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xx实验小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8497311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1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市xx实验小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xx市xx实验小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xx市xx实验小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xx市xx实验小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xx市xx实验小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市xx实验小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市xx实验小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实验*学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第一章 总 论3一、项目概况3二、项目编制依据4三、项目编制范围4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5一、项目建设背景5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9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0第三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11一、项目选址11二、项目建设条件11第四章 项目建设方案14一、规划原则14二、规划指导思想15三、规划理念16四、规划布局17五、建设方案17第五章 给排水及电气设计18一、给排水设计18二、电气方案设计21第六章 环境保护、消防及节能23一、环境保护23二、消防工程26三、节能方案27第七章 劳动安全及卫生29一、设计依据及标准29二、主要危害因素分析29

2、三、劳动安全措施29四、卫生措施30五、无障碍设计30第八章 项目组织机构管理31一、项目组织机构31二、项目组织管理31三、项目实施计划32四、项目进度计划33第九章 项目投资估算33一、项目投资估算依据33二、项目投资估算34三、项目资金筹措36第十章 项目建设招投标37一、项目招标范围37二、项目招标组织形式37三、项目招标方式38四、项目招标内容38第十一章 项目综合评价3933 第一章 总 论一、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实验学校建设项目2、项目建设地点 *市经济开发区3、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4、项目业主单位*市人民政府5、项目法人代表 *6、项目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及建设目标项目建设教学楼

3、、学生宿舍、食堂礼堂、行政楼、景观湖、运动场、知识天地及配套设施,建筑面积15092,总投资2400万元。整个工程建成后,可解决至少2500名学生教学和食宿问题。7、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建设投资估算为2400万元。本项目建设资金来源:该项目资金筹措包括以下4方面:香港言爱基金会捐赠1000万元;*财政预算安排200万元;教育附加费预拨600万元;*中学资产拍卖600万元。8、项目建设工期安排本项目建设工期预计16年,2010年5月前完成各项前期工作并着手开工建设,到2012年8月完成项目,2012年9月前完成全部配套工程并开始招生。二、项目编制依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义务教育的决定国家计委、建设部

4、联合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义务教育的决定*实验学校校区总平面规划*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关于本项目建设的意见相关各专业的国家设计规范项目单位提供的基础性资料经济环境及社会调查三、项目编制范围1、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2、项目建设规划及建设内容3、项目投资及资金筹措4、项目建设机构及建设进度5、项目社会效益分析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一、 项目建设背景1、*市基本情况*市位于*省东北部、大别山中段南麓、鄂豫皖三省交界处,处于武汉、郑州、合肥三角经济区域中心,紧邻省城武汉。全市版图面积3747平方公里,人口120万。下辖3个街道办事处、14

5、个镇、2个乡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共有715个行政村,7600个村民小组。城区面积23平方公里,人口21.5万。*是著名的“黄麻起义”策源地,是红四方面军、红25军和红28军的诞生地,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革命时期,有13.7万多人参加革命,6万多人参加红军,6200余人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解放后幸存的只有200多人,共中省军级以上首长126人,在册烈士12532人。从这里走出了王树声、陈再道、许世友、王宏坤、张才千等41位共和国将军。新中国诞生后,周恩来、董必武、李先念、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李瑞环、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亲临*视察指导,给予*人民以亲切的关怀和巨大的鼓舞。

6、*市地处大别山中段南麓,鄂豫皖三省交界处,区位交通优势明显,是长江经济开发带和京九经济增长带的“十字中心”地带,是大别山地区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集散地。*是国务院定点扶持的贫困县市和对外开放城市,境内设有铁路二级区段站,拥有铁路二类口岸和自营进出口权,沪汉蓉铁路、京九铁路、汉麻联络线、106国道、大广北高速公路、合武高速公路在这里交叉对接,构成了“三纵三横”的交通网络。*能直接北进京津、南接港澳,东连沪宁、西通巴渝;武汉天河机场距*仅80公里,武汉阳逻长江深水港距*仅70公里,为*提供了通江达海、接港连外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环境,大别山火电厂也正在加紧兴建二期工程,这些给*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大好

7、机遇,为投资置业提供了便利交通条件和充足的能源保障。 *气候宜人,资源富饶,物产丰富。境内有耕地100余万亩,林地近300万亩,水域4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5%。地表水、地下水储量20多亿立方米,高于*省平均水平。玄武岩、大理石、金、铜等矿储量很大。野生动物有100多种,植物有 1000余种;大宗特产有桑蚕、板栗、菊花、柿子、银杏等,还有大量天麻、杜仲等珍贵中药材。风景名胜、文物古迹、革命遗址、古战场和古文化遗址随处可见,境内湖光山色,美不胜收,著名的风景名胜有龟峰旭日、柏子秋荫、麻姑仙洞、五脑山森林公园和浮桥河度假村等景点,是旅游、观光,休闲、避暑的理想场所,为投资置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民

8、风纯朴,社会稳定,人民勤劳善良,热情好客;*政策优惠,服务优质,为投资置业提供了良好的人文环境。市委、市政府确定了“突出招商引资”的发展思路,通过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推动*经济开发区建设,重点建设黄金桥工业园;为招商引资搭建一个良好的服务平台,为各类产业集聚提供一个很好的载体。同时,市委、市政府已经用红头文件的形式制定了吸引投资、技术、人才的优惠政策和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良好措施,并通过行政服务中心建立了一整套便捷、优质和高效的投资综合服务体系,努力打造平安*、亲商*、诚信*,把*建设成为投资者的天堂、创业者的乐园。 近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实力不断增强,城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编制了城市建设近期

9、规划和分区规划、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功能分区科学;加强了以开发区为龙头的工业区、以步行街为主的商贸区和以新老城区结合部的休闲、娱乐为主的生活区等功能区建设,交通、供电、通讯、供水、排水等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商业网点、医疗卫生、广播电视、文化娱乐、教育、金融、宾馆酒楼等各类设施齐全,功能完善;改造了城区交通道路,拉开了中等城市的框架;实施了美化、绿化、亮化工程,推行了“门前四包”管理,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形象不断提升。工业形成了汽车配件、冶金机械、纺织服装、医药化工、建筑建材、食品饮品等初具竞争力的6大支柱产业。农业形成了蔬菜、畜牧、板栗、蚕桑、老米酒、药材等6大优势特色经济带。201

10、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4亿元,同比增长14%。投资高位运行,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2.15亿元,增长34.96%。消费规模扩大,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5亿元,增长15.4%。发展质效提高,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12.43亿元,增长4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7亿元,增长16.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02元,增长13.5%;农民人均纯收入3988元,同比增加242元。综合实力进入*省山区县(市)先进行列,先后获得了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广播电视、体育、教育等国家级先进市(县)和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等光荣称号,文化、计划生育、卫生、科技等专项工作也已跻身全省先进市(县)行

11、列。面对未来,*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抢抓三大机遇(中央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实施“武汉城市圈”战略和*市建设“一厂三路”),突出招商引资,推进“一主三化”(以民营经济为主体,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实现“三增”目标(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税增长)”的战略思路,全市人民正团结一心,奋力拼搏,为建设一个山川秀美、和谐富裕的新*努力奋斗。2、*发展的需要根据*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十一五”期间,*市将紧紧抓住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重大机遇,大力实施“开发西城新区、发展集群经济、推行全民行动、建设名城强市”的战略举措,协调推进全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

12、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奋力推进跨越式发展,全力打造地区性中心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国家级园林城市和特色产业基地,努力向中等规模的名城强市迈进。*市市长杨遥在2011年市七届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1年,启动西城新区一所全日制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是市政府为群众办好十件实事之一。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市人口多,底子薄,在黄冈是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市,是国家确定的贫困县市之一。*大面积山区、库区、贫困区的学生就读困难,特别是库区的学生,遇大风大雨天气,经常中断上学。目前,*市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与农村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要求不相适应,大量校舍存在安全隐患。因经济条件有限。近些年来对学校校舍的改造

13、投入少,部分学校校舍维修改造迫在眉睫,加之我市大批青壮年外出务工,据统计,进城务工子女以及留守儿童数约6800人,家人迫切希望子女进城就读,享受良好的教育教学资源,新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满足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交通闭塞、贫困的边远村庄、库区的中小学生、进城务工子女以及留守儿童就读迫在眉睫。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义务教育。近年来,国家和省出台了系列发展义务教育的扶持政策和具体措施,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535号)要求”义务教育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市政府也十分重视本地义务教育的发展并给与了重要的政策支

14、持。*市是基础教育大市,基础教育底子薄,需要社会更多力量支持义务教育,以适应*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本项目用地位于*市经济开发区,水、电等基础设施齐备。为了使本项目早日建设,*市人民政府已决定筹集安排1400万资金支持项目建设;香港言爱基金会捐赠1000万元用于建设本项目,资金完全有保障。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基本条件具备,社会需求旺盛,建设必要性充分,建设势在必行。第三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一、项目选址 1项目建设地点 *市*实验学校位于*经济开发区金桥大道,地势平坦,交通便利。 2场址土地权属类别及占地面积 *市*实验学校实施建设项目用地是闲置空地,占地面积约39656平方米,能满足各种建设用地和道路用地需要。 二、项目建设条件 1地形、地貌及基础条件:拟选建址技术经济指标序号 建址技术指标项 目技术指标l建址面积39656平方米2建址地貌特征及标高前后无障碍物,房高20余米3工程地质良好4交通运输条件距京九铁路2.5KM,在*市开发区工业园区5供水用*自来水公司的自来水6排水已建成污水管,与市政公用管网相连7供电稳定充足8生活、福利设施条件距市区商业网点、文教区及其他公共设施较近9周围环境及相互影响无明显不利影响 2气象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