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当仁不让于师1.docx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8493412 上传时间:2024-03-0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当仁不让于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二、当仁不让于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二、当仁不让于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二、当仁不让于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二、当仁不让于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当仁不让于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当仁不让于师1.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当仁,不让于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走进论语;2、 感受孔子的人格魅力;3、 体味儒家之道。【教学重难点】:1、 积累重要字词,丰富自身语库。2、孔子与弟子间的相互态度、深厚感情。【教学设想】:1、可以把教材中13章内容作一个简单分类。大体来说,内容有三:一是孔门弟子对孔子的评价、推崇,二是孔子对学生的评价、感情,三是孔子对学生的教导及孔子在生活中体现出的个性魅力。归类后,学生可能会更容易把握课文内容。2、在教学中,可以采取先疏通13章语录文字障碍、积累文言知识,再讨论、挖掘思想和文化内涵的方法;也可以通读之后归类,对每一类语录同时解决上述两个问题。【教学过程】:一、 导入:同学们,儒家

2、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被誉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除了拥有渊博的学识之外,孔子身上还有一些闪闪发光的品质。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近孔子和他的学生,听其言,观其行,看看生活中的孔子具有怎样的人格魅力。二、 品读论语,探究孔子的人格魅力:一、指天为誓真君子1、 读第八则语录,投影图片和史记孔子世家节选,简介南子的为人及孔子拜见南子的原因。南子:卫灵公的夫人,淫乱放荡,名声不好,当时把持着卫国的政权。她邀见了孔子,孔子见了以后引起了人们的议论和猜疑,其中就有子路。南子使人谓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为兄弟者,必见寡小君。寡小君愿见。”孔子辞谢。不得已,见之孔子曰:“吾乡为弗见,见之,礼答焉。”

3、 史记孔子世家原因:孔子遵礼,以礼答之。再加上南子把持着政权,君臣之间的礼制严格,孔子不得已而见之。2、 孔子为何要对子路发誓,而不解释清楚?这里表现了孔子什么样的形象性格?子曰:“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得罪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言语不当)。知(通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论语卫灵公明确:孔子如果解释,就会涉及到一些评价南子的言论。孔子宁可对天发誓证明自己在礼的方面没有做错,也不愿意对别人妄加评论。从中可以看出孔子谨慎,善良和温厚。用到了动作和语言描写,其中,语言上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以示其诚心。3、 钱穆孔子传:“盖此事无可明辨,辨必涉及南子。在其国不非其大夫,更何论于君夫人。故孔

4、子必不明言涉及南子,则惟有指天为誓。此非孔子之愤,乃属孔子之婉。”二、哀嚎悲痛重情义孔子指天为誓,率真可爱,善良温厚。不仅如此,他还情深义重,对弟子充满无限关爱。1、 读第十一则语录,感受孔子的形象。癞,麻风,大麻风,慢性传染病,可使患者手足、面部以及眼发生残畸等,半个世纪前还是一种不治之症,因此患此病者常遭人嫌恶。淮南子精神训明确:孔子担着被传染的危险去看望伯牛,表现了对学生的无限关爱以及师生情谊的深重。此处可以看出孔子真挚仁爱的形象。用了动作和语言描写,其中,反复手法的运用,表达了悲不自胜的心情。2、 孔子对学生的关爱,还体现在第十二则和第十三则语录里。伯牛患病,孔子主要是痛惜;颜渊之死,

5、孔子是绝望,是痛彻心扉。其中也运用了反复,表达其哀痛之深。三如日如月至圣先师1、 思考:孔子对伯牛和颜渊的爱中体现了什么?(投影第九则语录)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论语雍也提示:颜渊好学,有悟性,境界高,虽然生活艰辛,但品行卓越,是一个安贫乐道的君子形象。第九则语录中有对比,有反复,衬托颜渊的才德,表达出孔子赞叹的意味。明确: 孔子说伯牛是有德行的人,却不能得到上天的庇佑,患有此疾!对于颜回,孔子更是视为自己道德和学问的传人。孔子爱伯牛和颜渊,主要是对其德行的推许。2、 孔子对其德行的推许,可以反映出孔子自身是什么形象呢?明确:论语

6、述而中这样写道,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从中看出,孔子自己也是一个享受简单生活,坚守道义的德行高尚、安贫乐道之人。3、 从弟子对老师的评价里也可以看出老师的德行高尚吗? 明确:可以。前三则里,子贡赞誉他,说他的才德是不可逾越的日月,说他不可企及,就好比天空不能踩着梯子爬上去一样。颜渊赞誉他,说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4、 小结: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确实是一个善良温厚、真挚仁爱,德行高尚的如日如月的至圣先师。虽然,孔子不期望人们像信仰神明那样信仰自己,但是,一个伟大的人,越是把自己放在跟别人平等的位置上,就越显得伟大。

7、三、 从孔子人格魅力的解读来探析论语阅读方法:一、论语作为语录体散文,虽然只用寥寥数笔描写人物言行或生活片段,但是人物的思想性格和精神风貌清晰可感。因此,我们阅读时要善于通过品味、揣摩细微之处,把握人物性格。二、论语不但语料零散,并且各章节涉及内容和主题又丰富多样。因此,阅读时我们需要对相关材料进行联系和整理,加以印证和比较,有时还要结合相关史料文献和研究论著的解读,形成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四、 课堂总结:今天,我们进行了一场论语的精神之旅。通过与孔子的对话,我们发现孔子是一个率真、温厚、真挚仁爱、安贫乐道的人。穿越千年的沧桑,孔子是以他淡定的口吻告诉我们,人应该怎样生活,最重要是提升心灵智慧,实现完美人格。五、 课后作业:尝试从你的老师或者同学的言论中提炼出几句具有人物个性、情感,富有哲理、深意的话,并且阐释出你对此话的理解和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