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市海洋与渔业.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8481451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9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汕尾市海洋与渔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汕尾市海洋与渔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汕尾市海洋与渔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汕尾市海洋与渔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汕尾市海洋与渔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汕尾市海洋与渔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汕尾市海洋与渔业.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汕尾市海洋与渔业“十一五”规划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省九次党代会和市四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发展全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尽快赶上全省中等发展水平。以“全面推进奔小康,再造一个新汕尾”为总目标,大力发展海洋与渔业经济,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和资源环境保护,利用科技进步推进渔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重点突出地发展“三高”和“三化”(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渔业,积极推进加工与流通业快速发展,全面提升我市渔业经济整体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全面形成渔业产业化、渔村城镇化、渔港

2、现代化、临港产业多元化的经济发展格局。二、主要发展目标围绕“十一五”规划指导思想,至2010年末,我市海洋与渔业要达到以下主要指标:1、海洋经济总产值106.98亿元,在2005年的基础上增长33.83%,年递增6%。2、水产品总产量63.10万吨,在2005年的基础上增长11.68%,年递增2.23%。其中海洋捕捞产量29.00万吨,海水养殖产量30.00万吨,淡水捕捞产量0.30万吨,淡水养殖产量3.80万吨,海淡水养殖产品占总量的53.57%。3、渔业总产值(第一产业总产值)达到78.67亿元,在2005年的基础上增长46.94%,年递增8.00%。4、水产养殖面积4.10万公顷,比“十

3、五”期末增长24.24%。其中,海水养殖面积2.80万公顷,比“十五”期末增长12.90%;淡水养殖面积1.30万公顷, 比“十五”期末增长58.54%。5、水产品加工向精、深层次发展,加工量达到30万吨,折合利用原料约40万吨。加工量比“十五”期末增长30.43%,年递增5.92%。6、渔业创汇达到7500美元,比“十五”期末增长2.5倍,年递增20.11%。7、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00元,比“十五”期末增长30.00%,年递增4.5%。8、海洋捕捞机动渔船总数控制在5460艘,总功率数控制在27.79万千瓦。三、发展措拖(一)水产养殖业主要建设无公害水产养殖工程,以我国加入WTO为契机,

4、以科技为支撑,以规范养殖行为、加强水产养殖密度管理、促进养殖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为手段,加大监测检测和科学管理力度,积极推广应用无公害食品标准和全面推进渔业行业标准化,加快无公害养殖示范基地建设,提高水产品质量,树立无公害品牌,以此带动外向型渔业商品基地建设和加工出口创汇渔业发展。1、主要发展五个工程:(1)无公害水产养殖工程规划至2010年,投资3.6亿元建设无公害养殖示范基地,树立无公害品牌,建成5个出口创汇养殖示范基地,10个无公害养殖示范基地,10个区域性主导产品养殖基地。整改池塘25万亩。(2)水产养殖种苗工程立足开发利用优势资源,根据国内外市场潜力,坚持因地制宜,围绕培育区域性主导产品

5、、出口创汇基地、无公害养殖示范基地建设,形成优势和品牌,努力构造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整体效益的现代化渔业产业体系。规划至2010年,投资0.8亿元建设5家省级良种场,完善水产种苗管理体系。(3)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工程按照“加强资源保护、积极驯养繁殖、合理开发利用”的方针,积极开展水生生物资源调查,加强水生生物保护和宣传教育的管理工作,提高社会民众保护水生生物资源的意识,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水生生物驯养繁殖,引导水生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最终达到保护水生生物多样化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规划至2010年,投资2000万元建立保护区,大规模增殖放流水生生物资源。(4)渔业保障体系建设工程适应渔业

6、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渔业产业化结构调整的要求,加快建立渔业产前、产中、产后的标准化体系,逐步完善渔业质量检测体系、水产病害监测体系、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体系、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为渔业经济发展提供支撑,提高渔业的竞争力,促进渔民增产增收。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统一综合执法的优势和执法管理的保障作用,切实提高海洋与渔业资源环境保护管理水平,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规划至2010年,投资2000万元建设全市渔业保障体系网络并配置相应的仪器设备。(5)海岛资源开发工程通过对海岛的调查、论证,搞好我市海岛建设,利用无人居住海岛建设特种养殖经济区,充分利用海岛资源优势。以海岛为中心,封岛栽培以及发展深水

7、网箱养殖业。2、发展的重点项目(1)罗非鱼养殖基地。为了实施省提出的建设“一条鱼工程”目标,结合实际,发展大面积罗非鱼养殖,规划至2010年,投资9600万元,发展罗非鱼养殖面积4.5万亩。在海丰县赤坑镇、城东镇建设连片养殖面积的基础上,幅射拓展到全市各个养殖区域,形成无公害罗非鱼养殖示范区网络。(2)水产养殖良种基地。帮助养殖专业户调整养殖品种结构,提高生产经营效益,促进渔业增效、渔(农)民增收,投资6500万元建成3个海水养殖良种场和2个淡水养殖良种场,面积达到3000亩,培育市场销路好,容易向群众推广的对虾、蟹等海淡水鱼类优质苗种。(3)对虾养殖基地。一是投资1亿元整治对虾养殖池塘7万多

8、亩,通过竣深虾池,加固池堤,统一挖掘进排水大渠,池底铺塑料地膜,配套增氧设施,改善养殖生态环境等,提高养殖单产和质量。二是投资5000万元利用沿海荒沙地建设高位池养殖对虾面积5000亩。(4)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基地。突破-10米水深以内的传统网箱养殖方式,改进网箱养鱼装备设备,充分利用中深海域发展可升降的大型深水网箱项目。投资600多万元在红海湾水深-15至-25米海区建设可升降的大型深水网箱10组(套),并配套投饵、捕捞、清洗等机械设备等。(5)海马养殖基地。全市现有海马精养池48000M2、育苗池3000M2、饵料培育池20000M2,为充分发挥我市优良品种和技术资源优势,推动海马人工养殖

9、事业的发展,规划至2010年,投资8000万元,把海马养殖水面发展到100000M2。(6)牡蛎养殖基地。我市的辰洲蚝、高螺蚝久经闻名,主要销往港澳地区。牡蛎养殖业是传统的养殖产业,为提升我市渔业的经济效益以及渔民的收入水平,提高水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规划至2010年,投资6000万元建设牡蛎吊养殖基地10000亩。(二)海洋捕捞业 海洋捕捞工作,在观念上和指导思想上,要实现“三个转变”,即从生产直接指挥型向准许制度间接管理型转变,从微观指令型向宏观组织协调指导服务型转变,从产品“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保护渔业资源和海洋生态环境,逐步恢复渔业资源,促进海洋捕捞业的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海洋

10、捕捞业的产业化进程。1、继续做好渔民转产转产工作。贯彻海捕产量“零增长”方针,落实国家渔船“双控”政策,实施渔船淘汰、渔民转产转业,做好转产转业项目的上报、跟踪落实,搞好转产转业渔业职业技能培训,引导部分渔业劳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2、下大力气调整作业结构和作业布局。要合理利用渔业资源,继续做好海洋捕捞作业结构和作业布局调整工作,减轻沿岸、近海捕捞强度,大力发展外海捕捞业,提高捕捞产品质量,沿海各个县(市、区)要建立2-3支外海捕捞船队。积极发展远洋渔业,争取建立1-2支远洋捕捞船队,努力实现远洋渔业零的突破。同时,要探索发展休闲渔业,发展多种经营,千方百计提高渔民收入。3、继续实施伏季休渔

11、制度,完善渔业捕捞许可管理。严格按照规定实施伏季休渔制度,切实保护渔业资源,努力促进渔业生态平衡,确保海洋捕捞业可持续发展。认真落实渔业捕捞许可管理制度,严禁无证捕捞,坚决取缔“三无”渔船,整顿“三证不齐”渔船,严厉打击电、炸、毒鱼行为。4、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减轻渔民负担。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认真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最大限度减少海难事故的发生,确保渔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心渔民群众生产和生活,千方百计减轻渔民群众负担,提高渔民群众收入。5、努力推进海洋捕捞业的产业化进程。探讨渔村实行渔会制等新组织经营形式,研究组建集捕捞、加工、销售、供给于一体的产业化经营实体的途径,促进海洋捕捞业稳步、健康发

12、展。 (三)渔业产业化建设在海洋与渔业行业建立一个具有辐射、带动渔业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渔业骨干网络体系。各县(市、区)要具体落实“四个一工程”,即培育一批具有渔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群;发展一批渔业标准化示范区;形成一个具备HACCP体系的水产工业园网络;创建一群渔业载体较为完善的现代渔港经济区。幅射、带动全市渔业向产业化经营发展。1、新培育一批上规模的“公司+基地+渔户”,产、供、销一条龙,渔、工、贸、技配套服务的渔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形成渔业产业群,在我市海洋与渔业行业中起积极的幅射、带动作用。2、发展一批规范化养殖的渔业标准化示范区,示范、推动本地区具有质量安全的水产品生产,让广大群众吃上放心

13、鱼。3、各地要建成1-2个具备HACCP体系的水产深加工工业园,使全市形成具备HACCP质量体系建设的水产深加工工业园网络,提高我市水产加工科技含量,创造拳头产品,提升市海洋与渔业行业的市场占有率和产品附加值。4、创建现代渔港经济区,完善渔业载体,高效服务于渔业第一产业,快速提升第二、三产业,推进我市海洋与渔业经济全面发展,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全面形成渔业产业化、渔村城镇化、渔港现代化、临港产业多元化的经济发展格局。为全面落实“四个一工程”,要求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尽力做到:一是在政策上给予优惠扶持。渔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要真正成为本行业的“领头羊”,必须靠企业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

14、加大投入,尤其是科研经费的投入,但是这种投入的成本回收期相对较长,没有政府相关优惠政策的扶持,单靠企业本身长期的投入,会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步伐。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金融机构要在资金方面给予政策性扶持,并出台实施贴息、减免税、用电、用地等优惠政策。二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措施要落实到位。加大对渔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产品、新技术的有效扶持、推广和宣传力度,为企业提供一个较为完善的信息平台,更好地使产品与市场供求相挂钩。同时要为企业提供一些保障措施,有条件的地方,要为企业设立抗风险能力的灾害补偿基金。 三是重视加快渔业产业化的进程。落实“四个一工程”,是加快渔业产业化建设的重要渠道,“三高”和“

15、三化”渔业的发展要靠渔业产业化建设来支撑。因此,各级政府要重视加快渔业产业化的进程,把渔业产业化建设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采取倾斜性措施,推动我市渔业产业化建设,高效带动汕尾经济的快速发展。(四)加工与流通业“十一五”期间,水产加工与流通业的发展要实现五大转变。一是加工模式要实现初、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二是加工产品要实现低科技含量向高科技含量转变;三是加工企业要实现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变;四是经营模式要实现单一化向产业化转变;五是流通要实现个体经营向集团经营转变。为实现五大转变,具体要做到:1、水产加工业。水产加工业要突出抓好四大任务、五个方面工作。四大任务:抓好一个改造(冷链设施技术改造)

16、;确保两个重点(保鲜加工和鱼糜制品);突破三个薄弱环节(淡水鱼、海水中上层鱼、贝类加工);提高四个水平(质量水平、精深加工水平、水产品加工率水平、经济效益水平)。五个方面工作:一是加强冷链技术改造。采用淘汰、改造、扩建、新建相结合的办法,改善设施配套,提高设备技术水平和完好率,降低能耗,增加效益。二是加强淡水鱼、海水中上层鱼、贝类加工。通过精深加工和多样化开发,力争在广度上和深度上有一个新的突破。三是加强冻品和鱼糜制品加工。积极引进先进的冷冻加工技术和设备,特别是单冻加工技术和设备,拓宽产品加工品种,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四是加强水产业质量安全管理。要认真执行水产品加工质量管理规范,推广先进的国家和地方标准,使加工企业的质量管理与国际接轨,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打破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提高国际竞争力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