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KIA的十大成本战略.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8484049 上传时间:2022-08-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NOKIA的十大成本战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NOKIA的十大成本战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NOKIA的十大成本战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NOKIA的十大成本战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NOKIA的十大成本战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NOKIA的十大成本战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NOKIA的十大成本战略.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NOKIA的十大成本战略成本战略是迈克尔波特提出的缔造企业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之一,选择成本优势战略,意味着企业必须高效运作,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前提下,以最低的成本占领市场,获得利益。成本战略的实质是“低成本战略”,它为企业提升竞争优势提供了一种可能。而战略成本管理指的是在既定的企业战略方针下,在成本管理方面进行的战略性选择与设计,它将导致企业最终交付的产品和服务成本的降低,而不是在每一个环节上都追求成本最低。从战略角度考虑,降低成本有两种途径,一个是通过提高运作效率和控制成本的技术与技巧;另一个是通过降低产品和服务的品质到可以接受的程度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第一个途径是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层面的

2、目标和职责,体现在具体执行环节;第二个途径是成本战略的事情,是公司整体战略课题要考虑的。而战略成本管理的终极目标是提高收益水平,提高成本效率,而非降低成本。“取舍”为战略,对不同环节的成本管理设定不同的目标、进行适当的取舍是战略成本管理的思想,它是一个决策过程,而非一个执行和作业过程。策略一:产业链集群降低物流成本情景一:2000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BDA)为星网工业园(诺基亚工业园区)划出了150万平方米的土地免费使用。而这150万平方米中诺基亚公司占地只有10万平米,其他的面积,全部分给了将要与诺基亚一同搬家到星网的上游供应商,这些供应商有远道而来的日本、美国和欧洲的企业,也有身处国内

3、的合资公司和本土企业,有的供应商甚至是初次进入中国。到2001年,工业园基本就绪,初具规模的星网工业园当年的销售额就到超过了300亿。至此,历时两年,经过艰苦谈判和沟通,一个现代集群产业链结构完成了。诺基亚公司此举是为提高对消费者的反应速度、降低总体成本而进行的一次战略调整,调整的主旨是降低最终产品成本,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在这个固定成本耗资庞大的产业链构成的工业园中,诺基亚真的获益了吗? 过去,诺基亚安排生产工厂进货间隔是6个小时,但是经常出现断货的情况。比如:从机场运货到公司的汽车半路抛锚,或者飞机晚点没有即时清关出港等等不可抗因素导致的问题。为了减少断货的情况发生,诺基亚专门在工厂内部开辟

4、出3000平米的临时周转库,造成成本的上升。工业园建成后,送货时间缩短为每两小时一次,而极少出现断货的情况。所有主要物料基本上都在工业园内用电平车运送,临时周转库也立刻失去了作用,成本极大的节省。工业园内设置了统一的第三方物流中心,所有供应商使用统一的计划协调信息平台,并且与海关联网监管,效率之高,成本之低是前所未有的。在没有建立工业园时,尽管仓储成本、沟通协调成本和运输保险成本已经降低到同行最低,但仍然无法与现在的情况相比。虽然在工业园的建立过程中一次性投入了很多固定成本,但是,这些固定成本在几十年的摊销过程中,与所获得的竞争优势相比,已经显得微不足道了。点评:物流成本的降低已经在竞争中做到

5、了极至,但是产业链集群的战略调整,使得我们重新认识了其中的成本空间。战略与成本的相互配合在这里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这一点正印证了当今最流行的观点:未来的竞争不是一个企业与另一个企业的竞争,也不是一种产品与另一种产品的竞争;而是一个产业链与另一个产业链的竞争,是一个产业群与另一个产业群的竞争。因为它不仅仅降低了运营成本,对最终消费者的快速响应和大规模定制的可能为企业竞争能力的提高带来无尽的想象空间。策略二:利用地域优势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成本情景二: 诺基亚公司最近对在国内的手机生产计划安排进行了重新调整,改变原来同一系列手机在东莞工厂生产一款,在北京工厂生产一款的做法;改为在东莞大量生产低档机,而在

6、北京适量生产高档机,产量和品种计划与其他资源相应进行调整。这一改变的决策基础是为了尽可能的降低成本。其中,人工成本是最大的一项支出,必须慎重对待。在北京,公司已经给出了人力资源的市场价格,降低成本的空间非常小,为了保持人员的稳定性,公司不能把工资待遇降低到同行业之下;而东莞的人工成本比北京低很多,缺点是流动性大,而且,相比北京的工人,技能低并且不稳定。针对这种情况,诺基亚根据自己生产的手机的特点,将高端手机放在北京生产,这些型号需要复杂的工艺和调试技能;将简单功能手机放在东莞生产,这些型号的生产工艺简单、容易控制,需要大量生产以占领市场份额;这种安排既降低了人工成本,也同时降低了培训方面的费用

7、,并且确保了品质。 现在,北京的一些工厂到外地招工,在北京为他们租宿舍、提供伙食和相对很低的工资,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北京地区人工成本高的问题,但是,这种安排总体上的付出也不低,其实完全可以在战略层面进行配合来弥补。点评:人力资源水平和成本在各个地区的分布不平衡,导致了不同产业、不同公司、不同产品在各个不同区域的不同成本构成,这一战略成本决策是导致成本高低的直接因素。亚太地区尤其是东南亚地区的人力资源成本优势正在被全球的制造商看中,充分利用这个优势的意图体现在各大公司的战略规划中。本土企业如果不能站在地图之上看问题,恐怕与跨国公司的距离会越来越远。国内的很多大企业,完全可以充分利用地域优势使战

8、略成本策划成为指日可待的下一步。 策略三:优化成本结构+强势品牌建设反击价格战情景三:2004年,手机市场进入恶性竞争时期,价格战是市场的必然选择和现实状态:刚刚上市的摄像头手机隔月就会跳水200元左右,没用半年就降到了千元左右,行业内都知道这个价格是低于成本价的,卖的越多,亏损越多,而诺基亚公司即使在这时候,账面上依然有丰厚的利润,成为一支独秀,另业界惊讶,他们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诺基亚公司在固定成本方面投入很大,用最好的设备和仪器,用最先进的工具,投入巨大的研发和产品中试费用,这些费用都将在未来的产品毛利中摊销。投入大,当然摊销也大;但是,如果你有足够的销售量来支撑,平均每台的摊销成本将会

9、大大降低;另一方面,研发和生产过程的高投入导致的另一个直接结果就是产品的变动成本非常低,质量非常好。一台手机的材料用量和价格低到了业界难以想象的程度,低变动成本带来大量的边际贡献足以弥补固定投入,并且,高质量带来了极低返修成本,这就是战略成本选择。这个成本结构在正常市场竞争中表现并不明显,一旦竞争对手开始打价格战,诺基亚的优势就会显现出来了。它可以将价格降到非常低的水平,只要超过材料和加工成本就可以,每多卖一台,都可以分担前期的投入,当前期的投入分担完后,剩下的都是毛利;而竞争对手的产品结构中,前期投入少,导致材料成本和维修成本高,稍微一降价,就进入亏损的漩涡,在这种情况下,每多卖一台,公司都

10、要亏损若干。所以,同样降价卖,底气和结果完全不同。比如:诺基亚一台手机的材料成本500元,固定费用分摊300元,而竞争对手的某一款手机材料成本800元,固定费用分摊50元,当销售价格在900元时,两种成本策略的优劣并不明显,但是当销售价格在700元时,诺基亚的手机依然可以大量销售,对手的手机就必须停止生产。这个成本结构优势还需要有诺基亚强大的品牌优势保驾,诺基亚长期的品牌建设投入使得在降价的过程中,伴随而来的是诺基亚的市场份额的迅速上升,额外增加的销售量带来的边际贡献就成了利润,这也是很多竞争对手做不到的。上面仅仅是一个假设,事实上,诺基亚并没有在价格战中“跟风”降价,而是凭借其强大的品牌力量

11、在市场中依然“我行我素”,而且更加确立了自己的市场地位和盈利能力。这种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的结构带来的每多销售一台手机,成本都可以进一步下降几个百分比的效果,的确令对手望而生畏。点评:价格战是市场成熟期过后,过渡竞争导致的必然结果,而战略成本策划安排将使企业在未来的价格战中立于不败之地。大投入必须有大产出,大量的产品在全世界范围内如何消化?市场在哪里?是否一定要跨国经营?如果仅仅配置一个成本结构而不与战略配合,就不仅仅是纸上谈兵的问题了,而是会把把企业带入无底的深渊。 策略四:战略资源控制降低成本情景四:2004年年初,因为所有的手机厂商都一股脑地推出了若干款带摄像头的手机,一时间,工业品供应市

12、场上,摄像头的价格被炒到了正常价格的2倍,很多手机生产企业甚至因此而停产或者减少计划,国产手机“老大”波导就是受害者之一。而诺基亚公司在这个抢购风中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它对供应商的价格控制能力究竟来自哪里呢?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采购量的大小,诺基亚公司2005年给其供应商下的订单是2亿部手机的零部件;国内的手机产量总和翻几翻恐怕也难以匹敌,并为后来进入的竞争者设置了不小的壁垒。这种垄断优势来源于其全球战略。对于竞争对手而言,如果不能在差异化方面有所作为,就必须退出市场,因为品牌和成本优势完全掌握在诺基亚的手中。当摩托罗拉宣布大量推出低端手机以占领市场份额时,诺基亚已经要求TI公司为其设计单一模块平

13、台,使得简单功能手机可以用不到30美金买到;但是,诺基亚公司并不急于推出并参与低端手机的竞争,目的还是获取最大利润。因为低端手机除了获得市场份额,并不能带给公司更大的利益。这正是战略成本管理的核心,不追求低成本,而追求高利润。不过,诺基亚开发低端芯片的举措意在密切注视竞争对手在市场份额方面的变化带来的潜在威胁,保持随时介入的可能。点评:采购价格是成本中最重要的部分,与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使得不同的企业取得了与竞争对手不同的成本,而诺基亚公司通过战略配合所达到的影响和控制供应商的能力足以将成本控制到竞争对手无法想像的程度。但是如何有意识的构建这种“大鳄”力量却是必须与战略紧密配合的。很多企业,即

14、使具有了高额的采购量,却常常因为与战略脱节,并不能形成集中优势。比如:不同型号的产品使用完全不同设计,同一种零件要到很多厂家购买。这种情况下,再大的产量恐怕也提不起供应商的兴趣来。单纯的成本管理如果不与战略相结合,企业永远走不到业界领导者的位置。策略七:审慎“进”、“退”,损失还是成本?情景七: 天津开发区的一家小工厂里,几名诺基亚的财务和质量部门人员与该厂的人员经过简单磋商,大家在一份文件上共同签字后,工厂的库房里面价值成百上千万的手机物料以及整机开始送到处理基地进行粉碎和销毁,为什么要销毁这些手机及其生产物料?一是防止这些尾货手机流入市场,冲击现有的营销和服务体系;二是这些专用物料的手机型

15、号已经不再生产,需要报废。这些成本是预算之内的吗?谁来承担?首先,这件事情是意料之中的,而且有专门的流程和公司政策来处理这些事情。任何一款手机如果停产,就必然带来一些多余的专用物料需要报废,再好的计划系统也无法避免这件事情。因为市场变化莫测,什么时候停产一款手机虽然有计划,但是为了配合战略大局的需要,往往要根据市场表现改变退市时间。于是,将会有一定数量的材料及成品手机报废;而这时候,我们绝对不可以为了节约成本而将这些手机低价抛售,甚至都不能出售给员工;否则,整个价格体系就可能因此崩溃,正常的收益将无法得到保障;此项成本管理的目的不是为了降低费用,而是为了获得更大的收益。一款产品退市和停产会引起

16、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报废损失,但与进入或者退出某一个市场的成本和损失相比,这些都是小数目。比如波导、TCL以及很多手机生产厂商当然也包括诺基亚,如果有一天退出手机市场,必将面临应收帐款坏帐、库存丢失、办事处撤销、人员遣散、客户投诉、渠道抵制、供应商讨债、售后服务体系崩溃、法律纠纷以及品牌受损等等严重事件。如果处理不当,将使过去若干年的努力和收益付之东流。即使控制系统比较严密,结果也不过是损失金额的数量级会小一些而已。而所有这些,是在战略进入的时候就应该预留出来的战略退出成本。这应该叫做“战略买单”,非财务管控所能及。点评:产品退市必然造成损失,为了降低损失,从一开始决定介入某个领域,就要计划出退出那一刻要承担的成本负担。很多企业在战略决策时,通常只考虑产品和服务的营销策略、材料和人工成本、房屋和设备折旧,而往往这些因素并不是腐蚀股东价值的真正原因;那些“不可视”的事前和事后成本因素如果不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