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属于多种群体备课稿 .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8483229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们属于多种群体备课稿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我们属于多种群体备课稿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我们属于多种群体备课稿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我们属于多种群体备课稿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们属于多种群体备课稿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们属于多种群体备课稿 .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蒙城县双涧中学集体备课教案纸课题: 我们属于多种群体 主备课人: 张云 2009年 12 月 1日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我们生活在人类各种群体中:民族、故乡、家庭都是我们生活的群体,我们在群体中享受温暖、不断成长。能力目标:理解民族、故乡、家庭对我们的恩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热爱中华、热爱故乡和家庭的思想感情,用实际行动建设故乡、报效祖国。修改意见:学情教材分析作为一个社会人,每个人都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群体之中,而一个人要想获得健康发展,更是不能脱离群体。本课教材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以及对群体的责任意识。具体的说就是要学生明白:上至国家民族,下至学校家庭,都是每个人的一生最不可缺

2、的的群体;只有完全融入这个群体,热爱这个群体,献身于这个群体,才能使群体不断强大,才能使生活在这个群体的个人得到更好的发展。修改意见: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充分感受自己所处群体的温暖和关爱,体会归属感;要使他们从内心深处树立对群体的责任意识。难点:本课不同于传统的集体主义教育,应避免出现枯燥乏味的集体主义教育的痕迹;本课应该多设置一些实践性强的课内课外活动,以使学生从内心深处对自己所属群体有真正的归属感。修改意见:教学过程设计自学内容安排:1、 自读课文P68-P722、 试着完成书上的思考题。修改意见:教学过程设计教师与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在第一课我们学习了我们是中学生的一员。

3、那么,我们除了属于“中学生”这一对群体之外,我们还属于哪些群体呢?师结合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我们属于多种群体(二)新授师:本节课我们重点民解我们生活的三个群体,即“祖国”“家乡”“家”。师:同学们,在奥运会赛场上,当你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一次又一次地升起,雄壮的国歌声在主会场一次一次地回荡,你的心情如何?生:高兴、快乐、自豪、喜悦(学生各抒己见)老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自豪感师:在近代,我国遭受列强欺凌,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你知道有哪些事件吗?(学生回答)师:你有何感想?生::感到很气愤,很耻辱(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板书“耻辱感”并小结:我们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的荣辱与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联,

4、国荣我荣,国耻我耻。我们应把祖国的利益放在心中,从小立下志愿: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过渡:我们属于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当然也属于自己的故乡。你知道你的故乡在哪里吗?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说出自己所在的省、县、乡、村、组。师:你爱你的家乡吗?你想别人了解你的家乡吗?请你将你家乡的名胜古迹、特色小吃、支柱产业等介绍一下。请大家先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然后由一人执笔。现在你就是一名优秀的导游,要把我们的家乡介绍给别人。学生活动,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点评。师:同学们对自己的家乡非常了解,我们应热爱自己的家乡,有朝一日我们事业有成了,不能忘记自己的家乡。当然我们的家乡现在还很落后,建设家乡的重担即将落在你们的肩

5、上。大家说,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呀?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树立努力学习,将来为家乡做贡献的思想。借机板书“不能忘记家乡”。师:在我们的家乡,有我们魂牵梦萦的在地方,那便是我们的家。你能说说你与家人之间感人的故事吗?在这里,我想占用同学们一点时间,说说我与我父亲之间的一件事,借此表达我对父亲深深的谢意。(教师讲述了一个自己与父亲之间的一件事,同时送去了对父亲深深的祝福)学生介绍,教师点评。师:家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家里的亲人,是我们永远的牵挂,我们有很多的话要对他们说,请把你对家人的祝福、感激写在纸上,装进信封,邮寄给他们好吗?师:大家听说过狼孩的故事吗?(教师讲述狼孩的故事)师: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有何感想?生:人不能离开群体而生活。生:只有在群体中,我们才能健康成长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是的,我们每一个人都离不开群体,只用有在群体中生活,我们才能健康成长。教师板书:个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群体。修改意见:课堂小结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群体之中,我们属于多种群体,既属于国家,家乡,也属于家,学校等,在每个群体之中,我们都应该从小事做起,为这个群体贡献自己的力量。修改意见:作业设计给自己的父母或其他亲人,写一封信,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修改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