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四周教案.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8525451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四周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四周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四周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四周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四周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四周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四周教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四周集体备课教案年级组五年级科目语文课时数七课时主备人参备人 备课时间2012.5 .15 上课时间5. 5. 课 题:第七单元嗟来之食教材分析嗟来之食在我国广为流传,这个关于尊严的故事被选在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语文天地“开卷有益”中,给学生提供讨论交流的话题。学情分析这个故事篇幅短小、浅显,学生较易理解。由于学生在三年级开始对古文有所接触并有浓厚兴趣,我便地对教材进行拓展,大胆加入古文的适当学习,努力激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设计思路本节课遵循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依据阅读教学的客观规律,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读书训练为主线的理念。引领学生与文本

2、对话,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在学生学完译文,了解故事要所表达的意思后拓展原文的阅读,再引出对“该不该吃嗟来之食”的讨论并简略地交流自己的看法,交流中渗透金钥匙。教学目标1、通读译文,了解“嗟来之食”故事的内容,体会故事中的“饿者”不吃“嗟来之食”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2、通过学习,引发学生对于“人的尊严”有更多的思考。3、诵读古文,初步感受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教学重难点了解文意,感受故事中蕴含的启示,用心体会做人要有尊严。继续培养学生学会从课文之内摘取好词好句,再迁移到摘录自己认为重要的有用的语言材料。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一、拓展阅读,指导吟诵古文。

3、 1、简介礼记。师: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发生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被当时的人记载下来,收编在一本叫礼记的书里。(演示课件)礼记不仅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还有一些短小生动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些道理。我国传统文化古籍四书中就有两部大学和中庸出自礼记。2、出示古文,师范读。师:刚才我们读的是已翻译过来的文章,当时人们是怎样记载这个故事的,想看看吗?(出示古文,师配乐范读) 3、师领生读。4、生自由读。师:这时我们读的是古文,古人读书注重吟诵,读得入情入境,甚至摇头晃脑,咱也来当回古人,自己读读这篇古文。5、集体交流读古文的感受,师适时提示。师:刚才读古文的时候,有什么感受要与大家分享?都发现古文和

4、我们读现在的文章有什么不同呢?(生畅所欲言)6、出示古译文句子对照读。A 出示对照句子,同桌读。师:古文很简洁,但意思一点不少,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对照句子)师:请同桌对照着轮流读读这两段话。有饿者,蒙袂(mi)辑(j)屦(j),贸(mo)贸然来。黔敖左奉(png)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这天,远远走来一个人,他已经饿得少气无力,用袖子遮着脸庞,拖着一双破鞋,昏昏沉沉,跌跌撞撞地走来。黔敖一见,左手拿起食物,右手端起汤水,吆喝着:“喂!吃吧!”那个人猛地抬起眼,瞪视着黔敖,说:“我就是因为不吃嗟来之食,才饿成这个样子的!”B 初步感受

5、古文特点,引导学生在读古文的时候可借助注释来理解文章。师:这个古文片断仅用了四十三个字,就表达了我们现代人用近百字所要表达的内容,语言之凝练,朗读之韵美,正是古文的魅力所在。师:在我们的课本中和课外读物中有许多古今对照的文章,希望同学们多留意多读多诵。如遇上不能理解的词句还可借助注释来加以理解。(出示有注释的片断)7、配乐齐读。8、指名展示读。9、理解“嗟来之食”的含义,体会尊严。(1)再读课题。师:现在你知道那个人为什么不吃黔敖的东西了吗?因为那是-(引导生再读课题)(2)生谈“嗟来之食”的意思。(3)师小结。师:成语“嗟来之食”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古训“君子不食嗟来之食”就是出自这个故事,

6、是说为了表示做人的骨气,绝不低三下四地接受别人的施舍。类似的说法还有“人穷志不短”等。二、畅谈看法,总结生成辩题。1、生思考,写一写。师:该不该吃嗟来之食?(板书:?)从古至今都有不同的看法,文中的曾子就认为当黔敖道歉后,那个人就应该吃了。师:你认为该不该吃嗟来之食?为什么?认真思考后写下来,一会儿我们再交流看法。(出示:到底该不该吃“嗟来之食”)2、交流。(渗透金钥匙)三、课堂总结,生成辩题。师:的确,每个人都要做有尊严的人。我们要维护自己的尊严,同时也要学会尊重别人,维护别人的尊严。像嗟来之食中那个人不吃嗟来之食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这气节值得我们肯定,但因不吃而饿死,这就值得我们深思。师

7、:有人说尊严诚可贵,生命价更高。到底该不该吃嗟来之食,刚才我们简略地交流了各自的看法,大家回家再收集更多能证明自己观点的材料,我们将就此展开专题辩论。板书:尊严 黔敖:喂!吃吧!?饿者:不吃而饿死嗟来之食课后反思: 语文天地教学目标:1、理解古诗句的意思。2、结合课文让学生懂得做人要有尊严。3、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口语交流。教学方法:练习法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摘录笔记 1、继续用学过的方法积累新词、好句。 2、提醒学生自学生字,在积累的同时理解诗意。 3、读一读课文中摘录笔记的内容,体会因果关系句子。 A、先表明态度,后说明理由; B、先说

8、明理由,后表态度。 4、引导学生摘录课文中类似的因果关系的句子。 5、四人小组交流体会。 二、读一读 1、学生自读古诗句。 2、学生自学诗句,用自己的方法理解句意。 3、四人小组交流诗句含义。 4、全班交流体会。 A、人要顺应天时,具备自强不息的精神。 B、有了财富,不能放纵自己,整天沉溺于酒色。看到贫穷的人,不能欺辱,面对威武的武力也不去没有原则的屈就,这才是大丈夫。 C、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5、全班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尊严”的句子。 第二课时一、开卷有益 1、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文意。 2、讨论:文章所表达的意思。 思考:“嗟来之食”的的含义。 3、学生复述课文。 4、讨论

9、交流:展开辩论那个人该不该吃黔敖的东西二、辩论会1、全班分为两组,展开辩论。 正方:那个人不该吃黔敖的东西 反方:那个人该吃黔敖的东西2、正反方自由组合讨论。3、全班交流。展开辩论。4、教师小结。三、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从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四、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 一、导入习作主题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所围绕的主题是什么?(尊严) 今天,我们习作的题目是一件尊重他人的事 二、完成习作 1、四人小组交流自己的体会。 2、全班谈论。 3、教师点评。 4、学生思考习作思路。 5、学生开始习作。 6、修改习作。 7、抄清习作。课后反思: 第八单元 火与光普罗米修斯的故事教材分析:本篇课文是一篇神话

10、故事,全文讲述了天神普罗米修斯为了帮助人类过上幸福的生活,脱离苦海,不顾主神宙斯的反对,历尽千辛万苦寻找火种,把火带给人类,教给人类用火取暖做饭的本领,让人类过上幸福的新生活。他的做法激怒了宙斯,受到了严厉的惩罚。在巨大的苦痛面前,他毫不退缩,不乞求仁慈,决不为自己做过的事懊悔,为了人类的幸福生活,他不惜忍受痛苦,成为人类心目中伟大的英雄。本课篇幅较长,要引导学生快速浏览全文,理清文章层次,抓住文章的重点段落细致阅读。教师在教学中要抓准文章的主线索“普罗米修斯为什么能成为人类心中的英雄?”这一切入点展开教学,层层深入,感受普罗米修斯为拯救人类的生活,不惜忍受痛苦,不惜牺牲自己的伟大精神和英雄气

11、概。学情分析:本课是一篇神话故事,内容生动感人,情节起伏跌宕,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的能力,并能在阅读中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文中印象最深的细节去体会感悟。教学中教师要围绕着主要问题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让学生通过抓重点词句,感悟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另外,学生已具备了查找,筛选,运用资料的能力,课前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查找资料,了解远古时代人类的生活,为学习理解课文做好铺垫。教学目标: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独立识字。认识本课11个生字,在课文中能正确认读,并做到正确书写,准确运用。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普罗米

12、修斯的做法,感悟这位人类的英雄为拯救人类的生活,不惜忍受痛苦,不惜牺牲自己的伟大精神和英雄气概。激发学生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并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英雄的行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快速浏览课文中,理清文章层次,概括文章大意。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做法,感悟这位人类的英雄为拯救人类的生活,不惜忍受痛苦,不惜牺牲自己的伟大精神和英雄气概。教学难点:在学习课文中激发学生对英雄的崇敬,并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英雄的行为。教学准备:引导学生查找远古时代人们的生活资料。通过翻阅书籍,了解普罗米修斯这一西方神话中的人物。制作需要重点理解的句子的教学,制作普罗米修斯受难时的图片。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生疑,引入新课。1、(出示燃烧的“火”)同学们,我们的生活能离开火吗?火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帮助?(学生畅所欲言,说说火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2、如果生活中离开了火,我们的生活又会是怎样一番情景?3、远古时代的人类就过着没有火的生活。课前你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