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论文---印刷工程.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8494102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3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毕业论文---印刷工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大学毕业论文---印刷工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大学毕业论文---印刷工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大学毕业论文---印刷工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大学毕业论文---印刷工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毕业论文---印刷工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毕业论文---印刷工程.doc(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印刷工程毕业论文印刷工程毕业论文 专 业: 印刷工程 印刷油墨的配色技术研究摘 要 油墨配色是印刷工厂在印刷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的操作,但是,众多厂家都是通过调墨师凭经验调配油墨的。如何解决准确性差、难以复制相同颜色、人工调墨慢、大量浪费油墨的缺点就成为了我们研究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文章分析油墨配色的基本法则及配色的影响因素,着重对传统人工配色和现代电脑配色进行了阐述并结合实验模拟人工配色得出人工配色的弊端。相对传统配色,现代电脑配色不但解决了传统人工配色存在的问题,而且也带来了更多的优点。文章最后明确指出了电脑化、自动化是配色的最终发展方向。希望本文的研究对于油墨配色的发展有着积极促进意义。关

2、键词:油墨配色;传统配色;电脑配色;配色原理;专色油墨ABSTRACTThe printing ink color matching is needed to operate frequently during the printing process in print factory, but in many factories, people who match ink color are depend on their experiences .It is the question we need to solve urgently that how to solve these dis

3、advantages that bad accuracy, copying the same color difficultly, slow speed of matching color by people and wasting mass inks.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color matching, emphasize elaborates to the traditional color matched, combines experiment to emulation th

4、e artificial color matched to get its irregularities. Opposite to traditional color matched, modern computer color matched not only solves its disadvantages, but also brings in more advantages. At last, the article point out that computerization and automation is the e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ol

5、or matching.It hopes that the research has active mean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lor matching.Keyword:ink color match; the tradition color match; the computer color match; the principle of color match; special color printing ink目 录第一章 绪论11.1油墨配色的发展11.2我国油墨配色的现状11.3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1第二章 理论知识32.1配色原理32.1.1根

6、据十种基本色配色32.1.2根据印刷色谱卡配色42.1.3根据光谱三刺激值配色42.2油墨配色的目的52.3配色方式52.3.1 传统配色62.3.2电脑配色82.4调配油墨的具体要求112.5配色注意问题12第三章 实验143.1实验目的143.2实验设备143.3实验步骤143.4实验数据143.5实验分析及结论17第四章 结束语19参考文献20致 谢21附 录22I第一章 绪论1.1油墨配色的发展配色就是以几种单纯的颜色,最常用的应该是三原色油墨,按不同比例调配成样品颜色的过程。配色的基本原理是以色彩合成与颜色混合理论为基础,以色料调和方式得到同色异谱色的效果。油墨的颜色是一个极为重要的

7、指标,尤其是对印刷品而言,颜色的反映程度几乎是印刷品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人工配色是印刷厂长期使用的一种传统配色法,早期是以配色者从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作为指导工作的依据,中、后期的配色者是以十种基本浓色图或印刷色谱作为目视测色的参考标准。经验配色法常常受到配色者生理、心理因素及其它客观条件的影响,产品质量难以保持稳定。另外,依靠经验和感觉配色,只能定性,无法定量,技术的传播与交流比较困难。仪器配色,又称机械配色法,是近代逐渐开始流行的较先进的配色方法。在配色各个环节,采用一定的机械、仪器作为测量工具,通过绘制曲线图表,作为配色的参考依据,使配色工作在相对精确的范围内进行。这种方法改变了以往经验配色

8、的某些盲目性,使配色速度及质量均有所提高。电脑配色系统是集测色仪、计算机及配色软件系统于一体的现代化设备。电脑配色的基本作用是将生产上配色所用油墨的颜色数据,预先储存在电脑中,应用其计算出用这些油墨配得与原稿色相同颜色的混合比例,从而达到预定配方处方的目的。1.2我国油墨配色的现状目前我国大部分印刷企业在油墨调色与配色方面,基本上是依赖作业人员长年累积下来的技巧与经验。然而,一个可信赖的专色油墨调配员,最少需要8至10年时间,才能完全掌控配色时色彩变化。假如印刷厂用上2-3个品牌的油墨,那就要花更多时间去适应它们的色彩特性。并且,即使是个专业的调墨员人工调配出的油墨也不是完全满足客户的要求,于

9、时间、成本、正确程度等方面都不是十分理想,这无疑给印刷生产带来很多的不利的地方。1.3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本论文介绍了油墨配色的原理、影响因素、方法及配色过程中的注意问题等,并详细阐述了我国传统油墨配色及电脑配色的操作过程。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够促进我国印刷油墨配色技术的发展,从而改变我国这种落后的现状。第二章 理论知识2.1配色原理配色要求以尽可能少的彩色油墨品种加上辅助剂,按比例调配出原稿要求的专用色、配色的基本原理是以颜色混合理论为基础,以色料调和方式得到同色异谱色的效果。根据颜色混合理论,任何一种颜色都可以用三种原色以不同比例混合得到,专色油墨调配亦同此理。以三种原色油墨变化组合比

10、例可调配出所需要的深色油墨。向以三种原色墨为基础的基础调配成的各种深色墨中加入冲淡剂,则可得到各种淡色油墨,最终得到与原色稿同色异谱的颜色。可以用下述方法进行操作。 2.1.1根据十种基本色配色利用三种原色的不同比例调和任何色彩的专用颜色,是遵循三原色理论的,有一定的规律。理想三原色着色力相同,等量混合后可以成为黑色。而在实际中三原色存在光学上无法克服的缺欠,混出的色带茶色。三原色油墨以不同比例相混合,可以获得不同色相的复色,其色相偏向与比例大的一个或二个原色油墨混合色。两种原色油墨等量混合后,可得到标准的间色色相;两种原色油墨以不同比例混合,所得到的间色色相偏向于量多的原色墨。色料有一种色调

11、即以红、黄、蓝、原色油墨为基础的三原色油墨,及获得的三种间色绿、橙、紫,三种复色枣红、古铜、橄榄及黑、白色。自然界中以色料来表示所有色彩,都包含在上述色调中,仅仅是饱和度和明度的不同变化而已;因此这些色调为基本色。它们是黄(Y)、品(M)、青(C)、红(R)、绿(G)、蓝(B)、紫、古铜、橄榄绿、黑共十种,另外加白色。为了便于理解和记忆十种基本色的比例关系,并了解常用油墨、纸张的性能和其他印刷条件,可使用常用印刷材料印制十种基本浓色图(图2.1)作为参考。十种基本浓色图由三个大小不同的等边三角形组成,内层的小三角形是原色层,三顶点分别是三原色。中三角形为间色层,三顶点是由相邻二种原色等量混合出

12、的间色,如Y+M=R。大三角形是复色层,三顶点是由相邻的两种间色等量混合得到复色,也是三种原色不同比例混合的结果,如R+G=(Y+M)+(Y+C)=2Y+M+C=古铜色。三角形中心的黑色,可由任何一层的三顶点颜色等量混合得到。要复制的颜色尽管色彩变化丰富,但每钟颜色都能从十种基本浓色中找到与之相近的颜色。只要我们熟练掌握十种基本浓色的相互关系,就可利用其作为色样分析时的参考依据。图2.1 十种基本浓色图2.1.2根据印刷色谱卡配色 使用印刷色谱卡配色更加科学、简单、实用。每种品牌的油墨通常都有自己的色谱,色谱中每个色块都标有各原色网点面积百分比,可以根据这些数值来确定原稿色样中三原色含量比例。

13、计算时应注意,单位面积中,除去三原色含量,余下的白纸的面积百分比,就是白色墨含量。例如:标准色样与40%的品红网点形成的淡红色相同,计算方法如下:M:W=40%:(100%-40%)=40%:60%=4:6=2:3即按照两份品红墨加三份白墨的比例可得淡红色。再如:标准色样与色谱中50%Y黄色网点、50%M浅红色网点相同,油墨配方这样计算: Y:M:W=50%:50%:(100%50%)+(100%-50%)=1:1:2于是,使用一份黄墨、一份品红墨、两份白墨混合即可得。当然,根据混色规律,黄加品红为红,所以也可使用一份红墨加两份白墨制得。2.1.3根据光谱三刺激值配色任何物体的颜色都可用光谱的

14、三刺激值表示,而以X10、Y10、Z10更符合人们实际观察颜色的结果。使用测色仪器先测定标准色样的三刺激值,求得样品参数。再由配料仪器如色料混合计算机根据输入的样品参数,计算混合原料及其比例。当配色结果的墨样干燥后,再由色差计测其三刺激值,由计算机根据色差公式计算出色差或其他指标,做出进一步修正的指令。用此法可以迅速地配制出比较高颜色质量的同色异谱色。2.2油墨配色的目的配色俗称调墨,配色先有样品色,一般由客户或本厂提供样品、可能是实样或色样,也可能是色彩的孟塞尔(HVC)值或三刺激值X、Y、Z,甚至是色样的分光光度曲线。最常见的还是色样。配色是按照原稿颜色的需要和印刷工艺要求,将一种或几种油

15、墨及相应的辅助剂调配之后,使油墨具有某种特定的颜色和性能的操作过程。配色以几种单纯的颜色,最常用的应该是三原色油墨,按不同比例调和成样品颜色的过程。配色以色彩合成与颜色混合理论为基础,长期以来都是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进行的,于时间、成本、正确程度等方面都不是十分理想。现代配色是配色技术趋于完美,但所配成的颜色,尽管视觉辨认或测色仪器测定都相同,却大都是同色异谱配色。调墨有两个目的。一则调整油墨的印刷适性。油墨印刷适性是指为了获得优质印刷品,油墨必须具备的适合印刷作业的各种性质,如适当的粘度、流动性、干燥性等。油墨适性调配一般都是在一种油墨中加入各种辅助剂来完成。二则是调配出符合原稿要求的专用色墨。所谓专色墨是按原稿设计的颜色标准,使用现有的彩色墨及辅助剂配出的专用颜色的油墨。彩色连续调图像原稿都是采用黄、品、青、黑四色网点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