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8489797 上传时间:2022-09-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设计与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设计与反思.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材第8788页的内容。教学背景分析:“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学习内容。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会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已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会画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对应的高的基础上教学。在本节课中学生要想很好地理解与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就必须以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和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为基础,运用迁移和同化理论,使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一新知识,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从而完成新知的建构过程。同时,也为学生自主学习三角形面积和梯形面积的计算夯实基石。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

2、正确运用公式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教学难点是把平行四边形转化已学过的基本图形,通过找关系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操作活动,经历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交流方法的过程。 2、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会运用计算相关图形的面积并解决一切实际问题。 3、通过观察、比较活动,初步认识转化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推导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难点:初步认识转化的思想方法在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时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课件、剪刀、平行四边形纸片

3、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大黑板上画一个平行四边形。提问:这是一个什么图形?有什么特点?一人上台作平行四边形的高。(说明什么叫做高?)2、课件出示:图中有哪些学过的图形?演示:各种平面图形平移后发现什么?(平移后图形的形状大小不变)3、出示书第87页主题图:你知道了什么?猜一猜:这两个花坛中哪个面积大?(学生猜测)二、自主探索,小组交流:1、用数方格的方法,填写表格。师:大家都有不同的猜测,那么,谁的想法正确呢?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好吗?请大家看屏幕。(点击课件,边点击边说)师:我们把这两个花坛画到纸上,用数方格的方法数数看。注意:这里的每个方格表示1平方米,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数一

4、数,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第87页,先独立思考并数一数,填表,然后再和同桌互相交流。谁来汇报一下你是怎么数的。(师随生说点击课件)出示表格。你有什么发现?(面积都是24平方米,底和长、高和宽分别相等)师:长方形我们可以用公式来计算,那平行四边形是不是也有计算公式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探讨的问题。(板书)那谁能够根据表中的数据大胆猜测一下,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呢?学生猜想汇报。2、动手操作,小组交流,推导面积公式:大家都很积极地进行了猜想,那到底你们的猜想对不对呢,有没有办法能验证一下? 出示合作要求:(1)两人一组,借助你们手中的平行四边形纸,可以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

5、转化为我们学过的图形。(2)大组交流:找到转化前后图形间的联系,填写记录单,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你是如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学生操作,小组交流,填写记录单。(教师巡视)师:谁能来说说你们组是怎样验证的?(学生汇报投影仪演示。)把平行四边形沿高剪开,平移三角形,转化成的长方形。(一人演示,一人汇报记录单)结论:通过( )的方法,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任何一个 ( )都可以转化为一个( ),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面积( ),而且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 ) ,长方形的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 ) 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教师课件补充演示:引导学生比较

6、,总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个由平行四边形转化成的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这个长方形的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归纳整理: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都可以转化成一个面积和它相等的长方形,长方形的长、宽分别等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a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用h表示平行四边形底边上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用字母怎样表示呢?(师板书“S=ah”)3、回顾反思,提升认识:回忆一下,刚才我们是怎样一步一步地研究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的?(1)首先是把

7、新图形转化成了旧图形。(2)然后找到新旧图形之间的联系。(3)最后推导出新图形的面积公式。4、实际运用,解决问题。师:要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哪些条件?(1)(出示例1)这道题是书上88页的例1,请大家做一做。(2)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S=ah =64=24(平方米)小结: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们只要知道其中一组底和高就能求面积了。三、巩固练习。1、快速算出下面每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4厘米,高3厘米底5米,高3米2、算出下列平行四边形面积: 同一个平行四边形中,底分别是15厘米、12厘米,高分别是8厘米、10厘米。学生独立完成后,讲评。小结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要相对应。3、图中两个

8、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吗?(出示课件)小结:同底等高的两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四、全课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练习十九第1、2题。板书设计: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长 宽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 高 “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反思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的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反思这节课,我想谈下面几点体会。1、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在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或理解一些数学

9、的基本思想,学会掌握一些研究数学的基本方法,从而获得独立思考的自学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能够为推导三角形、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提供方法迁移。“转化”是数学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我在教学本节课时采用了“转化”的思想,先通过数方格求面积发现数方格对于大面积的平行四边形来说太麻烦,然后根据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能与谁有关,该怎样计算,接着引出你能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已学的什么图形来推导它的面积。学生很自然的想到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再来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样启发学生设法把所研究的图形转化为已经会计算面积的图形,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10、培养了创新意识。让学生明白通过把不熟悉的图形转化成我们熟悉的图形来计算它的面积,这在数学学习中是一种好的方法。2、注重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我开课让学生大胆猜测学校门前两块花坛(等底等高的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哪一个大,学生利用旧知数方格的方法,发现一样大后,再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验证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长方形的面积是否一样大的。在证明猜想是否正确时,大胆放手,出示操作要求和记录单,学生观看微课到这里时,可以暂停,自己先自己动手画、剪,移,拼,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我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多种方法剪拼,然后完成记录单:通过( 割补、平移 )的方法,我们发现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 )都可以转化成

11、一个(长方形 ),长方形的面积与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 ),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 ,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 (长 宽) ,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底高) 。在充分动手操作的基础上,比较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长和宽的关系,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确立,边操作边思考,边观察边寻思,从中有所悟。接着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展示不同的个割补法,为学生架起由具体到抽象的桥梁。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实现新旧图形的转化,有利于学生主动构建新的认知结构,使知识的掌握更长久、牢固。 3、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数学教学的

12、核心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学中,通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全面揭示数学思维过程,启迪和发展学生思维,将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与学生学习知识的心理活动统一起来。在这节课中,我设计了剪一剪、拼一拼等学习活动,逐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长方形的面积与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底和高有什么关系?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形象、直观,使学生得出结论: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在此,我特别注意强调底与高应该是相对应的,通过观察、交流、讨论、练习等形式,让学生在理解公式推导的过程中学会解决问题。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求证方法,也为今后求证三角形、梯形等面积公式和其他类似的问题提供了思维模式这个求证过程也促进了学生猜测、验证、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运用微课的教学中,尽量让学生积极自主的学,人人动手动脑筋探索,自己发现知识,教师作为学生探索知识的“带路人”、“鉴赏者”,只是提供机会、让学生不仅在活动中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像数学家一样进行研究、创造,从而享受了成功的欣喜,获取了发现的快乐,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学生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