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知识.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8590843 上传时间:2024-03-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改革知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课程改革知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课程改革知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课程改革知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课程改革知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程改革知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改革知识.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

2、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对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

3、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第一,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第二,重建新的课程结构。第三,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第四,倡导建构的学习。第五,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第六,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课程结构的选择性包括三个基本内涵:1、

4、课程结构要适应地区间经济文化的差异,必须具有一定的变通性。2、课程结构要适应不同学校的特点,体现选择性。3、课程结构要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完善选修制。课程结构的“均衡性”内涵从三个层面体现:一是学习领域或学科与活动的规划、设计应体现全面、均衡的原则。二是各学习领域或学科与活动的课时安排应体现均衡性,而绝不是平均分配。三是课程内容的选择也要体现均衡的原则。课改的新突破:第一,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加强课程与社会、科技、学生发展的联系。第二,构建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的课程结构。第三,九年一贯整体设置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第四,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第五,农村中学课程内容要为当地社会经济

5、发展服务,在基本达到国家课程要求的同时设置农业技术教育课程,根据具体需要,可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的培训、获得“双证”的模式。教育的三个面向:教育的三个面向意味着:中国教育应在服务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中,以创新求得自身的进步与发展;中国教育应以开放系统的方式运行,让中国更好地了解世界,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在中国与世界互动之中寻求自身发展的制高点;中国教育的发展应进行双向定位,即立足现实预测未来,依据对未来的预测反观现实,从而将现实与未来的落差化为自身发展的强劲动力。素质教育的总目标: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

6、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依据:知识与教育创新、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革命、跨越认知神经科学与教育科学之间的鸿沟等几个方面是研究与实施我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与教学改革,以教育质的变革与创新开启人类21世纪大门的重要依据。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点:1、信息素养渗透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2、统整的建构主义研究与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理论依据。3、多重智力学说与成功智力学说的综合全面更新与评估人的智力素质的理论依据。家庭、学校、社会共建实施素质教育的平台。建构素质教育的理论框架:1、建构主义的知识观。2、建构主义的学习观。3、建构主义的课程观。建构主义的

7、课程观是与基于案例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能及基于项目的学习密切相关的一种课程设计理念。主要目标是试图在解决真实问题的情境中进行概念系统和技能的教学。依据建构主义课程观,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应基于学科,超越学科,面向真实世界;始于课堂,走出课堂,融入复杂社会。4、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建构主义的教学应该基于内容的真实性与复杂性。5、建构主义的评价观。课改体现的课程理念:1、注重基础学力的提高。2、信息素养的养成。3、创造性与开放性思维的培养。4、强调价值观教育和道德教育。5、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个性。课程改革的课程目标:1、基础知识的掌握。2、基本能力的培养。3、价值观、态度与道德修养。4、体能和健康

8、教育、公民教育。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启示:1、在课程目标的制订方面,要继续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于儿童发展的重要性,同时重视价值观教育和学生精神、道德的发展。课程目标的确立在学校教育中意义重大。一方面,目标是课程开发的起点,它为整个课程开发过程规定了方向;另一方面,课程目标是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2、在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方面,要关注学生的经验,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设置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处理好必修课和选修课之间的关系。课程开发应关注学生的经验,因为课程是学生的课程,课程必须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才能成为学生的经验,这样就必须尊重学生的经验,在学生经验的基础上开发课程,

9、学生才能理解课程,在理解的过程中产生课程意义。3、在课程管理方面,要采用灵活的课程管理体制。4、此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重视课程标准的制定和评价,发挥课程标准对于教科书的编写和教师课堂教学的指导价值。这也是新世纪课程改革须注意的一个方面。课程结构:课程结构是指在学校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过程中将所有课程类型或具体科目组织在一起形成的课程体系的结构形态。这种形态的形成以既定的课程目标和各类课程固有的价值为依据,以此所确定的课程结构明确了各种课程类型以及具体科目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差异和比例关系。课程结构的确定:首先需要从既定的课程目标出发,以课程目标为尺度寻求具有不同价值的课程类型与课程目标的对应性,即

10、在既定目标的情形下确定具有不同价值的课程类型或具体科目在学校课程体系所拥有的地位,并清楚地界定它们之间所有的权重关系。课程结构的表达方式:课程结构一般有多种表达方式,即描述性方式、数量化方式和应用性方式。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首先,在学校课程中学科课程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经验课程则微乎其微;必修课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选修课程则微乎其微。其次,学校课程中各具体科目之间的比重失衡。最后,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内容长期以来为繁、难、偏、旧的症结所困扰。课程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和方向:实现学校课程类型多样化、具体科目比重均衡化和课程内容精细化作为课程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和方向。课程结构调整

11、的三项原则: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1、综合性原则。要求对原有学校课程中的分科课程按照其内在的逻辑层面和价值层面的关联进行统整,并以开发、设置和实施各种类型的综合课程的方式实现学校课程的综合化。2、均衡性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应当包容各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与现实社会生活以及学生的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科目,并使其形成适当的比重关系。3、选择性原则。这项原则要求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加强地方课程和样本课程的开发、设置与实施,使学校课程真正从划一化走向弹性化,使地方和学校获得较大的办学自主权,并使学生拥有更多进行自主发展的权利和机会。从以下三个层面对原有课

12、程结构进行调整:1、多样化的课程类型结构。首先,学校课程计划分别以“综合型”和“分科型”两种方式呈现出来,即制定了以综合课程为主和以分科课程为主的两种课程计划,倡导实施以综合课程为主的课程计划。其次,适当减少了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将10%-12%的课时量给予了地方课程和样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从而形成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样本课程三级课程并行的类型结构。最后,新的课程计划倡导适当减少必修课程的比重,增加选修课程的比重,其实,地方课程和样本课程便是主要以选修课程的形式开发、设置和实施的。2、构建均衡的科目结构。3、完善和优化课程内容。首先,删除了原有课程内容中艰深、晦涩、疤痕、陈旧

13、的、部分,使课程内容呈现出简洁、明了、有条理和新颖的特征。其次,增加了学生和社会现实生活相关的成分,使课程内容更加具体、更富有生活气息。第三,放弃以往以统一尺度对课程内容进行的界定,实现课程内容标准的层次化。综合实践的活动的内容: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特点: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综合实践活动理念:1、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2、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3、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社会实践活动的

14、总目标:1、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2、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3、形成从自己的周遭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4、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5、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原则: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2、体现每一所学校的特色。3、反映每一所学校所在的社区的特色。4、关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探究课题或问题。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需要遵循的原则:1、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探究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2、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合实

15、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的关系。3、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4、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5、以整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三大指定领域。6、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整合起来。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新的评价理念与评价方式。它主张“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它强调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对彼此的个性化的再现进行评定、进行鉴赏。总之,应努力建立一种以“自我反思性评价”为核心的新的评价体系,以满足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理念的生长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我国课程体系

16、中的确立,不仅意味着一种新的课程形态的诞生,更主要的是标志着一系列体现时代精神的新的课程理念的生成。1、课程是生活世界的有机构成,而不是孤立于生活世界的抽象存在。2、学习者是自己课程的主体,而不是别人提供的课程的被动接受者。3、每一个人的学习方式都是其独特个性的体现,课程应尊重每一个人的学习方式的独特性。4、分等划类的考试等量化评价方式不是课程评价的唯一形式或最好形式,质性评价便更能体现人的发展的特殊性。5、个性健全发展是课程的根本目的。社会实践学习的基本特征:是社会参与性,即学生作为社会成员参与到整个社会生活之中,成为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的一员。其途径主要有社会服务活动、社会考察活动、社区公益活动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设计:国外和我国台湾省综合实践的课程目标大多采取分层、分类加以设计。课程目标的分层次设计主要包括:综合实践活动的总体目标设计、具体活动项目不同层次的课程目标设计两种形式,后者采取分学段和分水平展开目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