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运算定律95967.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8607024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法运算定律95967.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加法运算定律95967.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加法运算定律95967.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加法运算定律95967.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加法运算定律9596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法运算定律95967.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第28页例1(加法交换律)和第29页例2(加法结合律)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教学难点: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故事导入: 1、课前:面老师想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好吗?但是,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请大家边听边思考,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老师配合课件,讲故事) 宋朝有一个很喜欢饲养猴子的人,人们叫他狙公。他家养了一大群猴子,他能理解猴子的

2、意思,猴子也懂得他的心意。他宁可减少全家的食用,也要满足猴子的要求。然而过了不久,家里越来越穷困了,他不得不减少猴子的食量。有一天,他对猴子说:“早上,我给你们每只猴子三个桃子;晚上,我给你们每只猴子四个桃子。你们够吃吗?”猴子们一听,十分恼怒,都不同意。于是,他想了想,又说:“这样吧。早上,我给你们每只猴子四个桃子;晚上,给你们每只猴子三个。这下总该够吃了吧?”猴子们一听,一个个都趴在地上,非常高兴。 2、故事讲完了,你发现了什么?(不论是早上给3个桃子,晚上给4个桃子;还是早上给4个桃子,晚上给3个桃子。都一样,都是一共7个桃子。) 3、你能用算式表示吗?(学生列式,老师板书:3+4 4+

3、3) 4、这两道算式都等于7,那么它们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呢?(等号)(学生回答,老师板书:3+4=4+3)【设计意图:通过故事“朝三暮四”让学生初步感知加法交换律。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良好学习习惯。】 5、也就是说:3加4等于4加3.二、 探究加法交换律1、看图,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解决问题: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列出两个加法算式并计算:40+56=96(千米) 56+40=96(千米)2、说一说:观察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能用一个等式表示吗?组内讨论:40+56=56+403、模仿上面的等式,你还能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吗?组内交流后汇

4、报,师相应板书。问:这样的算式能写出几个?4、观察这些等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每组算式中有两个加数,而且两个加数相同,只是交换了位置 每个等式中,左右两边的加数的和相等 5、为什么加数的位置交换了,而和不变呢?(因为,都是求的这两个加数的和。) 6、对,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 它们的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课件出示)8、谁来说一说什么是加法交换律?(请两名同学回答)【设计意图:先让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并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规律。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掌握加法交换律。让学生经历“如何从感性认识中抽象概括出加法交换律”的过程,从而加深对加法交换律的理解。9、小游戏:同桌两人为一

5、组,一名同学说出一道加法算式,另一名同学根据加法交换律说出另一道加法算式。10、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吗?比如文字、图形或用字母表示,请试一试。 a. 甲数乙数乙数甲数 b.:+= + c.:我们可以用字母a、b分别表示两个加数,可以写成:abba 。小结:同学们想出来的方法可真多!在数学中通常用字母表示定律,如果用字母a、b分别代表两个加数,那么加法交换律就可以用abba 来表示,a、b可以代表任意一个数。其实加法交换律我们早就会用了,想想看,什么时候我们用过? (验算加法时用的就是加法交换律)出示练习。三、 探究加法结合律展示:李叔叔三天骑车的路程统计。(1)找出信息解决问题

6、。你能解决李叔叔提出的问题吗?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你们发现什么?(不论哪两天的路程先相加,总长度不变。)我们来研究把三天所行路程依次连加的算式,可以怎样计算:比较8810496 88+104+9619296 =88+(104+96)288 =288为什么要先算10496呢?(后两个加数先相加,正好能凑成整百数。)出示:(88+104)9688+(104+96),怎么填?(2)你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观察、比较这些算式,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秘密?(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每组算式中有三个加数,而且三个加数相同,只是计算时计算顺序不同。 每个等式中,左右两边的加 数的和相等(3)揭示规律。总而言

7、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同学们知道吗?这也是一条重要的定律加法结合律。(课件出示)(4)谁再来说一说什么是加法结合律?(指名回答后,同位互相说一说)(5)用符号表示。(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核对。)()_(_)(ab)c_(_)(6) 用语言表达与用字母表示,哪一种更一目了然?这里的a、b、c可以表示哪些数?【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与教学加法交换律的设计意图相似。也是先让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并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规律。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掌握加法结合律。让学生经历“如何从感性认识中抽象概括出加法结

8、合律”的过程,从而加深对加法结合律的理解。但是,这一环节由于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又有学习加法交换律的经验。所以,更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信心。】刚才,我们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这都是加法运算定律。(板书:加法运算定律) (四)闯关游戏,巩固提升下面的等式中哪些应用了运算定律?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76232376 ( ) 37 + 45=35 + 47 ( ) (4730)8 47(308)( ) 84683284(6832)( )75+(48+25)=(75+25)+48 ( )第二关:现学现用(略)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运算定律。包括: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它们的作用非常大。今后,大家将继续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