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部非集体备课课文备课电子稿主备人: 审核人:备课时间:2月28日上课时间:3月6日课 题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教学内容教材P24—25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能用字母表示规律2. 让学生经历乘法交换律与乘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并灵活使用3.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归纳、概括等思维水平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能用字母表示规律教学难点:用抽象的语言表述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一、复习引入1.回忆已经学过的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你能用字母表示出来吗?a+b=b+a (a+b)+c=a+(b+c)师:这里的a、b、c表示什么数?2. 大胆猜想:加法有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那么乘法是不是也有运算定律?你能猜想一下乘法有哪些运算定律吗?3. 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乘法的一些运算定律板书课题二、 教学乘法交换律1.师:刚才仅仅我们的猜想,那乘法到底有没有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呢,还有有待我们验证2.出示主题图:师:春天是植树的好季节,你们瞧,四年级的同学正在种树呢。
1) 你发现了哪些信息?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有选择性地把问题板书在黑板上问题一: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问题二:一共要浇多少桶水?问题三: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2) 你能解决问题一吗?学生独立解决教师展示学生的两种答题情况:4×25=100(人) 25×4=100(人)(3) 思考:这两种算法都是求什么的?结果怎么样?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说师板书:4×25=25×4提问: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4) 师:这样的算式你能写几组吗?学生试着自己写几组,交流汇报师:从这些算式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谁能来归纳一下板书: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师:你能用字母公式来表示吗?根据学生所讲,板书:a×b=b×a三、 学习乘法结合律1.我们已经验证了乘法也有交换律,接下来让我们验证一下乘法是不是也有结合律?2.解决上面的问题二,交流讨论引出两种不同的解题方法25×5)×2 25×(5×2) =125×2 =25×10 =250(桶) =250(桶)3.启发学生说出每种方法的算理及计算顺序,算出结果。
为突出计算顺序,在第一步计算处添上小括号小组谈论:每组的两个等式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看看它们有什么关系?从这些例子中能够发现什么规律?生说,师板书:(25×5)×2=25×(5×2)4. 从这里看我们刚才的猜想是准确的那这仅仅是一个特殊的例子,还是一种普遍存有的规律呢?这就需要你们再举些例子来验证你们的猜想了同桌互相举例反馈:生举例,师板书师:观察这些算式,它们都说明了什么?师:那现在谁能根据这些算式来说一说乘法结合律及字母表达式呢?生说,师板书:(a×b)×c=a×(b×c)5. 归纳比较:学习了加法运算定律和乘法运算定律,它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吗?四、 巩固练习1.把相等的两个算式用线连起来 18×36 95×a a×95 45×(2×5) (45×2)×5 (a×c)×25 a×(25×c) (20×5)×(25×4) 20×25×4×5 36×182. 书本P27练习七第2题,根据乘法运算定律,在□里填上适当的数3. 解决问题:(1)练习七第3题;(2)练习七第10题。
师: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解决什么数学问题?你为什么能解答这么快?师小结: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把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合在一起用,这样让计算更简便,计算的结果更准确,速度更快五、 课堂小结今天我们一起探究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师:今天提出的问题三,我们下节课再来解决六、 板书设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4×25=25×4 (25×5)×2=25×(5×2)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a×b=b×a (a×b)×c=a×(b×c) 教学反思本节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出发,通过猜想、验证、观察、交流、归纳、亲自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中体验成功或失败的情感,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探索数学规律是有一个过程的,这个过程需要学生自己体验、感受本节课通过学生探索活动,发现乘法结合律,加深了对乘法结合律的理解和记忆,也让学生从探索数学规律中得到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