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小班化教学特征初探.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8592969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小班化教学特征初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小班化教学特征初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小班化教学特征初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小班化教学特征初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小班化教学特征初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小班化教学特征初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小班化教学特征初探.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小班化教学特征初探(转载)作者:wangxiaoting 日期:2012-5-4 12:03:0农村小学自然形成了一批小班。班级学生人数的减少,使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得以重组,。如果我们不随着小班化教育的实施转变教育观念,沿用大班教学中那些陈旧的教学方法,小班教育不一定带来教育质量的提高。如果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理想状态的小班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这是实行小班化教育必须回答的问题。本文试图以我校几年来实行小班化教育的实践为基础,探讨小班化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一、活动化让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索性学习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对活动的需要几乎比对食物的需要更为强烈”,“对一个可能使

2、他使出全部精力的活动,他将感到一种本能的冲动,因为这正是使他的能力得以完善的道路。”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活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本原因。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认识不可能单独起源于主体,也不可能单独起源于客体,只能来源于两者的相互作用,即主体对客体的活动。前苏联活动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列昂节夫,达维多夫认为,人的心理发展是在其完成某种活动的过程中实现的,即人在活动过程中对社会历史文化经验的掌握,促进了心理的发展。现代教育十分重视采用活动的形式进行教育,主张通过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来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养成良好品格。课堂内学生活动的空间和时间相对增加,是小班化课堂教学最显著的特点-为活动化教学

3、的实施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教学论中的“活动”,是指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参与的,以学生学习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主动探索为特征,以实现综合发展为目的的实践活动。小班教学中的“活动”首先是指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如让学生进行操作、体验尝试、模仿以及语言交流等。一节一年级小班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课上,我们看到教室中间的地面上画着两个大圆圈。教师在两个圆圈中,各放一个长方体和正方体。要求学生从课桌上堆着的大大小小的牙膏盒、化妆品盒中选出一个圆圈中形状相同,分别放入这两个圆圈。然后让学生找找有没有形状不同的,把放错的取出来换个地方。当学生确认放入的盒子与圆圈中原有的立体图形相同后,教师让学生每人取回

4、一个,研究这种立体图形的特点,如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有几个面相等。使学生通过观察、触摸、分类等活动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初步把握了它们的特征。这种活动里,一,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通过主体参与、主动探索获得知识。二,这种活动既包括外部的实物操作活动,又包括内部的认知、情感等心理活动,在认识活动的结构上具有整体性。三,从感性认识开始,逐步形成理性活动,让学生“感受、体验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也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小班教学中的“活动”,应当是学生自主的实践活动。当今世界,人类的生存环境呈现出多元、多变、多彩的特点。个人或社会要谋求发展,必须正确地作出选择,“注重选择”是一种时代精神的

5、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这主要表现在每个学生都可以而且应该进行自主的学习活动。今天学生在学习中会选择形成了主体意识,对未来在学习、生活、工作中面临的种种选择会有极大的帮助。反之,习惯了今天课堂中的指令性学习,日后当学生面对一个需要自己作出选择的社会时会感到束手无策。自主的学习活动是指学生在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以及学习伙伴等方面有选择权。在教学中,学生自己决定先学哪一部分内容,自己决定做哪一个难度习题,用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等,都是自主性的表现。一个二年级小班学习语文秋天的画。课文第四段写道:“我接着画一个果园。果园里有许多红星在闪烁,那是苹果成熟啦!”教师问学生这一段想用什么方法学

6、,学生都喜欢画画,于是大家动手画。一个女孩展示自己的画,每个苹果上都有一个白点未着色。有同学不解地问:“为什么每个苹果上都有白点?”那个女孩解释:“果园里的苹果面熟了,又红又大,太阳一照,一亮一亮的,那个白点是闪光的地方。”同学们都为她的画和解释鼓掌。我们设想,如果不是学生自己动手画画,对成熟的苹果像“许多红星在闪烁”的理解,能有那么形象吗?不过我们也必须看到,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知识和经验比较少,选择难免会有失当的时候,教师对学生的选择提出建议,加以引导是不可缺少的。在小班教学中,要多进行探索性的实践活动。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告诉我们:“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7、”。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但它也遵循认识规律。索质教育要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已经成为共识。接下来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是:在“实践认识实践”这个过程中,前一个“实践”和后一个“实践”有什么不同?对促进学生的发展来说,哪一个价值更大?从目前多数班级的教学情况看,老师对知识形成以后的“实践”相当重视:设计多种练习让学生巩固,联系生活实际组织活动,包括课外实践活动,而对知识形成以前的探索性实践活动却重视得不够。比较多的情况是,老师匆忙导入新课,尽快得出结论,学生缺乏充分的探索性实践活动,没有经历理解、感受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为,一切认识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源泉。近代

8、和现代的许多教育家主张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索活动获得知识。卢梭提出:“不要教他这样那样的学问,而要由他们自己去发现学问。”杜威认为:“教育并不是一种告诉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和建设性的过程。”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个体的认识起因于主体对客体的不断同化、顺应和平衡。在皮亚杰看来,“复制的真理只能算半个真理”,真正理解一个概念和理论,就意味着主体对它们的重新探索、发现和创造,而不是简单的接受、重复和记忆。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迅速兴起。我们的学生将会面对许多今天连教师也不知道的事物。于是,“学会学习”尤其是探索性地学习变得比“学会什么”更重要。在大班教学情景下,由于时间和空间的

9、限制,可能会影响学生充分地自主探索,在小班条件下变得有可能实现。尽管小学生年龄幼小,但他们探索、发现的能量不能低估。在一节小班数学课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上,一年级学生对“36-7”这道退位减法提出了五六种不同的思考方法,令听课的老师也感到吃惊。自主的探索性活动具有多方面的教育功能:有助于知识的获得,由于这些知识是学生自己通过体验、感悟得到的,理解更透彻、掌握也更牢固,可以大大减少事后复习巩固、反复操练的时间;有助于能力的形成,特别是对动手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的发展有明显的作用;有助于人格的完善,对学生的兴趣、态度、情感、意志、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产生重大影响。简而言之,自主的探索性活动有助于促

10、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所以在小班化教学中特别值得提倡。二、个别化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中国古代的私塾采用的是个别教育。论语“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章记载了孔子与他的四位弟子谈话的情景,至今还被认为是师生民主平等,因材施教的生动范例。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个别教育形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班级教育应运而生。几百年来的实践已经证明,班级教学克服了个别教学的缺点,可以经济有效地大量培养人才,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但同时班级教育存在着先天的缺陷。班级教学强调全班学生在同一时间内按同一进度去学习同一内容,难以顺及学生中客观存在的差异。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为了强调班级

11、集体授课制的可行性,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他(教师)绝对不作个别教导,不在学校以外私下进行个别教导,也不在学校以内公开进行个别教导,而只同时一次去教所有的学生。他绝不应该走近任何一个学生,或让一个学生单独走到他的跟前,他只能坐在他的座位上面,让所有的学生全都看得见,听得清,正同太阳把光线照在一切事物的身上一样。”这段话在我们今天看来,把班级教学的集体授课制度推向了极端,教学完全不需要顾及学生的个别差异。有人批评这种制度就像机器大工业生产中的传送带一样,按照同一个模子进行大批量生产,只能制造出同一规格的“产品”,而不是独具个性的“人”。20世纪下半叶以来,人本教育的思想逐步兴起,而且成为世界教育的

12、潮流。不断提升人的地位,是教育发展的基本走向。教育以人为本,就是要在教育中发现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力量,发展人的个性。在这个大背景下,教育的个别化重新得到重视,各国教育界都在研究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做到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相结合,使有潜能的学生得到发展,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得到帮助,尽管我们提了多年承认差异、因材施教,但在大班教育情境下,由于学生人数较多,教师难以顾及,科学的个别化难以实现。小班教育学额相对较少,为老师的个别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可以说,个别化是小班教学区别于大班教学最重要的特征。当然,这种个别化教学是在班级集体教学中进行的,它兼有集体教学和个别教学的优势。小班教学中个别教学的

13、基本任务是长善救失,因材施教。为此,老师必须了解每个学生,熟悉他们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知识能力水平,特别是发展潜力。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1986年提出“多元智力”理论。他认为每个人都具有7种智力:语言智力、音乐智力、数理逻辑智力、空间想像智力、肢体动作智力、人际交往智力和自我反省智力。这7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的发展是不同的。如有的学生语言能力很强,数学却不太好;有的学生语文数学成绩不行,体育运动却很不错,这是我们经常见到的现象。小班的老师必须十分看重每一个学生针对每个孩子的特点进行教育,让每个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这里,“一个都不能少”!新加坡教育部在给校长的委任状上有一段话,“

14、在你手中是许许多多正在成长的生命,每一个都如此不同,每一个都如此重要,全都对未来抱着憧憬和梦想。他们都依赖你的指引、塑造和培养,才能成为更好的人和有用的生命。”可以作为小班老师座右铭。小班化教学看到的是一个个具体的学生。因此,小班教学的备课除掉考虑学生的一般发展水平外,应当考虑在这节课中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怎样的发展,对哪几个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甚至考虑到哪一个问题请哪一位同学回答,哪一道习题请哪几位同学做。除了学业方面的基础外,教师更应关注学生人格方面的发展,并且为个别学生制订较长期的教育计划。举例来说,在一节音乐课上,老师发现有一位学生不敢单独唱歌。在大班教学中,由于老师教的班级多

15、,教学记不住,也许下一节课就把这事忘了。但在小班教学中,这些正是老师需要十分关注的问题。一个好的小班教师,发现这个问题后会进行调查研究,然后设计一个较长的个别辅导计划,从唱歌入手,帮助这位同学逐步树立信心,克服自卑心理。这个计划一旦成功,对这位学生来说,它的意义远远超越了唱歌,而是塑造了他健全的人格。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小班化教学虽然学生人数减少,但教师师肩上的担子无疑更重了。遗憾的是,从目前小班化课堂教学的情况看,个别化教学还停留在对个别学生出现的问题随机进行教育、引导的层面上,老师有意识地进行个别化教学的例子还很鲜见。尽管随机的个别教育也很重要,但毕竟与大班教学相差不大。我们期待着从事小

16、班教学的老师在个别化教学上有更大的突破。三、合作化营造和谐氛围,培育团队精神小班化教学由于时空因素的重组,课堂教学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的频度大大加强,为教学的合作化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合作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前苏联教育家提出来的,20年来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基本观念。小班化教学中的合作教育包括师生合作和生生合作两个方面。师生合作主要是形成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活动、探索、创造。中国传统教育崇尚“师道尊严”,民主精神淡薄,表现在课堂上,至今有的教师主控意识仍非常强烈,处处想“驾御”学生。令人欣喜的是,实施小班化教育,课堂上师生关系的变化非常明显。在许多班极里,老师不再高高在上,而是与学生平起平坐;老师的角色从原来的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学习结果的评判者、真理的化身、至高无上的权威,变成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帮助者,成了学生的伙伴和朋友。在学习活动中,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人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