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感恩之心体味父母之爱——《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8501283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感恩之心体味父母之爱——《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以感恩之心体味父母之爱——《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以感恩之心体味父母之爱——《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以感恩之心体味父母之爱——《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以感恩之心体味父母之爱——《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感恩之心体味父母之爱——《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感恩之心体味父母之爱——《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感恩之心体味父母之爱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向联军(四川省达州市第一中学校,四川达州,635000)【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感受孩子不同阶段的爱,理解父爱的本质和母爱的本质,理解弗罗姆关于健康而成熟的灵魂需要父爱与母爱的综合的观点。2过程与方法:学会抓关键语句(如段落主旨句、过渡句等)理清文章思路;学会筛选语句概括父爱母爱的特点及区别。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父母之爱的伟大无私,懂得感恩,学会爱自己的父母,懂得关爱他人,懂得回馈社会。【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清文章的思路,品味关键语句,从理性的高度认识父爱、母爱的本质,并进而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2)难点:对“爱”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2、的高度,从而对“爱”进入哲学层次的思考。让学生对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有更为深入的理解,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学会爱别人,感恩社会。【教学方法】采用情境引入品读感知互动探究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教师主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构建师生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真正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媒体】多媒体PPT课件、电影视频片段【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多媒体投影)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学生齐读,教师导入:儿行千里母担忧,临行缝衣盼早归,一针一线总关情。诗人孟郊用朴实的语言,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普通的“缝衣妈妈”的形象。在我们的现实

3、生活中,也有无数这样的妈妈,如:“暴走妈妈”陈玉蓉 、“警察妈妈”蒋晓娟 、“春天妈妈”董观荣 、“最美妈妈”吴菊萍。在这些妈妈身上,我们多次看到了最平凡最伟大的母爱的光辉。是啊,父母给了孩子最质朴最无私的爱,而孩子也应怀感恩之心去回报父母,这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的交流、爱的传递。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弗洛姆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看看作者是怎样来书写父母之爱的。二、【品读感知】这篇文章的题目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由题目你读出了哪些内容?提示: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孩子之爱,二是父母之爱,三是二者之间的关系。(学生快速自读课文,自主学习,抓住段落关键语句及过渡句理清文章思路)第一部分(第13段

4、):爱的能力的发展。被人爱爱别人创造爱第二部分(第48段):爱的对象的发展。(母亲父亲)第三部分(第910段):综合父母之爱,构建自己健康而成熟的灵魂。三、【互动探究】本文是一篇译作,在遣词造句和修辞方面,与纯粹的汉语写作有所不同,但文章理性的智慧仍能带给人精神的启迪。文章三个部分,你最喜欢哪个部分?为什么此部分让你感悟最深?结合你的经历或者你所了解的事实,分小组进行交流探讨。(一)探讨一:孩子爱的能力的发展。1、细读1-3段内容,从文本中筛选信息,认识成长过程中人对爱的情感变化情况。提问:作者认为人在生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对爱的情感变化有什么特征?人在生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对爱情感变化特征表(多

5、媒体显示)年龄段特征刚出生阶段(婴儿期)无爱的意识,不具备感受爱的能力8岁以下(幼儿期)有被爱的意识,对被爱的反应是感谢和高兴810岁(童年期)有爱的意识,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起爱 少年时期(成长期)克服自我中心阶段和学习爱别人,“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成熟时期(成熟期)爱别人,创造爱,“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通过以上的阅读归纳,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知道:爱不是与生俱来的!爱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无爱-被爱-唤起爱-爱别人创造爱2、文章谈到两种爱的原则:“我爱,因为我被人爱”和“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和“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句式上有何特点?有何作用?(

6、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归纳)前一种是不成熟的爱,只懂得接受,并且因此使自己看起来弱小、孤立无援,处于被动的状态。比如哭闹。后一种则是通过努力去赢得爱、创造爱,变得有力量而且成熟,处于主动地位。句式上因果倒装,意在强调原因,以突出不同的爱的原则和特征: “不成熟的爱”以“被人爱”为前提,所以总是期望获取;而“成熟的爱”以“爱人”为基础,一个成熟的人懂得只有爱他人,自己才会获得快乐;成熟的人深刻明白他人对于自己的重要性,知道给予比获得更重要。(二)探讨二:母爱与父爱的特点及作用1、作者认为母爱和父爱有什么根本区别?各有什么积极面和消极面?请结合课文和自己的亲身感受对作者的看法做评析。(方法指导:圈点勾

7、画,讨论、自由发言,找出句子。有效获取信息,认识母爱父爱的不一样。)明确:特点:母爱:无条件。是祝福,是和平。不需努力,也无法赢得。代表自然世界。是故乡。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作用:)从身体上和心理上给孩子爱和关怀,给孩子生活上的安全感。父爱:有条件。需要努力,顺从是最大的道德。代表思想世界,人所创造的法律、秩序、纪律等事物的世界。(作用:)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树立孩子挑战生活的自信心。 积极面与消极面:母爱:(积极面)为人所渴求。能给孩子生活上的安全感,让孩子感到快乐。(消极面)不需努力,无法赢得。也容易让孩子失去独立性及辨别善恶是非的能力。父爱:(积极面)需要努力,受自己控制和支配。(

8、消极面)必须努力获取,否则会失去。有时候就会咄咄逼人,过于严厉专横。教师拓展:(多媒体投影)故事一:当年杜鲁门当选美国总统后,有人向他母亲祝贺:“你有这样的儿子,一定十分自豪。”“是的”,杜鲁门的母亲答道:“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同样让我骄傲。他现在正在地里挖土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学生交流,教师总结:故事一告诉我们:母爱就其本质来说是无条件的。只要是母亲的孩子,母亲就会无条件的爱孩子。不管你是总统,还是平民;是一个高贵的公主,还是一个杀人犯;是美丽的还是丑陋的 ,母亲都会无条件的爱你。这就是母爱(多媒体投影)故事二:贝多芬几乎是在父亲的暴力下成长。贝多芬的父亲望子成龙,希望贝多芬成为一

9、位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从小就接受严苛的音乐训练。贝多芬除了练钢琴之外,还要练小提琴、中提琴,贝多芬喜欢随意自己拉一些曲子,但只要被父亲发现,就会大骂他一顿,说:“你还没到达随心所欲的程度,现在好好给我一个音一个音照谱演奏!”父亲的教育严格,甚至常有时候是不合理的,但他还是为儿子神速的进步感到无比的骄傲,而且非常肯定将来他的儿子一定是个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学生交流,教师总结:故事二告诉我们:父亲的爱是严厉的,父亲的爱却引领我们正视人类生存的社会,学会生存、生活。要勇于承担、有责任感。父爱让我们在社会立足, 重视在思想上精神上帮助我们成长与成功。正如贝多芬所言:“使你的父亲感到

10、荣耀的莫过于你以最大的热诚继续你的学业,并努力奋发以期成为一个诚实而杰出的男子汉。” 2、作者认为:“母爱就其本质来说是无条件的”,而“父亲总是挑选他认为最合适的儿子当继承人,也就是与他最相像,因而也是最值得他欢心的那个儿子”,也就是说父爱是有条件的,这两个观点你同意吗?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见解。(这是个开放性的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说出自己个性化的理解。)参考示例:1、母爱也是有一定条件的。如母亲也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2、父爱和母爱一样,也有一定的无私性。3、母爱比较细腻,父爱比较粗犷;母爱比较着眼于眼前,父爱比较着重于未来;母爱比较注重身体健康,父爱比较注重精神成长;母爱以情感来感

11、染和引导孩子,父爱以理智和行动来教育孩子。教师小结:(多媒体投影)纪伯伦曾说:母爱如水,母亲是源,无论你奔腾到哪里,身上流淌的,依然有不尽的源头之水。母爱,你如春天里温暖的阳光,也像婆裟的大树,让我沐浴在明媚的春光之中,借着大树的绿荫庇护,如小草一样茁壮成长。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泰戈尔说:“我的欲望很多,我的哭泣也很可怜,但你永远用坚决的拒绝来拯救我,这刚强的慈悲已经紧密的交织在我的生命里。”父亲之爱,也许就体现在他的严厉、刚强和不动声色中。故高尔基说得好:父爱是一部震撼心灵的巨著,读懂了它,你也就读懂了人生。(三)探讨三:综合父母之爱,构建自己健康

12、而成熟的灵魂。作者认为一个成熟的人需要怎样的爱?你觉得在现实生活中如果只有母爱,孩子可能会怎样发展?如果只有父爱,孩子可能会怎样发展?是不是单亲家庭或者孤儿一定会出现这样人格上的缺陷呢?(学生合作探讨,教师点拨)作者认为成熟的人应具有的特点: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独立温和),又是自己的父亲(理智自信)的高度。成熟的人使自己同母亲和父亲的外部形象脱离,却在内心建立起这两个形象。一个成熟的人需要母爱与父爱的结合,既要发展母亲的良知,又要发展父亲的良知。也就是有母亲的爱的祝福,又要有父亲的爱的原则。故母爱与父爱这两种不同类型的爱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是互补的,缺一不可的。人从同母亲的

13、紧密关系发展到同父亲的紧密关系,最后达到综合,这就是人的灵魂健康和达到成熟的基础。参考示例:如果只有母爱,孩子可能会沉浸在他的自我中心阶段,他人是实现个人愿望的工具,只依赖于别人,有失去自我判断力的危险,会阻碍自己和他人的发展。不会爱别人。参考示例:孩子可能会变得严厉和没有人性。如喜欢暴力、走极端等。也不会爱别人。参考示例:单亲家庭的孩子是否有人格上的缺陷,主要在于其父亲或母亲是否是一个成熟的人,因为一个成熟的人既发展父亲的良知,又发展了母亲的良知。孤儿是否会出现人格上的缺陷,主要在于他们生活的这个社会是不是一个成熟的社会。教师小结 (多媒体投影):于丹说过这样的话:“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以

14、聚合为目的,只有一种爱是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一千个孩子也就有一千对父母。父爱母爱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千差万别,但有句话永远是真理:可怜天下父母心!四、【真情表达】:(多媒体投影一组关于父母之爱的图片)你能读懂哪张照片背后的情感?哪张照片唤醒了你记忆中尘封的往事?对于含辛茹苦的父母,你做过什么?对于自己的所作所为,你又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请用最深情的语言表达对父母最真挚的情感。多媒体链接:恪守孝道的平凡女孩孟佩杰 五、【拓展升华】孟子

15、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在享受这些爱的同时,好好爱我们的父母,爱我们的亲人,爱我们身边的每个人,爱我们社会上的每个生命。这个世界因为有了你的爱而无比温馨,这个世界因为有了大家的爱而无比美好。法国诗人彭沙尔说过:“爱别人, 也被别人爱, 这就是一切, 这就是宇宙的法则。为了爱, 我们才存在。有爱慰籍的人, 无惧于任何事物, 任何人。”在爱的世界中,我们要做一个懂得生活懂得爱的艺术的人。六、【反思作业】作者认为,“给比得更能使自己满足,更能使自己快乐,爱要比被爱更重要。通过爱他就从他的由自恋引起的孤独中解脱出来,他开始体验关心他人以及同他人的统一,另外他还能感觉到爱唤起爱的力量”。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请你联系自己的现实生活,自拟题目,课后写一篇反思作文。附:【备课手记】本教学设计围绕“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紧扣课堂教学三维目标,力图充分发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是伦理学方面的随笔,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学生阅读理解有一定困难,快速把握整篇文章的内容有相当的难度。首先考虑让学生充分预习,抓住段落中心句、过渡句等关键语句弄清课文结构思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其次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运用一些小故事来消除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