淀粉溶

7、液(ml)1111111112温度1020304050607080903淀粉酶2ml2ml2ml2ml2ml2ml2ml2ml2ml4碘液(滴)1111111115实验现象6调节温度上升下降7实验现象 (建议:也可使用唾液淀粉酶或过氧化氢酶做此实验)序号项目试管123451淀粉酶1ml1ml1ml1ml1ml2PH值567893可溶性淀粉溶液2ml2ml2ml2ml2ml460水中(min)555555斐林试剂(ml)222226温度条件和保持时间沸水1min沸水1min沸水1min沸水1min沸水1min7实验现象 (建议:也可使用唾液淀粉酶或过氧化氢酶做此实验,但要注意它们的最适温度)5)

8、动手实验 检验结果让学生参与到科学研究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亲自动手实验,尝试解决问题,实现“感性思维理性思维具体思维”的飞跃。以下是学生在动手实验中发现的新问题:例1:有一组同学在做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第一步先放了淀粉酶,在调节了温度后才放淀粉,发现实验结果和预期的不一样。例2:有一组同学在做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时,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进行检验,发现结果不同。老师针对实验出现的新问题引导学生一起分析解决6)交流成果,总结提高学生交流成果,体验探究成功与失败;学生评价各组研究成果;回忆酶的各知识点;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参与到研究性学习中。2、教学方法:进行启发式、讨论式和探究式教学,引导

9、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激发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3、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CAI课件、网络、实验室4、教学流程交流结果 总结提高 教师多种媒体技术网络查找 感性认识贴近生活 激趣导入设计实验 探索问题教师指导 调整设计动手实验 检验结果学 生学 生5、 板书设计 二、酶的特性(1)酶具有高效性1、酶的特性 (2)酶具有专一性 温度影响酶的活性(3)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 PH值影响酶的活性 (1)单因子变量原则2、对照性实验设计三原则 (2)等量原则(3)对照性原则(五)、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重点是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PH值的影响。所以我在处理这一内容时,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地调查、设计实验、动手实验、观察、探讨等探究过程获得结论,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既培养了学生发现、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二、说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学生动手实验时,学生提出了很多新的问题,这些问题有一些是我在课前没能预见到的,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深知自己知识深度与知识面不足,特别是生物知识与各学科间联系的知识还不够,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要加强学习不断充实自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