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站主厂房煤仓漏斗施工方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8487818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电站主厂房煤仓漏斗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热电站主厂房煤仓漏斗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热电站主厂房煤仓漏斗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热电站主厂房煤仓漏斗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热电站主厂房煤仓漏斗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热电站主厂房煤仓漏斗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电站主厂房煤仓漏斗施工方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化学工程第十四建设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E200.220.86c-029 先锋褐煤洁净化利用试验示范工程热能综合利用装置煤仓漏斗施工方案编制单位(章)编制人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编制日期目录一、编制依据2二、工程概况和特点3三、施工顺序3四、施工方法4五、模板支撑架计算6六、模板及支撑体系拆除8七、质量保证措施8八、安全保证措施9热电站主厂房煤仓漏斗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3、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974、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5、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

2、GJ18-20036、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01 7、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8、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9、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图纸。二、工程概况和特点1、工程名称:先锋褐煤洁净化利用试验示范工程热能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热电站主厂房2、工程地点:云南省寻甸县金所工业片区3、结构类型:本工程为五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4、建筑尺寸:长106.6m,宽20m,高40m,占地面积21325、结构设计: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基础采用筏板基础,主体结构为五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物高度31.48m:首层层高为4.47m,二层为3.

3、5m,三层为4m,第四层为煤仓间漏斗层高为14.01m,第五层为3.5m,35轴线为1号煤仓间,79轴线为2号煤仓间,1214轴线为3号煤仓间,煤仓间属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三个煤仓漏斗上下标高相同,几何尺寸一样,上口尺寸为8200mm8200mm,下口尺寸为800mm800mm,两个出料口,漏斗垂直高度为11.47m。6、煤仓漏斗的特点:1)每个煤仓间漏斗都是由2个漏斗组成,连成一体;2)施工难度大,支模、绑筋及混凝土浇筑都存在较大的难度。三、施工顺序1、17.4731.47m的施工该阶段分成2次施工:第一次施工,浇筑17.47-26.35m的剪力墙及倒锥形漏斗的施工,第二次施工26.35

4、-31.47m的墙、梁及板的施工。2、倒锥形漏斗搭设顶板及漏斗承重脚手架 支设底模 绑扎顶板及壁板钢筋 支壁板内模板 浇筑混凝土四、施工方法4.1脚手架的搭设4. 1.1架子搭设前,测量员必须根据漏斗的几何尺寸依次弹出构件中心线,外边框线及脚手架立杆和横杆的定位线。4.1.2脚手架采用483.5mm钢管及扣件,脚手架搭设为800800mm见方的落地式满堂脚手架,步距1200mm,并与框架柱、梁及剪力墙的架体相互连接,从而增加架体的整体稳定性。但是,在漏斗下面的出口的支撑,应根据工程的特性,漏斗出口面积较小,虽然支撑在楼板上,但必须在立杆下增加型钢或者道木横跨过次梁,来传递和分散上部荷载,同时在

5、13.47m层还应该在相应的对应位置支撑起来,防止楼板被破坏;在漏斗下口面的立杆密度增加2-3倍,纵横杆间距不大于600600,步距不大于1000mm。同时,需要在水平杆下的立杆上增加一个扣件,使每个杆件相交处有双扣件来增加承受压力的能力,同时,还要在漏斗口下模板下增设圆木来支撑,从而更加有力的承受煤仓间上部施工及漏斗自身的钢筋、混凝土和模板的荷载。4.1.3每个拐角处均加斜拉撑,并在直段的外侧脚手架每间隔6根脚手管加一道斜拉撑,相邻斜拉撑要相对或相背,不能朝同一方向。满堂架子中间部分间隔6m加设两个方向的水平剪刀撑来保证脚手架的稳定性。斜撑和剪刀撑用旋转扣件和脚手管搭成。4.1.4脚手架搭设

6、完毕,项目部会同技术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进行检查,按照JGJ130-200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架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上报监理,复查后方可投入使用。4.2模板的支设4.2.1模板的安装采用:483.5mm钢管及扣件、120604000mm木方、1200180015mm的木胶合板。所有材料都必须有产品合格证,报验后方可使用。4.2.2 漏斗的底部及斜侧面的外侧的模板,先用在脚手架上装上顶托固定好后,才用120604000mm的木方斜向铺并固定,并确保漏斗的水平标高、角度(根据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实际放样

7、,求出角度及几何尺寸),然后用木胶合板安装定形漏斗的外形尺寸。4.2.3先把漏斗的外边模板安装完毕后,待钢筋制扎完毕后,再进行漏斗的里模的安装,为了保证混凝土的保护层和漏斗壁的厚度,必须在外模与里模间增300mm高14500mm500mm作马凳支撑,并焊接稳固,再安装里木胶和板,里模成型后用木方间距200-300mm间距压钉层板。木方压钉完后,采用12对拉螺栓拉结固定间距500mm500mm,并与内外钢管用蝴蝶扣拧紧定形。4.2.4漏斗里面的模板要加设水平钢管平拉对顶,以及剪刀撑支撑。4.2.5当高度上了3米的,周围要留置振捣口,以便混凝土的灌入和振捣。等混凝土浇筑到振捣口,检查混凝土捣固密度

8、后,再进行封堵关闭,关闭要牢固,防止浇筑上部混凝土时出现胀模或漏浆现象。4.3钢筋的制扎4.3.1严格按照图纸的要求下料和成形,成形的成品钢筋必须归类挂牌堆放,以防止混淆。4.3.2漏斗四角的吊挂骨架的钢筋和四周的水平钢筋比较重要而且复杂,必须进行实量后,得到确切的下料长度及形状后,再下料制作。4.3.3对于钢筋制扎中的搭接长度要符合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01的要求。4.3.4底板钢筋制扎完毕后,要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进行第二层钢筋的马凳支撑的制扎,其间距为500500mm,马凳支撑安装完毕后,再进行上层钢筋的安装绑扎。4.3.5板墙筋绑扎时应吊线控制垂直度,并严格控制主

9、筋间距。上下两边三道水平筋应满扎,其余可以梅花点绑扎。4.4混凝土工程4.4.1该层净高为14.01米,层高较高,结构也比较复杂,其中该层在标高20.8m设置240300mm圈梁一道,另在标高23.5m设置350800mm框架梁周转连接贯通漏斗与剪力墙和框架梁交接标高分别为25.80m和27.47m。4.4.2根据设计图纸结构要求,在施工中模板、混凝土浇筑必须同样分区域,分标高进行二次浇筑:1)框架梁、柱第一次的模板安装及混凝土的浇筑到23.50m,剪力墙施工到25.85m;2)漏斗壁的施工:模板和混凝土分别施工到25.85m,其中钢筋的制扎必须到31.47m(包括漏斗的钢筋、剪力墙的钢筋,且

10、与漏斗相连接的框架梁、柱的钢筋同时安装到31.47m)3)漏斗壁浇筑完成就紧接着煤仓间漏斗顶板混凝土的浇筑,则连同板面层的梁柱平面作为整体浇筑。4.4.3混凝土的浇筑采用泵送混凝土浇筑,则泵送混凝土前应用适量的与混凝土同标号的水泥砂浆润滑管内壁,当泵送间歇时间超过45min或当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时应立即用压力水或其它方法冲洗管内残留。4.4.4由于漏斗较高,为了防止涨模或崩模,则采用分层浇筑,分层捣实,但又必须保证上下层混凝土在初凝之前结合好,一般不能超过1.5h,防止形成施工冷缝。4.4.5振动棒的使用应严格按照现行规范、规定和工艺标准要求进行操作,不得漏振、过振,一定要保证混凝土振捣充分,

11、保证浇筑混凝土的密实性。4.4.6混凝土浇筑前,应对钢筋、埋件、模板进行全面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的浇筑。4.4.7出模后的混凝土要及时进行休整以及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五、模板支撑架计算483.5钢管截面特征(钢号:Q235,A级): 立杆截面积:A=489mm2 截面惯性矩:12.19104mm4 立杆截面抵抗矩(截面模量):W =5.08106mm6 立杆回转半径:i=15.8mm Q235 钢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f=205N/mm2漏斗下面支撑的立杆间距为500mm,步距为1000mm。立杆的稳定性验算: N/Af其中N=1.2(NG1K+NG2K)+1.4NQK+1.2NE其中轴

12、心受压杆件稳定系数,可根据长细比进行取值;长细比,= I0/i ; I0= khk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其取值为1.155;考虑脚手架整体稳定性因素的单杆长度系数,取1.2;h立杆步距则,I0= kh=1.1551.21000=1386mm= I0/i=1386/15.8=87.72210,查表=0.686NG1K 脚手架结构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一步一纵距的钢管、扣件重力为0.176kN;每根脚手管承受荷载NG1K0.176(6.35/1.0)=1.118kNNG2K 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取值0.686 kN;NQK 施工荷载标准值,取4.5 kN/m2每根脚手管承受荷载NQK 0.

13、50.54.5=1.125kN;NE 混凝土、模板、钢筋、预埋套管等静荷载 其中混凝土25kN/ m3;每根脚手管承受荷载=250.50.50.3=1.875 kN模板1.1kN/ m2;每根脚手管承受荷载=1.10.50.5=0.4 kN套管、钢筋=2 kN/ m3;每根脚手管承受荷载=20.50.50.3=0.15kN总计N=1.2(NG1K+NG2K)+1.4NQK+1.2NE=1.2(1.118+0.686)+1.41.125+1.2(1.875+0.4+0.15)=6.65 kN杆的稳定性:N/AfN/A= 6650/(0.686489)=20N/mm2205 N/mm2结论:由以上

14、计算可知,选483.5普通脚手管,间距500mm,步距1000mm,可以支撑起漏斗的模板。六、模板及支撑体系拆除1、模板拆除前,需要对工人进行模板拆除的安全技术交底。2、模板拆除顺序需要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原则。3、模板拆除时间:底模的拆除时间以混凝土强度为准。4、模板拆除时,严禁将拆除的各构配件抛至楼面;并在作业范围拉上警戒线,禁止非工作人员出入。5、拆除大跨度梁板模板时,宜先从跨中开始,分别拆向两端。当局部有混凝土吸附或粘接模板时,可在模板下口结点处用撬棍松动,禁止敲击模板。6、拆模时不要用力过猛,拆下来的材料要及时运走,整理拆下后的模板及时清理干净,按规格分类堆放整齐。七、质量保证措施6.1质量保证措施6.1.1严格遵守国家的施工及验收规范,加强技术管理,坚决执行并落实各级人民岗位责任制,相应的做好技术交底,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认真进行工程质量检验和评定,开展质量竞赛,执行优质优价。6.1.2加强院材料的检验工作,把好原材料的质量关,各种等级的混凝土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并按要求留置试块。6.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