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激励作用.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8498719 上传时间:2024-02-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激励作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激励作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激励作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激励作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激励作用.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激励作用内容摘要:语文课程的文化属性中含有着人的情感、意志、态度和思想观念的成分,而情感因素是一个重要的体现。因为情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灵魂,儿童学习语文必须伴随情感。教学只有在情感的伴随中,才可以达到教学相长的良好境界。正文: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认为,情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灵魂,儿童学习语文必须伴随情感。她说:“教学若要成功,需以情感为纽带。”梁启超曾说:“用情感激发人,好象磁力吸铁一样,有多大分量的磁,便吸引多大分量的铁,丝毫不得躲闪。所以,情感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

2、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这种文化属性,就必须含有人的情感、意志、态度和思想观念的成分。“文章不是无情物”,情感因素在文章中是固有的,不是附加的。在传统的教学中,工具性占了上风,结果就是人的工具化,缺乏情感,没有创造性。那么,在新课程的实施、深化中,如何发挥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激励作用呢?一:读中悟情。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们都非常注意学生的读,无论是自读、指名读,还是分读、合作读,都强调读要有感情,有感情就是将自己的情感在读中与作者的情感相融。只有相融,才能更好地品味、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在教学月光曲一文时,我先要求学生在自读中,了解贝多芬几次为盲姑娘弹琴?弹的都是什么曲子?学生在自读中,

3、很容易就找到了答案。然后,我又及时引导,要求学生在合作中探究贝多芬为什么会两次为盲姑娘弹琴?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所说答案虽各不相同,但都不能切入问题的实质。此时,我以情感相融为突破口,问:“如果你是贝多芬,你为什么会给盲姑娘两次弹琴?”学生在又一次的读与交流中,适时融入了自己的情感,明白了贝多芬从“走近”到“走进”,是出于对盲姑娘的同情,满足她对音乐的渴望与热爱,第一次弹琴;贝多芬在弹完后,又听了盲姑娘的一番话,和盲姑娘这位音乐的热爱者产生了知音这一情感的共鸣,于是,借着清幽的月光,有感而发,即兴创作了月光曲。最后,在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中,成功理解了月光曲所表现的内容。可见,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

4、是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我们只有在具体的语言文字环境中,扎实地读,深情地悟,才能更好地培植、养育情感。使学生的情感在春风化雨中得到浸润。二:思中知情。孔子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学习每一篇课文时,学生都有许多的为什么?而这些为什么,不仅在老师及时的引导、启发中获取,更重要的是在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探究、交流中获取。但无论是哪种获取,都是在以思为前提,以情感为媒介中进行的。如我在教学放弃射门一文时,就紧紧围绕“思中知情”而展开。首先,我分两步来引题:“大家喜欢足球吗?足球运动最精彩的瞬间是什么?在一场激烈的足球比赛中,却有这样一位球员:在完全有把握将足球踢进对方球门的一刹那,他却放弃了射门,

5、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现在来学习放弃射门,寻求其中的答案。”在引题到位后,我紧紧抓住巧设的这一悬念,抓住学生已打开的求知欲,抓住文章的核心问题,让学生以不同的学习方式,或自读、自悟,或合作、交流。在语言文字的理解中,在问题的思考中,在情感的渗透中,学生体会到了福勒高尚的体育风范。最后,我又提出“如果你面临此情境,你会如何选择?”学生的回答在情感的酝酿中生成、深化,达到了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激励作用。 三:乐探表情。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乐之”的氛围中探究性地开展学习活动,就会为学生的情感支撑提供最佳的情绪背景,为语文学习创造最佳的效益。在小音乐家扬科一文教学即将结

6、束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若扬科还活着,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当问题提出后,其他同学还在思考时,吴昊同学举起了手,说:“老师,我认为扬科是不会活着的。”听了他的回答,我感觉有些吃惊,可我马上又意识到这是学生按照自己的规律在思考问题,正是进一步探究知识,引发创新意识的好时机。我马上追问:“你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他说:“扬科盼望有一把小提琴,如果能有一把小提琴,他愿意用自己的一切去交换。一切就包括他的生命。连命都没有了,要小提琴还有什么意义呢?”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顿时活跃了起来。我趁热打铁,让学生在探究中再次展开讨论。答案得到了共识,扬科悲惨的命运,不在于本,而在于根。无疑,情感因素成为了激

7、励学生的催化剂。教学正是在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让学生乐知、乐探,在乐探中表述自己的情感,达到教与学的真正统一。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引导学生探究中,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把握时机,激发兴趣,关注实效。可见,语文教学应该满足学生的需要,培养发展儿童的情感,充分利用儿童的情感,让儿童主动投入,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四:境中现情。“感人心者,莫乎于情”。当情感表现至淋漓时,自然会有“润物细无声”的佳境。每学习一篇课文,其情感的体验是多种多样的。无论是表演、朗读,还是即兴绘画、导游,都必须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在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我充分利用文本特点,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让学生在文本的学中,在美景的看中,很好体会了桂林山奇、秀、险,水静、清、绿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我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集众人智慧之所长,让他们以导游员的身份带领其他同学游览桂林山水。在汇报中,导游们各展其采,情感在情境的体验中得以升华。总之,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努力构建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更新观念,转变角色。以新颖的教法吸引学生;以渊博的学识影响学生;以宽阔的胸怀包容学生;以赞许的眼光欣赏学生;以高尚的情操感染学生。让学生的情感在吸引、影响、包容、欣赏、感染中,成为激励语文课堂的星星之火。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