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有偿补课和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落实方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8593589 上传时间:2023-09-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3.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有偿补课和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落实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学校有偿补课和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落实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学校有偿补课和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落实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学校有偿补课和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落实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学校有偿补课和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落实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有偿补课和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落实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有偿补课和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落实方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有偿补课和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落实方案立师德 铸师魂 树形象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 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包括线上培训和线下培 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中共 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 2021年 7月 24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减 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省教育厅分 别于 7 月 9 日、31 日两次召开“双减”工作会议,多次强调“义务 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中之重,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 人根本任

2、务,充分发挥学校教书育人主体功能,强化线上线下校外培 训机构规范管理”,这是中央、省、市针对中小学生负担重,尤其是 “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现象,做出的重要部署。为进一步提高我校教职工规范从教、廉洁从教的职业意识,营造 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推动教育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弘扬师 德师风,赓续百年初心 担当育人使命,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 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对此,我校决定在 2021 年暑假期间治理在职教师违规补课专项治理工作基础上,结合 实际,制定我校提升师德师风建设水平实施方案。具体方案如下:一、工作目标1、提高认识。广大教师要以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为自觉的

3、大局意识,坚定政治信仰,筑牢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用自己高 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切实落实好“双减”工作要求,做一名“四有” 好老师。2、合理安排。利用好假期,调整好身心,拓宽知识视野,更新 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本领,以饱满的状态、高涨 的热情迎接新学期的工作和学习。3、明确要求。坚决不允许搞“课上不讲课下讲”,也不能组织开 办校外培训班、到校外培训机构兼职,更不允许同家长搞利益交换, 要保持好教师和教育的良好形象。将师德师风建设落实到教育教学工 作中每一环节,教育引导广大教师爱岗敬业、严谨治学、踏实工作, 努力建设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 教师队伍。

4、全体教职工要认清形势、对标检查、完善自我,深刻反思 自己的从教行为,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恪守本职、淡泊名利,弘扬 正能量,争做一名学生欢迎、学校认可、社会信赖的优秀教师。二、成立专项整治领导小组1、首先召开深化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暨在职教师有偿补课治理 和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推进会。2、我校为此成立了由xx校长任组长,领导班子为成员的专项整 治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负责人副校长 xx 具 体负责的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要求,落实责任分工,按序开展工作, 通过专项整治活动,提升教育整体形象,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确保此次有偿3、严厉查处。设立公开举报电话:XXXXXXX,对查实的问题,

5、对 照有关规定,依法依规严肃处理,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给予撤销教师 资格直至开除公职。要明确在职教师违规补课、收受礼品礼金的严重 后果及巨大代价。4、严肃问责。坚持失责必问、问责必严,对不履行或不正确履 行职责的,依据有关规定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严肃问责所在学校 负责人。5、个人承诺。加强自我约束与管理,主动向组织进行承诺,自 觉维护教育和教师形象。引导全校广大教师能够珍惜教师职业,热爱 教育事业,愿共同携手打造风清气正育人环境,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 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 的职业。二、工作安排 我校有偿补课和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以下 简称

6、专项整治)开展时间为8月至次年3 月,分动员查摆、学习提高、 选树榜样 3 个阶段,全校教职工 100%参与活动,市教体局将成立督 查组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课上不讲课下讲”“到校外培训 机构兼职”“同家长搞利益交换”等有违师德师风的行为将被严查严 惩。结束后转入常态化治理阶段。(一)动员部署阶段(2021年 8月底前)。我校要结合我省教育系统师德师风提升行动和师德专题教育开 展实际,制定学校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抓好专项整治动员部署。广泛 运用会议传达、理论学习、教师培训、校本研修等多种方式推动全体 教师对严禁我校校和在职我校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教师2015 5 号)、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

7、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教 监20144 号)及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师德师风有关规定深入学习。 要运用电子屏幕、橱窗展板、校报广播等形式,营造浓厚的宣传教育 氛围,做到制度规范内容人人了解,师德师风要求应知尽知。师德师风是社会高压线,是教师职业道德底线,师德师风优劣直 接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直接影响教师个人发展,直接影响教育良好生 态。学校高度重视,把工作要求传达到每一位教师,努力树立一批优 秀教师典型,同时对违反师德师风的行为,要坚决有力、从严从紧处 置。安排我校教师签订“知准则、明底线、崇师德、守纪律”承诺书, 自觉远离校外补课及收受礼品礼金失德违纪行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要通过聚焦整治

8、任务、夯实工作责任、明确工作机构、严查违纪行为 等方式,保障专项整治工作扎实开展。(二)对照自查阶段(2021年 9月 1日9月20日)。结合专项整治要求深入开展对照自查。一是对照相关制度要求,查看贯彻落实情况。重点看本级及所辖 我校师德师风建设组织机构是否健全、部门协作机制是否建立、规章 制度是否完善、管理措施是否落实等。二是针对发现的问题,逐项分析研究,找准问题症结,制定整改 措施,补齐工作短板,消除风险隐患。三是建立健全师德问题线索查处工作台账,对已办结的予以销号、 在办的及时办结、新发现的问题明确办理方式和时限、疑难复杂问题 多部门联合会诊,推动问题解决。四、教师节前,学校组织召开一次

9、重温教师誓词宣誓仪式, 所有教职工都要签订师德承诺书,放置在办公桌醒目位置,并向 学生、家长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学校通过设立举报电话、投诉 信箱、校长接待日和聘请师德师风特约监督员等方式,主动接受学生、 家长和社会的监督和评议,及时受理群众对教师师德失范行为的投诉 举报。(三)集中整治阶段(2021年 9月 21日2022年 2月 10日)。结合近期出台的“双减”政策,以“最严规范、最严检查、最严 惩戒”为工作原则,集中开展为期X个月的师德师风专项整治行动, 切实提升全校教师整体师德水平。学习提高阶段为 9月 21日至2022年 2月 10日,全校教职工 学政策理论、“四史”教育,谈教育初

10、心、理想信念,比使命担当、 爱岗敬业,开展形式多样的个人心得体会交流及展示活动。(四)巩固成效阶段(2022 年 2月 11日2022 年 3月 31日)。学校以专项整治为契机,完善师德师风问题线索处置、违规问题 查处、典型问题通报等制度,通过加强调查研究,深入探析根源,分 类精准施策,健全长效机制,努力实现源头、过程、出口全过程师德 师风管理。三、工作要求(一)抓教育,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将师德师风纳入教师全员培训和新入职教师培训,每年组织 70 余场师德师风专题培训,组织校级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观看“全国十佳 班主任”及“全国最美教师”师德师风宣讲视频,进一步加大领导干

11、部对于师德师风的重视力度。制定出台开展“八个一”活动,争做“四有”教师活动实施方 案,引导广大教师把强化师德、优化师风作为自觉的职业追求。同时注重发挥典型引领作用,组织开展“我的好老师”“最美教 师”“最美逆行者”“立德树人优秀教师”等评选活动,引导广大教师 见贤思齐、对标先进,汇聚干事创业的正能量。(二)抓规范,实现师德师风建设制度化、常态化。每学期组织教师签订师德承诺书,开展教师宣誓等活动,许下铮 铮誓言,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底线管理,针对当前社会关注的有偿补 课、规范执教、廉洁从教等问题进行专项治理,疏堵结合、打防并举, 从根本上杜绝不良教育行为发生。畅通投诉渠道,在网站、公示栏等 醒目位

12、置公布三级教育投诉受理电话和信箱,接受家长和师生举报, 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三)抓考核,真正发挥师德考核的激励导向作用。一校一方案修订完善师德考核办法,建立师德考核与办学满意度 挂钩机制,将教师个人形象和学校团队形象紧密结合,按办学满意度 申请师德优秀比例等次,杜绝师德考核优秀比例过高、师德考核“走 过场”现象。强化师德考核结果运用,严格落实师德考核前置,将师 德考核与教师切身利益挂钩,纳入职级评定、评先树优和教师资格认 定管理体制,对师德失范行为实行“一票否决”,让师德考核真正发 挥激励、制约作用。(四)抓组织,形成责任明确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学校成立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学校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主体责任,突出落实学校主体责任和校长第一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