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门山》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8555617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望天门山》教学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望天门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背诵这首诗,默写望天门山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情感。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感悟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意境,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1.课外搜集李白的诗。2.搜集有关“天门山”的资料。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1从甲骨文“天、门”二字入手。你认识这两个字吗?2.咱们汉字是表意的,就这“天、门、山”三个字,你想一想应该是一座怎样的山? 3.师:公元727年,唐代著名的大诗人李白曾经游览天门山,写下了望天门山。(教师板书:望)理解“望”。今天我们将追随者李白的脚步去学生齐读课题望天门山。二、初步感知,认

2、读字词。 1快翻开课本,读一读,注意做到以下两点:(学生自读诗句,教师巡视。)(课件出示读书要求)第一、读准字音,将诗句子读通顺读流畅!第二、借助诗中的注释和插图看你知道了什么?2汇报自读成果,教师相机指正。(1)抽生朗读。(强调“中断”的读音)(2)初步指导读诗。(相机认读生字词)师:谁再来读读这首诗?我们要听听字音读准了没有,节奏读清楚了没有。指导停顿(课件)(3)通过自学,你明白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三、紧扣字眼,领悟诗意1.有人说,李白是一位天才的摄影师,他的字中有景,他也能让景动起来,下面,再细细的读读这首诗,留意一下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板书:开、回、出、来)思考:个什么词?2.

3、再静静地默读一下古诗,然后可以自己想一想,也可以和同桌说一说,这几个词语分别是谁的动作?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3.全班交流(1)“开”是谁的动作?你体会到了什么?这一句中还有别的动词吗?“中断”是什么意思?是什么中断了?是哪位高手让它中断的(楚江)由此可知,这是怎样的长江水啊!把你的感受,送到诗句中读一读。(2)就是这奔腾不息的长江水,遇到天门山却“至此回” “回”有许多种解释,你认为是哪一种?(课件出示:一回旋,二回转改变方向,三返回。)你体会到了什么?小结:这是因为天门山将江水阻断了,滔滔的江水在这里遇到 大山的阻挡,只好折往北而流。所以称“回”。 指导读出水的磅礴,山的奇险。(3)天门山,

4、楚江水,因为有了这几个动作的词,变得更有生命,更有活力了,那么青山和孤帆,诗人又是怎样把它们写活的呢?(课件出示: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抓住“出”,你体会到了什么?紧扣“日出”,感悟比较远。青山为什么要“相对出”呢?它真的会移动出来吗? 把这句诗改为:“两岸青山相对立”好不好? 师小结:一个“出”字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这青山仿佛是来迎接诗人的,诗人的心情如何呢?指导读出诗人的心情。四、再读古诗,入境悟情。1.在李白的笔下,本无生命的楚江、孤帆、天门山都像活了一样,带个我们独特的感受,让我们再读读这首诗。2.一首诗,字不多,却能让我们感受到隐藏在文字背后美,让我们从内心产生一种震撼,这就是时的魅力。但是,诗歌的魅力还在于借景抒情。这首诗歌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让我们再读读这首诗。五、赏析拓展,积累诗歌。1.瞧天门、楚江、碧水、青山、孤帆、红日。多美的一幅画啊!向同学展示幻灯片,有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不分家,今天就让我们课后一起当一回小画家,把诗人所看到的景象画下来。2.李白现存诗歌近1000首,其中有很多写山水的,老师带来了几首,给同学们欣赏。独坐敬亭山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送孟浩然之广陵六、总结古诗是我国文化宝库里的一朵奇葩,而李白只是其中的一颗璀璨的明星,还有很多诗人和他们的诗歌也很有名,千古流传,等着你们去欣赏,去诵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