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姥姥的剪纸.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8487816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2姥姥的剪纸.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12姥姥的剪纸.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12姥姥的剪纸.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12姥姥的剪纸.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12姥姥的剪纸.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姥姥的剪纸.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姥姥的剪纸.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 姥姥的剪纸主备学校:镇江市江滨实验小学 课型:阅读课 使用学校:中山路小学六(6)班 使用教师:孟盈【教材分析】姥姥的剪纸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姥姥剪纸技艺高超,善良勤劳,以及“我”与姥姥之间那份浓浓的亲情。课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剪纸”一词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变化和流露的载体。全文分为四段,依据课题,再进一步整合,课文的一、二两个部分主要是对姥姥的解读,读出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三、四两个部分主要是对剪纸的解读,从剪纸中读出绵延深厚的祖孙情。第一部分:解读姥姥。这是一位怎样的姥姥呢? 课文的开头,首先让我们感受到的是姥姥的心灵手巧。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从四个方面表现了姥姥的手巧

2、:一是剪纸用具的简单,剪刀、彩纸都是是普通的,随手拈来。二是动作的娴熟,就那么翻过来折过去,感觉挺简单的,不需要复杂的动作,一幅剪纸就出现在人们的面前。三是什么都能剪,只要是生活中有的,姥姥就能手到剪成,“无所不能”。四是借乡亲们之口,来赞美奶奶剪纸技艺的高超,剪什么像什么,栩栩如生。这真是工具普通,动作灵活,无所不能,栩栩如生啊!写到这里,作者并没有罢手,还通过事情来写姥姥的“手巧”。这就是课文的四至六自然段。讲述了姥姥在“我”的刁难下,尽展技艺。通过这件事,我们可以感知,姥姥剪纸的技术已经到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地步了,她可以眼不瞧,凭着意识与感觉就能剪出活生生的窗花来!那么,姥姥的心灵手

3、巧来自哪里?再读课文,我们不难发现,来自她的勤学,来自苦练,来自剪刀的不离手!这就是课文五、六自然段的内容,让我们感受到姥姥是个勤劳的人,也与课文第三段写到的姥姥干活多相互照应。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任何一项技艺的“巧”来自练,来自熟。而练就到“巧”的程度,又是因为什么呢?是因为喜欢。这里就可以探究一下“剪纸”的历史,感受剪纸的美。因为剪纸能带来祝福,带来欢乐安详与幸福,所以乡里人喜欢剪纸,姥姥乐于剪纸,所以“任谁开口”,都“有求必应”,所以村子里家家户户的窗子上都贴有姥姥的剪纸。学到这里,姥姥仅仅是心灵手巧吗?此时的姥姥是一个爱的使者,她心地善良,她用精湛的剪纸技术,美化了乡村人的生活,艺术化

4、了乡村,使整个村子里弥漫着浓浓的亲情与欢乐。因此,从课文的一、二两段中品味出“心灵手巧”是第一步,品味出更多的感受,才是文字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第二部分:品读剪纸,读出绵延深厚的祖孙情。这部分主要通过“牛兔图”的剪纸来表达姥姥对“我”的疼爱和浓浓深情,而姥姥的剪纸也成了“我”永远的回忆。读这一部分时,让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姥姥与“我”的对话,使学生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我”由看不懂剪纸的意思,不解地发问,到看得懂剪纸的意思,热情地交谈,以至到后来缠着姥姥剪更多的牛和兔,剪纸把“我”与姥姥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为了加深学生对姥姥与“我”情感的理解,可以将这部分内容中的几幅“牛兔图”展示给学生,

5、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加以想象,学生明白这些“小兔骑牛图”“老牛小兔啃草图”等等,意思是说兔子总是在玩耍,老牛总是在干活,就好像姥姥对“我”的喜爱与呵护。【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2、.学习掌握生字词,能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联系上下文的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包含的意思。4、.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品读,读出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读出姥姥的舐犊情深、浓浓亲情;读出作者的心梦之境,对亲人的感恩、对童年的眷恋之情。【学习重难点】1、.能联系上下文的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

6、头了!”这句话包含的意思。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品读,读出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读出姥姥的舐犊情深、浓浓亲情;读出作者的心梦之境,对亲人的感恩、对童年的眷恋之情。【课时安排】2课时【资料链接】(一)民间文化民间文化主要包括四种,即民间文学、民间表演艺术、民间美术和民俗文化。(1)民间文学的种类很多,它包括神话、故事、传说、歌谣、谚语等;(2)民间表演艺术包括民间戏剧、曲艺、音乐、舞蹈、武术、杂技等,它们也是历史悠久,从上古时代产生、发展并传承下来。(3)民间美术包括瓷器、泥塑、玉雕、年画、剪纸等种类,它们都是很珍贵的一笔遗产。(4)民俗文化反映了老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各种习俗,如庙

7、会和春节等。中国民间文化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其中凝聚着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真、善、美,是中华民族彼此认同的标志,是祖国同胞沟通情感的纽带。著名作家冯骥才说:“民间文化是一种母亲文化,它是我们的根,它融入了我们的血肉,给了我们情感。而现在,它正在迅速消失、瓦解我们必须把它保护起来。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民间艺术都需要拯救。”(二)关于剪纸剪纸,是我国最流行的民间技艺之一,它又称剪花、刻纸、窗花使用的工具一般是剪刀和刻刀。早在汉唐时代,就有民间妇女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精美的图案贴在鬓角作为一种装饰。剪纸艺术真正繁盛是在清朝,那时人们常在节日到来时,把有颜色的纸剪成各种

8、花草、动物或人物,贴在窗户上(叫“窗花”)、门楣上(叫“门签”)作为装饰,既把节日的气氛渲染得非常浓郁喜庆,也代表着欢乐祥和与祝福。剪纸的种类很多,有黑白剪纸、套色剪纸、分色剪纸、刻金彩衬等。剪纸的内容也很丰富,有花鸟虫鱼、瓜果菜蔬、民间故事、历史人物、戏剧脸谱等。近几年来,剪纸艺术的发展变化更大。现代剪纸不光具有观赏性,还富于时代气息,我国的剪纸艺术正在向联合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呢!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剪纸作为我国一种特有的民间技艺,可惜的是这种古老的艺术瑰宝正在慢慢失传。因为这种技艺是靠“口口相教,手手相传”才得以延续的,所以

9、剪纸老艺人们就像“活文物”似的,备受爱护。【学习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读通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部分段落。2、.积累好词佳句及其表现手法;3、.依托语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课文读薄。4、.学习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把课文读厚,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读出作者的心梦之境其一;学习重难点:1、.依托语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课文读薄。2、.学习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把课文读厚,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读出作者的心梦之境其一;一、课堂研讨(一)导入:1、.板书课题,认识“姥姥”: 北方人管外婆叫姥姥,口语就一个字-姥,叫起来很亲切。我们一起学着北方孩子,来叫一声,姥姥。

10、 2、.读好课题:姥姥还有一样拿手绝活儿呢!那就是剪纸。齐读课题,通过课题你们推测课文会写些什么内容呢?(二)检查预习1、.生字词朗读(课件出示两组词语左边一组:啧啧赞叹、刷刷刷刷、悦耳至极、清清爽爽; 右边一组:左邻右舍、择菜薅草、喜鹊登枝、牛驮小兔。) (1)学生自由读词语,左边一组,右边一组(2)教师引导读词语,并有意识地联系课文,理解词语,通过词语读出课文的内容。左边四个词语:A先看左边第一个词语,刷刷一词在课文中出现了两次,老师把它们放在了一起,课文中指什么发出的声音?(剪刀剪纸时发出的声音,轻快的,短促的。)读好这个词语。B第二个词:悦耳至极。探究“悦”的竖心旁:这种短促、轻快的声

11、音一直钻到了作者的心里去了,这美妙的声音让人听来觉得无比得愉悦、快乐。再读这个词C第三个词:清清爽爽。理解“爽”,给词义选义项:(课件“爽”在字典中有三种解释: 明朗、清亮; 率直、痛快; 舒服。)清清爽爽的声音是明朗的、清亮的,再读这个词,并练习写好“爽”: 注意笔顺,先写一横,再写中间的四个小*,多像抱得很拢的四个小孩,最后写人,一撇,一捺,要舒展开来,要不然,四个小孩待在里面就不爽了!D第四个词:啧啧赞叹。啧啧一词是从口语中而来。(教师模仿口语中啧啧的声音。)模仿一下,再来读读这个词语。右边四个词语A注意两个多音字“舍”“择”,简单理解“薅草”, 即用手拔去庄稼地里的杂草。此处可相机提问

12、:课文中还写到了姥姥干的哪些活儿?(洗衣服、纳鞋底、淘米、喂猪)初步感受姥姥的勤劳。B后边的两个词语,其实是姥姥的两幅剪纸作品,引读,一幅叫“喜鹊登枝”,还有一幅叫“牛驮小兔”,注意指导“驮”字的书写,不要画蛇添足。2、.课文内容的简单了解:(1)请选择这两组词语当中的一个或几个,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围绕着剪纸,作者回忆了他和姥姥的哪些往事?你看到了哪几个镜头?(2)组织交流。(3)教师小结:同学们真会读书!读着读着,就把长长的一篇课文读成了几个镜头和一串声音,我们看了姥姥剪窗花的镜头,看到了姥姥干活儿的镜头,看到了作者刁难姥姥的镜头,还听到了姥姥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听到了乡亲们的啧啧赞叹声(三

13、)抓中心句,初步感知课文写作的内容:1、.交流学案第二题:找出表达本文的中心句,即哪一句话最能表达姥姥的剪纸声令作者魂牵梦绕的心境?(事实上,我不管走多远,走多久,梦中总不时映现家乡的窗花和村路两侧的四季田野。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课件出示,齐读)2、.关注一组关联词语:为什么连用两个“无论”?(表现姥姥的剪纸给作者印象深刻。)3、.扣住“有声有色”:“声”指什么?(声音),“色”指颜色、色彩吗?(七彩的童年生活)4、.联系前面的两组词语,深入理解“有声有色”:(1)请仔细观察刚才的两组词语,再联系有声有色这词语,有没有发现什么名堂来

14、?(第一组词语都跟声音有关。啧啧、刷刷都是声音,悦耳至极、清清爽爽是声音带给人的感觉,都跟有声有色的声有关系。第二组词语其实跟色有关,不管是择菜、薅草、剪窗花都是描写童年色彩斑斓的生活的。)(2)结合这两组词语,分别说说作者说的“有声有色”的“声”和“色”可能各是什么吗?(“声”可能是姥姥剪纸时的刷刷声、乡亲们的啧啧赞叹声,是悦耳至极、清清爽爽的声音;“色”可能就是指姥姥给我剪“喜鹊登枝”,给我剪“牛驮小兔”,给左邻右舍剪窗花)5、.由“有声有色”扩展到课文内容的概括:(1)看来这两组词语在作者的心目中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你能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吗?(课件点击,在上面两组词语下面逐个出示:第一句

15、:“我”只要忆及乡亲们的啧啧赞叹声,立刻就会回想起;第二句:“我”只要忆及悦耳至极的剪纸声,立刻就会回想起;第三句:“我”只要忆及清清爽爽的剪纸声,立刻就会回想起。(就会回想起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就会回想起姥姥熟练地给我剪喜鹊登枝;就会回想起我缠着姥姥不停地剪“牛驮小兔”。)(2)给课文分段:找出这些内容分别在课文的哪些段落,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过渡:这就是作者心中和梦中的有声有色,那么这些声音和生活到底具有怎样的魔力呢?要想有更加深入的体会,我们要深入到课文的字里行间中去感受感受。(四)学习课文一至三自然段,解读姥姥我们来看课文的一至三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说的?(第一自然段)1、.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提问什么是“小屯”?(小村庄)(2)发现写法:有没有发现这个开头写得很有特色?特色在哪里?(由远到近地写的,从大平原到小屯到左邻右舍,最后到窗子,一步一步缩进,像电影镜头推进一样,最后定在窗户上。(3)这种写法,让你感受到什么?(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4)扣住“都”,读好语句:一个“都”字,还让你感觉到什么?想一想,当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