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政治史上的一般规律.docx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8513680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政治史上的一般规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国古代政治史上的一般规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国古代政治史上的一般规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国古代政治史上的一般规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国古代政治史上的一般规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政治史上的一般规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政治史上的一般规律.docx(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政治史上的一般规律四川省德阳市第五中学 唐永富历史学是认识和阐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普通高中历史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初步认识历史的基本规律。这些“一般规律”不仅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更是历史学习的金钥匙。掌握了这些金钥匙,学生就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就能强化比较,归纳和概括的意识与能力,就能提高运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本文就中国古代史上的一般规律进行归纳与总结,希望能对高三历史学习及教学有所裨益。不妥之处,敬请指正。一、中国古代封建国家统一的一般规律(一)中国古代封建国家统一的一般原因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在我国封建社会,出

2、现过四次大统一的局面,秦汉、西晋、隋唐、元明清及一些局部地区的统一,其出现的原因有其规律可循:1、经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区经济联系的加强是封建国家统一的根本原因。2、政治:分裂时期局部统一的实现,为大统一提供了条件。3、民族关系: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融合的加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加强是基本原因。4、民心:长期的分裂割据混战,人民饱受战争之苦,人民渴望统一是重要原因。5、前代政权进行的改革,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大统一奠定了基础。6、统一王朝的建立者个人的雄才大略也起了重要作用。以上一般原因前四点可看作是统一的客观因素,后两点可看作是统一的主观因素。同时以上一般原因也可

3、看作是分裂时期孕育着统一的一般因素。(二)中国古代封建国家统一的一般影响1、政治:结束了分裂,实现统一,有利于社会的安定。2、经济: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3、民族关系:加强了民族融合和各地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4、对外关系:促进了对外交往的发展,对抵御外来侵略,提升国际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5、文化:有利于科技文化的发展。 (三)中国古代统一能成为主流并维持的一般原因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不断加强。2、儒家的“大一统”思想。3、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4、一批杰出帝王的努力与奋斗 (四)对中国古代国家统一的认识1、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4、2、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3、中国古代统一王朝对后世的影响深远。4、中国古代统一的范围不断扩大。二、中国古代封建国家分裂的一般规律(一)中国古代国家分裂的一般原因中国封建社会,出现过三次大分裂,即春秋战国时期,三国、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五代辽宋夏金时期,其出现的一般原因在于:1、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是分裂出现的根本原因。2、地方割据势力的恶性膨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削弱是重要原因。3、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削弱了中央集权。4、少数民族政权的崛起,民族矛盾尖锐并激化。5、民族融合不稳定和社会生产力水平不够发达。(二)、中国古代封建分裂割据给社会造成的一般影响。1

5、、影响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2、影响人民的生产和社会生活。3、阻碍生产力的发展。4、各民族融合不断加强。5、封建生产方式不断向边疆扩展。6、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对我国古代封建国家的分裂不能简单地加以否定,而应作具体的分析,既要分析国家分裂给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也要看到国家分裂过程中历史的客观发展。三、中国古代封建治世局面出现的一般规律(一)中国古代封建治世局面出现的一般原因中国封建社会曾出现过许多盛世局面,教材中提到的有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之治及康乾盛世等,这些治世局面出现的一般原因在于:1、国家统一、社会相对安定,提供了较好的社会环境。2、新王朝的建立者体验了农民战争的威

6、力,吸取前朝覆亡之教训,注重调整生产关系和统治政策。3、统治者初履皇位和个人特有的经历,致使其有较好的个人政治品质。4、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融合的加强,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5、对外关系的发展,中外交流加强的作用。6、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经济的促进作用。7、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生产活动。(二)对中国古代封建治世局面的一般认识1、作为盛世景象下的劳动人民相对于其它时期而言,生活状况的确有些改善,剥削也有所减轻。2、在封建治世之下,仍存在严重的封建剥削和压迫,并在特定地区和时期存在社会矛盾激化的情况。3、治世实质是统治者调整生产关系的结果,并不能消除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四、中国古代王朝更替的一般规

7、律(一)、中国古代王朝更替的一般原因在整个封建社会中,每一封建王朝,无时不处于治乱兴衰交替的周期中,这是任何封建统治阶级都逃不脱的。中国封建王朝衰亡的一般原因在于:1、是封建统治阶级腐败的必然结果。如皇帝腐朽、重用奸佞、宦官、外戚专权。2、封建经济的分散性和割据性。3、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削弱其统治。4、土地兼并是封建社会不能解决的锢疾。5、自然灾害往往加剧衰亡。6、农民起义往往直接导致王朝的瓦解或灭亡。(二)、中国古代王朝更替的一般影响1、频繁的王朝更替使社会发展的进程一次次被打断,严重影响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某些新建立的朝代,由于统治者注意吸取前朝灭亡的

8、教训,调整统治政策,从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五、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一般规律(一)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一般含义1、中国古代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主要特征是皇权至高无上。2、中央集权相对于地方而言,其特点是地方必须严格服从中央。(二)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出现和发展的一般原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建立于封建经济基础上的,客观上适应了地主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需要。1、封建经济的分散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来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的稳定,以保障封建经济的发展。2、封建地主阶级为维护统治,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镇压农民的反抗,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3、分散的个体小农,也

9、需要仰仗政治上强大的力量,以稳定社会、抵御外敌和抗击大的灾害。(三)中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一般核心皇权至高无上和地方服从中央(四)中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存在的一般矛盾1、皇权与相权的矛盾2、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五)中国古代解决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矛盾的措施的一般特点1、不断完善制度来加强皇权和中央集权。2、通过分散或废除相权来加强皇权。3、通过削弱或分散地方权力来加强中央集权4、通过集中军权来加强皇权和中央集权。(六)中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和演变的一般特点 1、国家政权机构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2、君主的权力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愈益强化。

10、3、中央和地方、君权和相权的矛盾不断趋向解决。(七)对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一般评价 1、在封建社会前期主要起进步作用,其一般表现为:(1)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辖,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2)有利于维护国内政局的稳定,为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3)有利于政府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文化建设(4)有利于推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2、在封建社会后期主要起消极作用,其一般表现为:(1)经济上:束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政治上: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和行

11、为受到压制和打击。(3)思想文化上,专制统治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阻碍了科技创新和文化的进步。六、中国古代改革的一般规律(一)、中国古代改革的一般类型中国古代王朝所进行的改革按照原因和特点的不同可分为四种类型:1、奴隶社会内部富国强兵的改革;2、促进旧社会形态向新社会形态转化的改革。3、封建社会内部调整统治政策的变法4、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和制度的改革(二)、中国古代改革的一般原因。1、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建立新的生产关系的需要。2、发展经济,增加财政收入的需要。3、缓解危机,巩固统治的需要。4、少数民族为吸收汉族的先进制度和文化,加速本民族封建化进程的需要。(三)、中国古代改

12、革的一般内容。1、政治上:着重建立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经济上:调整土地所有制关系。如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确立土地私有制。调整产品的分配,如赋税制度。调整人与人的关系。3、文化上:加强思想控制,从而巩固政治统治。4、军事上:改革军事,增强战斗力,集中军权。(四)、中国古代改革的一般实质确立或调整生产关系。(五)、决定改革成败的一般原因 1、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2、改革派和反对派力量对比的大小3、是否讲究改革的策略和技巧,4、是否注意用人。5、改革措施是否切实可行。(六)从中国古代改革中得出的一般启示1、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2、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3、适应生

13、产力发展需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顺应人民愿望的进步改革,推动着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4、改革总会触及一些既得利益者,因而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5、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用人要得当。6、中国古代勇于改革的政治家、改革家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学习。七、中国古代农民战争的一般规律(一) 、中国古代农民战争发生的一般原因。1、人祸:统治者的腐朽,土地兼并严重,导致阶级矛盾尖锐。2、天灾:自然灾害往往成为诱因。(二) 、中国古代农民战争的一般结局。农民阶级不是新生产力的代表者,不可能建立新的经济制度,其最终结局是失败,一般结局在于:1、被封建政权镇压,如黄巾起义。2、被封建地主阶级利用,成

14、为改朝换代的工具,如隋末农民战争。3、农民起义领袖蜕变为封建统治阶级,如秦末农民战争中的刘邦和元末农民战争中的朱元璋。(三) 、中国古代农民战争的一般影响1、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打击封建统治阶级,推翻或改造了相对腐朽的封建统治,一定程度上改造了封建生产关系,推动了封建生产力的发展。2、农民起义和战争大大震撼了封建统治阶级,迫使其作出让步,对统治政策作某些调整。3、农民起义对生产也有一定破坏作用,频繁的农民起义也打断了封建化的正常进程,使已正常发展的封建进程又重新回到了原先的起点,从而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之一。中国古代经济史上的一般规律一、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一般原因社会经济是社会发展的

15、基础,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一般原因有:1、国家统一,社会相对安定是前提条件。2、统治者吸取前代覆亡教训和巩固统治的需要,调整统治政策,重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3、新的社会制度或经济制度的确立与推行。4、统治者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各民族各地区长期友好的经济交往,有助于经济的发展。5、统治者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加强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助于经济的发展。6、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创新与提高。7、前代的基础。8、广大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9、中国古代一些杰出政治家、改革家的努力。上述因素中,对某一朝代而言,可能有两种或多种因素起作用,要根据某一朝代的实际而定。二、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一般表现纵观中国古代史六个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其结构呈现出相同的规律,大致分为四个部分。1、农业的发展。2、手工业的发展。3、商业和城市的发展。4、对外贸易的发展。三、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1、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一般原因。(1)中国历代封建政府采取最基本的经济政策都是重农抑商,历代中央政府出台了许多促进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